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实用中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道瑞,申好贞编撰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0896137
  • 页数:64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学习、研究中医的入门书。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医基础理论,其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尤其对阴阳五行之认识,颇有见地,极易学诵。中篇为中药方剂学,介绍了常用中药350余种,常用名方300余首,突出辨证施用,对方解多有灼见。下篇为治疗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切合临床实用。本书适合临床各科医师、初学中医者及医学院校学生参阅。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1

(二)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2

(三)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3

(四)中国医药学的新发展 6

二、中国医药学的基本特点 7

(二)辨证论治 8

(一)整体观念 9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 9

第一章 阴阳五行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0

一、四气五味 11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4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5

第二章 脏腑 16

第一节 五脏 16

一、心 16

附:心包络 17

二、肝 17

三、脾 18

四、肺 19

五、肾 20

第二节 六腑 22

一、胆 22

二、胃 22

附:命门 22

三、小肠 23

四、大肠 23

五、膀胱 23

六、三焦 23

一、脏与脏 24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4

第三节 奇恒之腑 24

一、脑 24

二、女子胞 24

二、脏与腑 26

三、腑与腑 26

第五节 气血津液 27

一、气 27

二、血 28

三、津液 29

二、经络的组成 30

三、经络的作用 30

第一节 概说 30

一、经络的概念 30

第三章 经络 30

第二节 十二经脉 32

一、走行规律 32

二、循行部位 33

三、冲脉 38

一、督脉 38

二、任脉 38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8

四、带脉 39

五、阳跷脉与阳跷脉 39

六、阴维脉与阳维脉 39

第四节 十五别络 40

第五节 经络病理 41

一、十二经脉病理 41

二、奇经八脉病理 42

第四章 病因 43

第一节 六淫 43

一、风 44

二、寒 44

三、暑 45

四、湿 45

第二节 七情 46

六、火 46

五、燥 46

第三节 其它病因 47

一、疫疠 47

二、饮食 48

三、劳倦 48

四、外伤及虫兽伤 48

五、虫积 49

六、痰饮 49

七、瘀血 49

二、望色 50

第一节 望诊 50

一、望神 50

第五章 诊法 50

三、望形态 51

四、望五官 52

五、望皮肤 53

六、望舌 54

附:望小儿指纹 57

第二节 闻诊 58

一、听声音 58

二、嗅气味 58

第三节 问诊 59

一、问寒热 59

二、问汗 60

三、问头身 61

四、问饮食 62

五、问二便 63

六、问睡眠 63

七、问经带 64

八、问小儿 64

第四节 切诊 65

一、脉诊 65

二、按诊 70

第六章 辨证 7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72

一、表里辨证 72

二、寒热辨证 74

三、虚实辨证 75

四、阴阳辨证 78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79

一、气病辨证 79

二、血病辨证 80

三、津液病辨证 81

第三节 脏腑辨证 82

一、心与小肠辨证 82

二、肝与胆辨证 83

三、脾与胃辨证 85

四、肺与大肠辨证 87

五、肾与膀胱辨证 89

六、脏腑兼病辨证 90

一、太阳病证 92

第四节 六经辨证 92

二、阳明病证 93

三、少阳病证 94

四、太阴病证 94

五、少阴病证 94

六、厥阴病证 95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96

一、卫分证 97

二、气分证 97

三、营分证 98

四、血分证 99

第六节 三焦辨证 99

三、下焦湿热 101

二、中焦湿热 101

一、上焦湿热 101

第七章 治则 103

第一节 治疗原则 103

一、治未病 103

二、治病求本 104

三、扶正祛邪 105

四、协调阴阳 106

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06

第二节 治法 107

一、汗法 107

二、吐法 107

六、清法 108

五、温法 108

四、和法 108

三、下法 108

七、补法 109

八、消法 109

中篇 中药方剂学 110

第一章 中药学基础知识 110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110

二、升降浮沉 111

三、归经 112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112

一、配伍 112

二、禁忌 113

四、中药煎服法 114

三、中药的用量 114

第三节 中药炮制 115

第二章 常用中药 117

第一节 解表药 117

一、辛温解表药 117

二、辛凉解表药 122

第二节 涌吐药 126

第三节 清热药 127

一、清热泻火药 128

二、清热解毒药 132

三、清热燥湿药 138

四、清热凉血药 142

五、清热解暑药 145

第四节 泻下药 147

一、攻下药 148

二、润下药 149

三、逐水药 150

第五节 祛湿药 153

一、化湿燥湿药 154

二、淡渗利湿药 157

三、清热利湿药 159

第六节 祛风湿药 164

第七节 消导药 170

第八节 祛痰止咳药 172

一、清化热痰药 172

二、温化寒痰药 176

三、止咳平喘药 180

第九节 温里药 183

第十节 理气药 187

第十一节 理血药 193

一、活血药 194

二、止血药 203

第十二节 补益药 208

一、补气药 209

二、补血药 213

三、滋阴药 216

四、补阳药 221

第十三节 平肝熄风药 228

一、重镇安神药 233

第十四节 安神药 233

二、养心安神药 236

第十五节 开窍药 237

第十六节 固涩药 240

第十七节 驱虫药 245

第十八节 外用药 248

第三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256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 256

