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多介质环境概论 1
一、引言 1
二、环境介质 1
序 徐晓白 1
前言 3
三、多介质环境 3
四、多介质环境的基本原理 5
五、多介质环境与暴露分析 7
六、多介质环境与污染控制 8
参考文献 9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11
第二章 环境学中的热力学 11
二、热力学定律 12
三、统计热力学 15
四、辅助热力学函数 18
五、热力学与系统的耗散结构 23
六、熵与水生物多样性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三章 水/气界面的物质传输 27
一、污染物从水中挥发 27
二、大气复氧 35
三、水体表面微层污染物的行为 37
参考文献 39
第四章 土壤/大气界面的物质传输 41
一、污染物从土壤的挥发 41
二、干、湿沉降污染物由大气向土壤的传播 49
参考文献 52
第五章 污染物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行为 53
一、概论 53
二、底栖生物的作用 55
三、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模型 57
四、污染物在沉积物上的吸附 59
五、平稳分配在沉积物基准建立中的应用 65
六、化学沉积物的吸附实验研究实例 66
参考文献 70
第六章 污染物在水生食物链的迁移与归趋 72
一、食物链的基本概念 72
二、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 73
三、水生食物链的积累模型 78
四、化学物在生物与水体间的交换 79
五、稳态水生食物链模型的计算实例 82
参考文献 84
一、有机化学物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基本概念 85
第七章 有机化学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85
二、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 87
三、辛醇/水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 89
参考文献 99
第八章 多介质环境中的转化过程 100
一、概论 100
二、生物转化过程 101
三、化学转化过程 107
参考文献 118
一、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 120
第九章 多介质环境模型的理论分析 120
二、几类主要的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 124
三、模型的灵敏度分析与不确定性 131
参考文献 133
第十章 多介质环境数学模型的研究实例 135
一、颗粒物与水体邻苯二甲酸酯相互作用的动态模型 135
二、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稳态平衡模型 138
三、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环境的稳态非平衡模型 141
四、有机污染物的多介质环境动态模型 146
参考文献 152
一、非线性科学的基本概念 153
第十一章 多介质环境的非线性行为 153
二、非线性行为在环境研究中的普遍性 159
三、环境问题非线性研究的实例 162
四、结论 171
参考文献 172
第十二章 多介质环境风险评价 173
一、环境风险评介的基本概念 173
二、多介质环境风险评价中环境系统的分类 176
三、多介质环境风险评价的方法学 180
四、多介质模型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184
参考文献 190
第十三章 多介质环境与污染控制 191
一、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 191
二、多介质环境污染的特点 195
三、污染控制的实质 199
四、多介质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对策 203
参考文献 207
附录 208
附录1 某些有机污染物的水溶度 208
附录2 美国环保局关于各种毒物的水质基准和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阈值 211
附录3 某些河流大气复氧系数及其它特征参数的观察值 214
附录4 有机污染物稳态非平衡多介质环境逸度模型的求解过程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