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研究》序 张岱年 1
自序 3
上编 3
诸子百家概要 3
一、诸子百家之学的渊源 3
1. 诸子百家的历史背景 4
2. 诸子百家的思想来源 7
二、诸子百家之学的兴起 17
1. 道家(一):老聃、关尹 18
2. 兵家(一):孙武、司马穰苴 25
3. 儒家(一):孔丘及其弟子 28
三、诸子百家之学的鼎盛 37
1. 儒家(二):子思学派 38
2. 墨家(一):墨翟及其弟子 49
3. 法家(一):李悝、吴起 58
4. 农家:许行 60
5. 数术:甘德、石申 61
6. 道家(二):杨朱、子华、詹何 62
7. 法家(二):商鞅、尸佼、申不害、慎到 64
8. 兵家(二):吴起、孙膑、尉缭 69
9. 纵横家:鬼谷子、张仪、苏秦、公孙衍 74
10. 稷下学派:彭蒙、田骈、宋鈃、尹文、《管子》四篇 76
11. 儒家(三):孟轲、《五行篇》 80
12. 名家:惠施、兒说、公孙龙 86
13. 道家(三):列御寇、庄周 90
14. 墨家(二):《墨经》 97
1. 儒家(四):荀况 99
四、诸子百家之学的转折 99
2. 阴阳家:邹衍 104
3. 方技:秦越人、《黄帝内经》 105
4. 黄老学派:《文子》、黄老帛书、《鹖冠子》 106
5. 杂家(一):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110
6. 法家(三):韩非 112
7. 小说家 114
五、诸子百家之学的终结 115
1. 杂家(二):刘安和《淮南子》 116
2. 儒家(五):陆贾、贾谊、董仲舒 117
中编 123
先秦道家思想评议 123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从顺应自然到天人合一 123
二、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从返朴归真到回归自然 130
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清静无为到齐一超脱 133
四、人与生活本身的关系:从知足贵身到执道生法 139
五、结语:先秦道家思想的特点和价值 146
稷下学派论“心” 149
一、“心”乃形体之君、神明之主 149
二、“心”与“道”二者间的关系 151
三、《管子》四篇中修心方法 153
四、孟子论“心”和“浩然之气” 156
五、荀子的认知“心”和修养方法 158
庄子学派 163
(一) 《老子》哲学思想的特点 164
1. 宇宙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道” 164
一、《庄子》内篇对《老子》哲学的发展 164
2. 认识论中的主要方法--“抱一” 166
(二) 《庄子》内篇哲学思想的特点 168
1. 虚幻无定的宇宙本体论 168
2. 神秘诡辩的认识论 176
二、《庄子》外、杂篇与内篇哲学思想的分歧 180
(一) 庄周与其后学在宇宙本体论上的主要分歧 180
1. 在宇宙有无开端的问题上的分歧 180
2. 在关于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万物生成的看法上的分歧 181
3. 在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方面的分歧 184
(二) 庄周与其后学在认识论上的主要分歧 185
1. 外、杂篇中对于体“道”方法的发挥 185
2. 外、杂篇中对于“物”的认识方法 186
三、庄子学派的养生思想 189
(一) 《庄子》内篇的养生思想 189
1. “与世俗处”的养生方法 189
2. “与造物者为人”的养生方法 191
1. “全形生”和“神全”的养生方法 193
(二) 《庄子》外、杂篇的养生思想 193
2. 养形求长生的神仙思想 195
四、庄子学派与道教 196
(一) 唐代以前的道教与庄周思想的分歧 197
1. 早期道教经典与庄学 197
2. 葛洪《抱朴子》内篇与庄学 198
(二) 唐代以后的道教尊崇并吸收《庄子》 200
荀子的生平和思想 204
一、早期生活 205
1. 历史文化背景 205
2. 求学修身著述 206
二、勉励学习 207
1. 学习的意义 208
2. 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209
3. 学习的要求 212
三、重视修养 212
1. 修身的方法 213
2. 理想的君子 216
四、荣辱标准 219
1. 什么是荣辱 219
2. 真正的勇敢 221
3. 戳穿看相术 223
五、治国方略 225
1. 礼乐的作用 225
2. 政治的改革 228
3. 富国的途径 230
4. 治国和取天下 232
六、讲学稷下 235
1. 齐国政治概况 236
2. 稷下讲学著述 237
七、认识自然 239
1. 制天命而用之 239
2. 与天地相配合 241
八、消除偏见 243
1. 什么是偏见 243
2. 怎样消除偏见 246
九、认识方法 247
1. 要专一不二 248
2. 应按“道”行事 249
3. 须去除迷惑 250
4. 认识的止境 251
十、名称问题 253
1. 名称的制定 253
2. 乱名与名辩 256
1. 人性是恶的 260
十一、改造人性 260
2. 要改造人性 262
十二、归赵访秦 265
1. 见赵王议兵 266
2. 见秦相议论 268
十三、寓居兰陵 269
1. 兰陵为官治学 269
2. 抒发政治理想 272
十四、荀学命运 273
《庄子·齐物论》窥管 279
下篇 279
《公孙龙子·指物论》疏解 295
《荀子》窥管 303
帛书“十四经”正名 309
《诗经》“奄”字考 311
刘鹗手记考释 315
清代考据家的义理之学 331
二、清初提倡“经世致用”时期的考据义理之学 332
一、清代考据家义理之学的分期 332
三、清代疑古疑经、考据学开创时期的考据家义理之学 334
四、清代考据学蔚成风气时期的考据家义理之学 336
五、清代考据学鼎盛时期的考据家义理之学 338
六、清代考据学衰落时期的考据家义理之学 341
七、清代学术终结时期的考据家义理之学 342
八、清代考据家义理之学的特点 344
跋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