第二节 方剂的加减变化 257

第三节 方剂剂型 257

第四节 方剂与治法 258

第五节 方剂的分类 259

附:三拗汤、华盖散、麻杏薏甘汤、大青龙汤 260

一、辛温解表剂 260

麻黄汤 260

第四章 常用方剂 260

第一节 解表剂 260

桂枝汤 261

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 261

九味羌活汤 261

香苏散 262

附:香苏葱豉汤 262

三物香薷饮 262

附:新加香薷饮 262

二、辛凉解表剂 263

银翘散 263

桑菊饮 263

柴葛解肌汤 264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64

附:越婢汤 264

三、扶正解表剂 265

人参败毒散 265

附:荆防败毒散、参苏饮、银翘败毒散 265

麻黄附子细辛汤 265

附:麻黄附子甘草汤 266

加减萎蕤汤 266

第二节 泻下剂 266

一、寒下剂 266

大承气汤 266

二、温下剂 267

大黄附子汤 267

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 267

三物备急丸 268

三、润下剂 268

麻子仁丸 268

附:五仁丸 268

四、逐水剂 268

十枣汤 268

附:控涎丹 269

舟车丸 269

附:疏凿饮子 269

附:新加黄龙汤 270

第三节 涌吐剂 270

增液承气汤 270

黄龙汤 270

五、攻补兼施剂 270

瓜蒂散 271

盐汤探吐方 271

第四节 清热剂 271

一、清气分热剂 272

白虎汤 272

附: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玉女煎、化斑汤 272

竹叶石膏汤 273

二、清营凉血剂 273

清营汤 273

附:清宫汤 273

犀角地黄汤 273

附:泻心汤、清瘟败毒饮 274

黄连解毒汤 274

三、清热解毒剂 274

普济消毒饮 275

四、清脏腑热剂 275

凉膈散 275

导赤散 275

龙胆泻肝汤 276

附:当归龙荟丸、泻青丸 276

泻白散 276

清胃散 277

泻黄散 277

芍药汤 277

五、清热解暑剂 278

清暑益气汤 278

白头翁汤 278

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278

附:黄芩汤、葛根芩连汤 278

附:清暑益气汤 279

六一散 279

附:碧玉散、益元散、鸡苏散 279

六、清热养阴剂 279

青蒿鳖甲汤 279

清骨散 280

附:秦艽鳖甲散 280

第五节 温里剂 280

吴茱萸汤 281

附:附子理中丸、桂枝人参汤、连理汤、理中化痰丸、枳实理中丸 281

一、温中祛寒剂 281

理中丸 281

附:大建中汤 282

厚朴温中汤 282

二、回阳救逆汤 282

四逆汤 282

附: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芪附汤、术附汤 282

真武汤 283

附:附子汤 283

黑锡丹 283

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284

第六节 治风剂 284

当归四逆汤 284

三、温经散寒剂 284

一、疏散外风剂 285

川芎茶调散 285

附:菊花茶调散、苍耳子散 285

消风散 285

玉真散 286

附:五虎追风散 286

羌活胜湿汤 286

独活寄生汤 286

附:三痹汤、蠲痹汤、程氏蠲痹汤 287

二、平熄内风剂 287

镇肝熄风汤 287

羚角钩藤汤 287

附:阿胶鸡子黄汤 288

地黄饮子 288

附:天麻钩藤饮 288

大定风珠 288

第七节 祛湿剂 289

一、芳香化湿剂 289

平胃散 289

附:不换金正气散 290

藿香正气散 290

二、清热利湿剂 290

茵陈蒿汤 290

附:栀子柏皮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91

三仁汤 291

附:藿朴夏苓汤、黄芩滑石汤 291

二妙散 292

甘露消毒丹 292

八正散 292

附:三妙丸 293

三、利水渗湿剂 293

五苓散 293

附:胃苓汤、茵陈五苓散、四苓汤、猪苓汤 293

五皮饮 293

防己黄芪汤 294

附:防己茯苓汤 294

四、温化水湿剂 294

实脾散 294

杏苏散 295

一、轻宣外燥剂 295

第八节 治燥剂 295

苓桂术甘汤 295

附: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295

桑杏汤 296

