第一部分 总论 3
一、关于中国原始社会史的分期问题 3
二、中国奴隶社会的上限及其分期 8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上限 8
(二)中国奴隶社会史的分期 14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及其分期 16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 16
(二)关于封建社会史分期的标准 28
(三)封建社会史的分期 31
四、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 35
(一)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 35
(二)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 40
五、有关封建统治阶级几个争论的问题 45
(一)第一代地主阶级产生的途径 45
(二)封建统治阶级是否能自行调整政策 47
(三)关于“清官”问题 49
六、中国封健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53
(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 75
七、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75
(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程度 80
(三)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83
(四)资本主义萌芽对阶级结构的影响 86
八、关于中国农民战争史的若干问题 88
(一)中国农民战争次数多、规模大的原因 88
(二)农民战争的性质 91
(三)农民政权的性质 95
(四)农民战争史发展阶段划分 100
(五)关于农民战争中的平均主义 103
(六)关于农民战争中的皇权主义 108
(七)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 116
(八)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122
九、关于古代民族问题 129
(一)汉民族形成的时间 129
(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间 132
(三)关于古代少数民族政权国籍归属问题 135
(四)民族间的同化与融合问题 138
(五)民族关系中的主流问题 140
(六)如何评价外族对衰败王朝入侵问题 143
(七)关于民族战争的性质 144
(八)对民族间和亲政策的评价 146
十、关于爱国主义和民族英雄 148
(一)关于爱国主义 148
(二)关于民族英雄 151
(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169
一、中华民族发祥地及文化遗址 169
第二部分 先秦时期 169
(二)关于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 171
二、母、父系社会交替时间与尧舜禹职位取得的方式 178
(一)母系父系社会交替之时间 178
(二)尧舜禹职位取得的方式 180
三、长江流域迟于黄河流域进入文明社会的原因 182
四、先秦国家政体及土地所有制形态 184
(一)先秦国家政体 184
(二)先秦中国土地所有制形态 189
五、夏族的起源及夏代社会性质 194
(一)夏族的起源 194
(二)夏代社会性质 197
六、夏朝的统治中心及其文化 198
(一)夏朝的统治中心 198
(二)关于夏朝文化 201
七、商族的起源及商代社会性质 211
(一)商族的起源 211
(二)商代的社会性质 215
八、商代的经济、政治和地理 220
(一)商代的生产力水平 220
(二)商之“众”、“众人”,祭牲、殉葬者的身份 222
(三)商都屡迁的原因 229
(四)关于商代继统法 233
(五)商与邦方之地理关系 238
(六)殷墟、郑州商城之属性 239
九、周商关系及周克商前后的西周社会 244
(一)周灭商前与商之关系 244
(二)周克商前后之社会性质及周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估价 247
(一)关于分封制 255
十、周朝的分封制、宗法制与井田制 255
(二)关于宗法制 259
(三)关于井田制 265
十一、关于周朝的士、国人及庶人诸问题 277
(一)士的组成 277
(二)“国人”的阶级属性 279
(三)庶人的身份 281
(一)春秋战国的社会性质 285
十二、春秋战国的社会性质及其经济、政治 285
(二)对战国时期农业奴隶的估价 289
(三)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292
(四)“初税亩”的内涵 293
(五)春秋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297
十三、关于越国、中山国、曾国诸问题 303
(一)春秋越国的社会性质 303
(二)战国时中山国与春秋鲜虞的关系 305
(三)春秋战国时曾国与随国的关系 308
第三部分 秦汉时期 321
一、秦族的起源及秦朝社会性质 321
(一)秦族的起源 321
(二)“商鞅变法”前后秦国的社会性质 324
二、关于秦统一中国的问题 327
(一)秦统一中国是否顺应人民的要求 327
(二)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评价 329
(一)秦初关于郡县制、分封制论争的实质 330
三、关于秦王朝的政策措施 330
(二)“车同轨”、“书同文”的历史作用 332
(三)对秦“更名民曰黔首”法令的评价 334
(四)“令黔首自实田”之含义 336
(五)筑长城之评价 337
(六)“焚书坑儒”之评价 338
四、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 341
(一)秦末农民起义的口号是什么? 341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口号有无天命论及皇权思想 343
(一)两汉的社会性质 345
五、两汉的社会性质及汉初的分封问题 345
(二)汉初分封问题 348
六、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 354
(一)是否存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54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文化学术的作用 355
七、西汉和亲政策之评价 357
八、王莽改制之评价 359
九、关于两汉的阶级斗争 364
(一)更始、赤眉政权的性质 364
(二)张鲁政权的性质 366
(三)征侧、征贰起兵的性质 370
第四部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377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与原因 377
(一)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 377
(二)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 379
二、曹操集团的阶级基础 381
三、西晋“八王之乱”的原因 382
四、拓跋魏政权的性质 384
(一)曹魏屯田始于何年 387
五、关于曹魏屯田制 387
(二)曹魏屯田源于何制 389
(三)关于曹魏屯田区域 391
(四)关于屯田客有无兵役、徭役负担 392
(五)曹魏屯田的剥削方式 395
(六)对曹魏屯田政策的评价 397
六、西晋土地与赋税制度 400
(一)占田、课田、户调之式产生的时间 400
(二)课田、占田源于何制 401
(三)课田、占田制是否施行 404
(四)课田、占田实施的范围 406
(五)占田与课田的关系 408
(六)对占田的解释 409
(七)关于占田的所有权性质 411
(八)占田制的作用 413
(九)占田制下农民身份 415
(十)对课田的解释 416
(十一)课田的剥削形式 418
(十二)关于课田征收单位 419
(十三)田赋与户调的关系 420
七、北朝隋唐均田制 421
(一)均田制颁布的时间 422
(二)均田制产生的原因 424
(三)均田制的渊源 427
(四)均田制的实施及其范围 430
(五)均田制的阶级实质 432
(六)均田制的性质 434
(七)均田制的作用 437
