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社会主义群体产生凝聚力的客观性 2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存在的广泛性 13
三、研究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意义 20
四、研究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7
第二章 社会主义群体与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因素 34
一、社会主义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34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涵义与分类 39
三、影响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精神因素与物质因素 43
第三章 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源泉和动力 57
一、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的源泉 57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动力 70
三、源泉与动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群体目标与凝聚力 91
一、社会主义群体目标对凝聚力的特殊作用 91
二、社会主义群体目标转化为凝聚力的条件 97
三、富有吸引性群体目标的制定过程 105
四、社会主义群体目标的实现与调整对凝聚力的影响 11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群体领导与凝聚力 121
一、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与凝聚力 122
二、领导人的素质、能力与凝聚力 135
三、领导人的领导方法与产生过程对凝聚力的影响 149
第六章 社会主义群体内部人际关系与凝聚力 160
一、人际关系与凝聚力的关系 160
二、富有吸引力的干群关系 169
三、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吸引的人际关系 173
四、人际关系的正面诱导 18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与凝聚力 188
一、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对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188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对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的要求 196
三、困难时期对社会主义群体利益分配的调整如何保持凝聚力 204
第八章 社会主义群体文化与凝聚力 213
一、群体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214
二、群体文化的分类 222
三、群体文化对群体凝聚力的功能 226
四、群体文化对群体凝聚力的作用点分析 229
第九章 群体凝聚力的周期律 238
一、群体凝聚力周期律的概念 238
二、群体凝聚力周期律变化阶段与理论基础 245
三、群体凝聚力周期律变化过程 248
第十章 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现象与强化方法 260
一、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的现象 260
二、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弱化的原因 265
三、强化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273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群体的凝聚力方向校正与经常性检测 280
一、进行凝聚力方向校正的必要性 280
二、对凝聚力作用方向进行校正的基本方法 282
三、凝聚力的强度与作用方向检测 288
初版后记 300
再版后记 301
附录初版序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