清燥救肺汤 296

附:沙参麦门冬汤 296

二、滋润内燥剂 297

养阴清肺汤 297

百合固金汤 297

麦门冬汤 297

附:大安丸 298

健脾丸 298

保和丸 298

第九节 消导剂 298

枳实导滞丸 299

附:枳术丸、木香槟榔丸 299

枳实消痞丸 299

第十节 和解剂 299

一、和解少阳剂 300

小柴胡汤 300

附:柴平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 300

蒿芩清胆汤 300

二、调和肝脾剂 301

四逆散 301

附:柴胡疏肝散 301

逍遥散 301

牛夏泻心汤 302

附: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汤、旋覆代赭汤 302

附:丹栀逍遥散、痛泻要方 302

三、调和肠胃剂 302

四、治疟剂 303

截疟七宝饮 303

附:达原饮 303

第十一节 祛痰剂 303

一、燥湿化痰剂 303

二陈汤 303

附:温胆汤、导痰汤、涤痰汤、金水六君煎 304

二、清热化痰剂 304

清气化痰丸 304

附:小陷胸汤 304

四、温化寒痰剂 305

苓甘五味姜辛汤 305

三、润燥化痰剂 305

贝母瓜蒌散 305

滚痰丸 305

附:小青龙汤 306

三子养亲汤 306

附:苏子降气汤 306

五、治风化痰剂 306

止嗽散 306

半夏白术天麻汤 307

第十二节 理气剂 307

一、行气剂 307

越鞠丸 307

天台乌药散 308

附:四七汤、四磨饮 308

附:良附丸 308

半夏厚朴汤 308

附:导气汤、暖肝煎 309

二、降气剂 309

定喘汤 309

附:射干麻黄汤 309

橘皮竹茹汤 309

附:济生橘皮竹茹汤、新制橘皮竹茹汤、小半夏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310

丁香柿蒂汤 310

附:柿蒂汤、柿钱散 310

第十三节 理血剂 310

一、止血剂 311

十灰散 311

四生丸 311

黄土汤 312

小蓟饮子 312

附:咳血方 312

附:槐角丸 312

槐花散 312

胶艾汤 313

二、活血祛瘀剂 313

桃核承气汤 313

附:抵当汤、下瘀血汤、桂枝茯苓丸 314

血府逐瘀汤 314

附: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314

复元活血汤 315

附:七厘散 315

温经汤 315

第十四节 补益剂 316

生化汤 316

附:失笑散、丹参饮、活络效灵丹 316

一、补气剂 317

四君子汤 317

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四君子汤、保元汤、七味白术散 317

参苓白术散 318

附:资生丸 318

补中益气汤 318

附: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升陷汤 318

生脉散 319

二、补血剂 319

四物汤 319

当归补血汤 320

归脾汤 320

附:八珍汤、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泰山磐石散 320

三、补阴剂 321

六味地黄丸 321

附:都气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耳聋左慈丸、左归饮、左归丸 321

一贯煎 322

附:二至丸 322

大补阴丸 322

附:通关丸 322

虎潜丸 322

炙甘草汤 323

附:加减复脉汤 323

四、补阳剂 323

肾气丸 323

第十五节 表里双解剂 324

附:加味肾气丸、十补丸、右归饮、右归丸 324

厚朴七物汤 325

防风通圣散 325

二、解表清里剂 325

石膏汤 325

一、解表攻里剂 325

三、解表温里剂 326

五积散 326

第十六节 安神剂 326

附:生铁落饮 327

酸枣仁汤 327

二、滋养安神剂 327

磁朱丸 327

朱砂安神丸 327

一、重镇安神剂 327

天王补心丹 328

第十七节 开窍剂 328

一、凉开剂 329

安宫牛黄丸 329

附:牛黄清心丸、牛黄承气丸 329

紫雪丹 329

至宝丹 330

二、温开剂 330

苏合香丸 330

附:通关散、冠心苏合丸 330

玉屏风散 331

牡蛎散 331

一、固表止汗剂 331

第十八节 固涩剂 331

当归六黄汤 332

二、涩精止遗剂 332

桑螵蛸散 332

附:缩泉丸 332

金锁固精丸 333

附:水陆二仙丹 333

三、涩肠固脱剂 333

真人养脏汤 333

四神丸 333

四、固崩止带剂 334