(八)均田制破坏的原因 439
(九)均田户的性质 441
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 444
(一)官渡之战 444
(二)赤壁之战 446
(三)夷陵之战 459
(四)淝水之战 464
(一)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479
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农民起义 479
(二)东晋末年孙恩卢循起义 482
(三)唐寓之起兵性质 486
(四)北魏末年六镇暴动的性质 488
第五部分 隋唐时期 499
一、隋政权性质及其速亡的原因 499
(一)隋政权性质 499
(二)隋朝速亡的原因 500
二、唐朝政权和政治斗争 502
(一)唐初政权性质 502
(二)玄武门之变的性质 504
(三)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505
(四)宦官专权问题 508
(五)牛李党争性质 511
三、关于隋唐的科举制度 513
(一)关于科举制的含义 513
(二)进士科创设的年代 515
(三)科举制创设的年代 516
(一)隋文帝有无推行重租政策 517
四、隋唐时期的经济 517
(二)唐代两税法 519
五、隋唐时期的农民起义 527
(一)隋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527
(二)唐末农民起义的有关问题 529
一、关于宋代的政治制度及经济剥削方式问题 543
(一)关于宋代的相权 543
第六部分 宋辽金夏元时期 543
(二)宋代是否已发展到货币地租 544
二、王安石变法 545
(一)变法的称谓 545
(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546
(三)王安石变法所代表的阶级利益 548
(四)变法派与反变法派斗争的实质 549
(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551
(六)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555
(一)宋辽“澶渊之盟”的评价 557
三、宋辽“澶渊之盟”的评价及宋夏战争的性质 557
(二)宋夏战争的性质 559
四、宋代农民起义 561
(一)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是否提出“均穷富”的口号 561
(二)钟相、杨么是否建立过没有贵贱贫富、平等互助的社会制度 563
五、契丹族的族源及辽初社会性质 564
(一)契丹族的族源 564
(二)辽初社会性质 565
六、关于辽朝头下军州的性质 567
七、金初社会的性质 569
(一)金初女真族的社会性质 569
(二)金初社会性质 570
(三)金代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 571
八、金代社会经济制度 573
(一)“猛安谋克”的性质 573
(二)对金代“通检推排”社会效果的评价 574
九、对金熙宗等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评价 576
(一)西夏统治者的族源 577
十、夏统治者的族源和西夏初年的社会性质 577
(二)西夏初年的社会性质 578
十一、元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579
十二、元朝选官取士的主要途径 582
十三、元朝“投下户”、“驱口”的性质 583
(一)元朝“投下户”的性质 583
(二)元朝“驱口”的性质 584
(一)徽商始于何时? 593
一、明朝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斗争 593
第七部分 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 593
(二)明代流民的社会性质 595
(三)明代东林党的阶级属性 598
(四)明代宠用宦官始于何时? 599
二、有关明朝土地赋役制度的几个问题 601
(一)明朝的皇庄及其性质 601
(二)明朝王府庄田的产生和性质 604
(三)明朝江南官田的性质 606
(四)明朝寺田的性质 608
(五)明朝是否存在商屯 609
(六)明朝鱼鳞图册的始造时间 610
(七)明朝一条鞭法的创始人和创始时间 612
三、关于明朝郑和下西洋 615
(一)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615
(二)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所历国家或地区 620
(三)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宝船” 623
(四)郑和下西洋的作用和影响 628
(一)倭寇的性质 631
四、明朝的“倭寇”问题 631
(二)倭患的起止时间 633
(三)倭患产生和严重的原因 634
(四)倭患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36
(五)御倭战争的性质 637
五、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的评价 639
六、关子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 642
(一)萨尔浒之战的性质 642
(二)萨尔浒之战是否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643
(一)关于明末农民起义军的口号 644
七、明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 644
(二)关于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战斗 647
(三)关于明末农民大起义的会议 651
(四)关于李自成起义军的大顺政权 656
八、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和清初的生产关系 664
(一)清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 664
(二)清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 666
九、清朝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人民的抗清斗争 668
(一)清初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68
(二)清初人民抗清斗争的性质 672
(三)对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联明抗清”的评价 674
(四)清初抗清斗争中是否出现过后明韩主定武政权 676
十、清朝的八旗制度及其有关问题 678
(一)八旗制度的渊源 678
(二)满洲旗制是否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 679
(三)汉军旗制始建于何时? 681
(四)八旗土地的性质 683
(一)军机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684
十一、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性质 684
(二)军机处设立的时间 685
(三)军机处的性质 687
十二、清朝秘密结社和宗教起义 688
(一)清代天地会的起源及其创立宗旨 689
(二)清代哲赫林耶起义的性质 691
十三、清朝的主要学术流派 691
(一)对桐城派的评价 692
(二)对乾嘉学派的评价 694
(一)土司制度形成于何时? 696
十四、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政策 696
(二)封建王朝建立和实行土司制度的目的 698
(三)与土司制度相适应的社会属性或经济基础是什么 699
(四)土司制度的历史作用 700
(五)改土归流的历史作用 701
五、明清时期的边疆与民族问题 701
(一)明朝必里卫属于哪个都司 702
(二)清朝的“苗疆”及其与中原的关系 702
(三)对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评价 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