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绪论 1
一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17
——民主联合战线 17
(一)先进中国人的共识 18
1.国共两党合作愿望的产生 18
2.从中共杭州西湖会议到三大 24
3.中共鼎力相助与孙中山力排众议 28
4.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 33
(二)奋斗在国民革命旗帜下 37
1.从黄埔建军到二次东征 37
2.五卅风暴中的共同战斗 43
3.北方民众的奋起 49
(三)红旗到武昌 54
1.北伐的胜利 54
2.西北军参加国民革命 60
3.工农运动的怒潮 66
4.收回汉、浔租界的斗争 74
(四)经验和教训 78
1.中山舰事件前后 78
2.四一二政变和中共的最后努力 85
3.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91
二反对国民党新军阀 97
——工农民主联合战线 97
(一)创建和巩固工农共和国 98
1.八七会议对统战工作的总结 98
2.到乡村去发动广大农民群众 105
3.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的提出和争论 112
4.共产党的兵运工作与国民党军队的起义 117
(二)坚持孙中山的革命旗帜 127
1.与宋庆龄等共同奋斗 127
2.对“第三党”反蒋斗争的关注 134
3.与冯玉祥、十七路军和福建人民政府的友好往来 141
(三)团结文化界人士 154
1.促进文化界联合起来 154
2.“左联”与“新月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和影响 158
3.与文化界联合斗争的日益增强 164
三团结全民族抗战 17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70
(一)瓦窑堡的号角 172
1.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阶级关系新变化和党的抗日主张 172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制定 178
3.全国各界救国会的成立和“七君子事件” 186
(二)古城新篇 193
1.对南京以外实力派的联合 193
2.西北大联合的实现 201
3.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的秘密接触 207
4.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17
(三)金陵携手 228
1.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直接谈判 228
2.芦沟桥事变和中共抗日政治主张 239
3.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4
(四)民族抗战的新阵容 248
1.组织沦陷区各界人民反抗日本法西斯暴行 248
2.动员大后方各界民众支援抗日前线 253
3.中共团结抗日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的抗日斗争 257
4.海外华侨积极支援和参加抗日斗争 263
(五)合作与磨擦 268
1.国共两党军队在军事战略上的配合 268
2.国民参政会的设立和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的召开 274
3.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磨擦和中共坚持团结抗战 278
4.“晋西事变”和“皖南事变” 282
(六)从宪政运动到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288
1.各阶层各党派的宪政运动 288
2.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及其政治主张 295
3.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统战工作 299
4.中共对地方实力派和国民党中央军的积极争取 303
5.抗日民主根据地“三三制”政权的建立 312
6.中共主张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316
四反内战求解放 328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328
(一)联合政府之争 329
1.重庆的谈判和争论 329
2.政治协商会议 337
(二)维护政协决议的战斗 346
1.“较场口事件”的启示 346
2.反对伪“国大” 353
3.反内战 362
(三)四个阶级联合奋起 375
1.“第二条战线”的号角吹响 375
2.工人阶级的大统一 385
3.民主党派的历史性转折 395
4.军事斗争中的密切配合 401
(四)天安门的曙光 412
1.从香港、西柏坡到北平 412
2.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 417
五聚集在五星红旗下 424
——建国初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424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425
1.统战工作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425
2.建设人民民主政权 428
3.人民政协的政治地位 432
4.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 437
5.巩固人民共和国 443
(二)中华民族大团结 447
1.政权机关与人民团体内部的统战工作 447
2.团结知识分子 453
3.建立新型平等的民族关系 460
4.贯彻“独立自主办宗教”的政策 467
5.加强与海外华侨的联系 472
六走向社会主义 47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478
(一)和平赎买 479
1.和平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479
2.改造企业与改造人的成功结合 488
3.全国工商联筹备代表会议 494
(二)完善团结合作关系 498
1.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 498
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05
3.巩固民族团结 509
(三)在调整中前进 517
1.1957年的政治风波 517
2.调整方针的提出 521
3.民主党派的“神仙会” 525
4.在党外人士中进行“甄别”、“平反” 529
5.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533
七从乱到治 540
——统一战线受挫与复苏 540
(一)统战工作遭遇劫难 541
1.两场错误的批判 541
2.“文化大革命”的前奏 546
3.统战工作的灾难性破坏 552
(二)共同承受严峻考验 557
1.维护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557
2.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563
(三)统战工作的新生 566
1.统一战线工作逐步恢复 566
2.党的统战工作政策开始落实 572
八振兴中华 579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579
(一)凯歌行进 580
1.新时期统战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580
2.全面落实党的各项统战政策 585
3.爱国统一战线的提出和“十六字方针”的确定 593
4.统战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 599
5.统战新格局的出现及其任务 603
(二)为“四化”团结奋斗 607
1.民主党派性质、地位的重大变化 607
2.民主党派的新发展 610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17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日趋完善 626
(三)民族团结平等宗教信仰自由 635
1.中共中央关于西藏、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工作 635
纪要的产生 635
2.《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和贯彻 640
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646
4.各爱国宗教组织恢复和开展活动 653
(四)“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658
1.“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658
2.圆满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665
3.推动海峡两岸的交往 673
(五)对外开放加快“四化”建设步伐 679
1.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统战工作的特点和任务 679
2.侨务工作的恢复和开展 684
结语 689
后记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