固冲汤 334

完带汤 334

乌梅丸 335

附:易黄汤、清带汤 335

第十九节 驱虫剂 335

化虫丸 336

布袋丸 336

附:肥儿丸 336

第二十节 痈疡剂 336

仙方活命饮 337

五味消毒饮 337

犀黄丸 337

透脓散 338

消瘰丸 338

苇茎汤 338

小金丹 339

阳和汤 339

薏苡附子败酱散 339

附:红藤煎 339

下篇 治疗学 341

第一章 内科 341

第一节 外感病证 341

感冒 341

风温 343

暑温 345

湿温 346

秋燥 347

第二节 内伤杂病病证 349

咳嗽 349

哮喘 351

肺痨 353

肺痈 354

肺痿 355

失音 356

呕吐 357

胃脘痛 附:吐酸、嘈杂 358

腹痛 360

呃逆 362

噎膈 附:反胃 363

泄泻 365

痢疾 366

便秘 368

惊悸、怔忡 369

心痛 371

不寐 附:多寐、健忘 373

癫狂 375

癫痫 377

眩晕 378

中风 附:口僻 380

黄疸 382

臌胀 384

胁痛 385

疝气 387

淋证 附:尿浊 388

癃闭 391

遗尿、小便不禁 393

遗精 394

阳痿 附:阳强 395

腰痛 397

郁证 398

厥证 400

水肿 402

痰饮 403

消渴 405

癥积 附:瘕聚 406

虚劳 408

血证 411

痹证 417

痿证 418

头痛 419

疟疾 421

虫证 423

第二章 外科 425

第一节 概述 425

一、病因病机 425

二、外科疾病分类 425

三、外科疾病辨证 426

四、外科疾病治疗 430

第二节 常见病证 433

痈 433

疖 434

疔 附:疔疮走黄 435

有头疽 附:三陷证 436

无头疽 438

流注 439

瘰疬 441

乳痈 附:乳漏 442

乳疬 444

瘿 444

瘤 446

脱疽 448

痔疮 附:肛裂、肛痈、肛瘘 450

臁疮 452

风疹 453

水痘 454

丹毒 454

湿疹 附:黄水疮 455

风隐疹 附:痒疹、全身性皮肤瘙痒病 457

牛皮癣 459

白疕 460

天疱疮 461

粉刺 462

白癜风 463

破伤风 464

烧伤 465

冻伤 466

第三章 妇科 467

第一节 概述 467

一、妇女生理特点 467

二、妇女病理特点 468

三、辨证 469

四、防治 470

第二节 月经病 471

月经先期 471

月经后期 473

月经先后无定期 474

月经过多 475

月经过少 476

经期延长 478

痛经 479

闭经 480

崩漏 481

经行发热 483

经行头痛 484

经行浮肿 485

经行吐衄 485

经行情志异常 486

断经前后证候 487

第三节 带下病 488

第四节 妊娠病 489

妊娠恶阻 489

妊娠腹痛 490

胎漏、胎动不安 491

堕胎、小产 493

滑胎 494

子烦 495

子肿 附:子满 495

子晕 496

子痫 497

子嗽 附:子喑 498

子淋 附:妊娠小便不通 498

第五节 产后病及其他 499

产后血晕 499

产后痉证 500

后产腹痛 501

产后恶露不尽 501

产生发热 附,产后大便难 502

产后身痛 阴:产后自汗盗汗 503

产后缺乳 附:产后乳汁自出 505

一、刺法 505

乳癖 506

阴挺 附:阴痒、阴吹 507

第六节 杂病 508

癥瘕 508

不孕症 509

第四章 儿科 512

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512

二、小儿的保育 512

第一节 概述 512

三、小儿四诊 513

四、小儿治法 515

附:小儿推拿 516

第二节 常见病证 517

麻疹 517

喉痧 519

痄腮 520

白喉 521

顿咳 522

流行性乙型脑炎 52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25

小儿麻痹 526

疰夏 附:夏季热 527

积滞 附:厌食、异食 528

疳证 530

腹泻 531

夜啼 532

解颅 533

五迟 534

五软 535

虫证 535

第五章 耳鼻喉科 536

第一节 概述 536

一、耳鼻咽喉口齿与脏腑经络关系 536

二、耳鼻咽喉口齿病辨证要点 537

三、耳鼻咽喉口齿病治疗概要 539

耳疖、耳疮 附:旋耳疮 540

第二节 常见耳病 540

脓耳 附:耳根毒 541

耳鸣、耳聋 542

第三节 常见鼻病 544

鼻疳 544

鼻窒 544

鼻槁 545

鼻渊 546

鼻鼽 546

乳蛾 548

第四节 常见咽喉病 548

喉痹 549

喉痈 550

