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与概貌 1
第一节 历史沿革及盛衰 1
第一篇 概况 1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的曲折发展及其特点 10
第三节 贫困根源综合分析 19
第二篇 经济 29
第二章 农业基本建设 29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建设 29
第二节 农田基本建设的特点与效果 35
第三节 农业物质技术条件建设 42
第四节 农业基本建设中的问题 47
第一节 粮食发展阶段及评价 50
第三章 粮食供求 50
第二节 粮食区域供求平衡与制约 58
第四章 农村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 67
第一节 大包干到户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67
第二节 乡镇企业 76
第三节 县级产业结构 89
第五章 工业 92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述 92
第二节 工业现状评价 94
第三节 骨干工业企业 105
第一节 市场特征 111
第六章 商业 111
第二节 商业的所有制结构与功能 120
第三节 商业网点 127
第七章 交通、邮电 129
第一节 交通建设 129
第二节 邮电通信建设 135
第八章 财政、金融 141
第一节 财政赤字及其成因 141
第二节 金融机构 152
第三节 资金运转 157
第一节 人口的历史与现状 173
第九章 人口 173
第三篇 社会 173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78
第三节 人口压力与膨胀原因 181
第四节 人口预测 185
第十章 社会分层 189
第一节 社会分层的现状 189
第二节 社会分层的特性 196
第十一章 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 200
第一节 物质生活的变化 200
第二节 文化、科学、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205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 208
第四节 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1
第十二章 教育体制 215
第一节 驱贫型教育体制现状 215
第二节 驱贫型教育体制的成因与效果 223
第三节 新的问题和措施 227
第十三章 扶贫与社会保障 230
第一节 灾害、贫困与救济的循环链 230
第二节 自我积累机能的构造 236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41
第十四章 社会秩序与社会治安 245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公民的法律意识 245
第二节 民间纠纷与调解 248
第三节 社会治安中的新情况 252
第四篇 政治 257
第十五章 中共静宁县委的领导作用 257
第一节 中共静宁县委的建立与发展 257
第二节 艰难的使命:脱贫致富 267
第三节 保证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职能 271
第四节 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276
第十六章 县人民政府运行机制 280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的组织结构 280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的系统功能 292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的行为方式 303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15
第十七章 民主政治建设 315
第二节 政协静宁县委员会 328
第三节 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建设 338
第十八章 县级领导体制的建设 346
第一节 领导体制的演变 347
第二节 现行领导体制的法定结构 349
第三节 现行领导体制的兼涉行为 353
第四节 协同必然性分析 356
第十九章 村级自治组织的建设 360
第一节 自治形式与指令任务 362
第二节 村级干部素质分析 370
第三节 村干部对资金和技术的渴求 380
第五篇 专题调查 393
专题一 梯田起步,发展山区经济——双岘乡调查 393
专题二 缺粮乡喜交贡献粮——三合乡调查 402
专题三 幽静的山村,温饱的日子——三合乡段渠村调查 411
专题四 一个“两头在外”的企业——静宁县地毯厂调查 418
专题五 “三教统筹”的新探索——静宁县教育培训中心调查 425
专题六 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王川“科技示范村”调查 434
专题七 科技—经济联合体——静宁县畜禽联营公司调查 440
专题八 贫困县妇女解放的特点与障碍 449
附录 静宁县500农户问卷调查处理结果汇总 457
后记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