急喉风 551

第五节 常见口齿病 551

牙痛 551

牙痈 552

牙宣 553

口疮 附:口糜 554

唇风 555

一、眼与脏腑经络关系 556

第六章 眼科 556

第一节 概述 556

三、眼病辨证要点 557

二、五轮概说 557

四、眼病治疗概要 559

第二节 常见眼病 560

针眼 附:胞生痰核 560

沙眼 561

睑弦赤烂 562

天行赤眼 附,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暴翳 562

火疳 附:金疳、风轮赤豆 563

聚星翳 附:凝脂翳 564

瞳神紧小症 565

青光眼 565

圆翳白障 567

第一节 腧穴 569

一、腧穴分类 569

(一)十四经腧穴 569

(二)奇穴 569

(三)阿是穴 569

第七章 针灸 569

(四)特定穴 570

二、腧穴的主要作用 572

(一)近治作用 572

(二)远治作用 572

(三)特殊作用 572

三、取穴法 573

(一)骨度分寸折量法 573

(二)手指同身寸法 574

(三)解剖标志取穴法 574

(一)手太阴肺经 575

(二)手阳明大肠经 575

四、十四经腧穴 575

(三)足阳明胃经 576

(四)足太阴脾经 579

(五)手少阴心经 580

(六)手太阳小肠经 580

(七)足太阳膀胱经 581

(八)足少阴肾经 585

(九)手厥阴心包经 586

(十)手少阳三焦经 587

(十一)足少阳胆经 588

(十二)足厥阴肝经 590

(十三)督脉 591

(十四)任脉 592

五、常用奇穴 594

(一)头面部 594

(二)躯干部 594

(三)上肢部 594

第二节 刺灸法 595

(一)针具 595

(四)下肢部 596

(二)毫针刺法 596

(三)其它刺法 600

(一)常用灸法 601

二、灸法 601

(二)灸法注意事项 602

第三节 火罐疗法 603

一、火罐种类 603

二、拔罐方法 603

三、临床应用 604

四、注意事项 604

第四节 耳针 604

一、耳廓的表面解剖 605

二、耳穴的分布与主治 605

(一)耳穴的分布 605

(二)常用耳穴和主治 605

1.耳轮脚及耳轮部 605

2.耳舟部 606

6.三角窝部 607

7.耳屏部 607

3.对耳轮上脚部 607

5.对耳轮部 607

4.对耳轮下脚部 607

8.对耳屏部 608

9.耳轮脚周围部 608

10.耳甲艇部 608

11.耳甲腔部 608

12.耳垂部 609

13.耳背部 609

三、临床运用 609

(一)耳穴的探查 609

(三)耳针注意事项 611

(二)耳穴的应用 611

一、头针标准线定位及主治 612

(一)额区 612

(二)顶区 612

第五节 头针 612

(三)颞区 613

(四)枕区 613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613

(一)适应症 613

(二)禁忌症 613

(四)出针 614

(一)整体论治 614

一、治疗原则 614

第六节 针灸治疗概述 614

(三)运针 614

(二)进针 614

(一)体位 614

三、操作方法 614

(二)协调阴阳 615

(三)标本缓急 615

(四)补虚泻实 615

二、八纲辨证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615

(一)表里 615

(二)寒热 615

(三)虚实 615

(二)配穴方法 616

(一)选穴原则 616

三、选穴与配穴 616

(四)阴阳 616

四、关于特定穴的应用 617

第七节 常见病证治疗 618

一、内科病证 618

感冒 618

中暑 619

咳嗽 619

哮喘 620

胃痛 620

呕吐 621

泄泻 621

黄疸 622

痢疾 622

脱肛 623

胸痹 623

失眠 624

癫狂 624

痫证 625

头痛 625

眩晕 626

中风 附:面瘫 627

水肿 628

遗尿 628

尿闭 628

阳痿 629

遗精 629

腰痛 630

痹证 630

痿证 631

二、妇产科病证 631

痛经 631

闭经 632

带下 632

滞产 附:胎位不正、胞衣不下 633

阴挺 633

乳少 633

急惊风 634

疳积 634

三、儿科病证 634

四、外科病证 635

乳痈 635

肠痈 635

扭挫伤 635

风隐疹 636

五、五官科病证 636

目赤肿痛 636

耳鸣、耳聋 636

鼻衄 637

鼻渊 637

咽喉肿痛 637

牙痛 638

附:方剂索引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