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5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7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25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33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33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34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39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44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46
二、类病证 48
太阳病 48
阳明病 50
少阳病 52
太阴病 53
少阴病 53
厥阴病 53
伤寒 54
中风 54
中寒 55
坏病 55
如疟状 55
藏结 55
藏厥 55
阳微结 55
纯阴结 55
固瘕 56
谷癉 56
亡阳 56
热入血室 56
蓄血 56
水逆 56
合病 56
并病 57
阳旦 57
痞 57
结胸 57
瘀血 57
寒格 57
戴阳 57
阴阳易 57
奔豚 57
霍乱 57
风温 58
温病 58
除中 58
胃家实 58
脾约 58
痈脓 58
三、类症状 59
(一)全身症状 59
发热(微热、无大热,不发热) 59
潮热(其热不潮) 63
往来寒热 64
恶寒(振寒 不恶寒) 64
恶风 66
汗出 67
自汗 70
无汗 70
盗汗 71
头汗出 72
气上冲 72
发黄(不发黄) 72
振慄 73
身痛(腰痛、身不疼) 73
支节疼痛 74
身重 75
身凉 75
项背强痛(项不强) 75
瞤(痉) 75
动惕 76
痛(不痛) 76
身踡 76
肿 76
奔豚 76
皮肤症状 76
(二)头面症状 77
头痛(头重) 77
头眩(冒) 78
直视 78
衄血 79
口苦 79
舌苔 79
面部色泽 79
眼目症状 79
耳部症状 80
口舌症状 80
鼻部症状 80
(三)四肢症状 80
厥逆(指头寒、不厥逆) 80
手足温(手足不温) 83
拘急(瘈疭) 83
脚即伸 84
(四)脏腑症状 84
烦躁(烦、躁、躁烦、不烦) 84
不得眠(不得卧、不得寐) 88
多眠睡(欲眠睡、嗜卧、欲寐欲卧) 88
喜忘 88
惊悸(冒心怵惕心愦愦、恍惚心乱) 89
谵语(谵语止) 89
郑声 91
懊? 91
发狂(如狂) 91
神志不清 91
咳逆 91
喘逆(息高) 92
短气(少气、不得息) 93
哕(噎) 93
口干渴(口燥、欲饮水、不口渴) 94
呕吐(逆) 96
唾 99
吐血 99
不能食(不欲食、还能消谷、不受食) 99
能食(消谷善肌,欲食,饮食如故) 100
下利(大便溏、下重、不下利) 101
大便下血(脓血) 106
大便硬(燥屎、大便不硬) 106
不大便(不更衣、大便难、不通者) 107
小便利(小便清、小便白) 108
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少、不尿) 110
(五)胸腹症状 111
胸胁满(胸中窒、胁不满、胁下硬满) 111
腹痛 112
腹中雷鸣 112
腹胀满(腹中转气) 112
心下满(心下急、--心下硬、心下结、心下痞硬、心下支结、胸下结硬、心下痛) 114
心中疼热(胸中痛) 114
胁痛(两胁拘急) 115
少腹满(少腹硬、少腹急结) 115
痞 115
结胸 116
(六)其他症状 117
咽干燥 117
咽痛 117
月经 118
差后 118
四、类脉 119
浮脉(脉不浮) 119
沉脉 121
迟脉 122
数脉 123
滑脉 124
涩脉 124
虚脉 125
实脉 125
长脉 125
短脉 125
洪脉 125
大脉 125
小脉 126
微脉 126
紧脉 127
缓脉 128
芤脉 129
弦脉 129
弱脉 129
细脉 130
动脉 130
促脉 130
结脉 131
代脉 131
其他脉 131
五、类八纲气血 133
表 133
外 134
里 134
内 135
寒 136
热 137
虚 138
实 139
阴 140
阳 141
气 142
血 144
预后 144
疾病当愈 144
病势估计 146
难治 147
死证 147
病程日数 148
六、类法 152
(一) 八法 152
汗法 152
(1) 原文明训法 152
①应汗 152
②宜汗 153
③可汗 153
④再汗 153
⑤发汗不当 153
(2) 方剂体现法 153
(3) 汗法禁慎 155
(4) 发汗要适当 156
下法 156
(1) 原文明训法 156
①应下 156
②可下 157
③宜下 157
④急下 157
⑤可攻 157
(2) 方剂体现法 157
(3) 下法禁慎 159
和法 160
(1) 原文明训法 160
(2) 方剂体现法 160
温法 161
(1) 原文明训法 161
(2) 方剂体现法 161
清法 163
方剂体现法 163
消法(包括利法) 164
(1) 原文明训法 164
(2) 方剂体现法 164
补法 165
方剂体现法 165
吐法 165
(1) 原文明训法 165
(2) 方剂体现法 165
(二)误治 166
误汗 166
误吐 168
误下 168
误火 171
误利小便 172
附:《伤寒贯珠集》类法 172
(一)太阳篇 172
太阳正治法第一 172
太阳权变法第二 174
太阳斡旋法第三 175
太阳救逆法第四 176
太阳类病法第五 179
(二)阳明篇 179
阳明正治法第一 179
阳明明辨法第二 181
阳明杂治法第三 182
(三)少阳篇 183
少阳正治法第一 183
少阳权变法第二 183
少阳刺法第三 184
(四)太阴篇 184
太阴诸法 184
(五)少阴篇 184
少阴诸法 184
(六)逆阴篇 186
逆阴诸法 186
七、类方 189
(一)桂枝汤类(19方) 189
桂枝汤 189
桂枝加桂汤 191
桂枝加芍药汤 191
桂枝加大黄汤 191
桂枝加附子汤 191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191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191
桂枝加葛根汤 192
桂枝甘草汤 192
桂枝支芍药汤 19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9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92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92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19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92
小建中汤 192
桂枝麻黄各半汤 192
桂枝二麻黄一汤 193
桂枝二越婢一汤 193
(二)麻黄汤类(6方) 193
麻黄汤 19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94
大青龙汤 194
小青龙汤 194
麻黄附子细辛汤 194
麻黄附子甘草汤 194
(三)葛根汤类(3方) 194
葛根汤 194
葛根黄芩黄连汤 195
葛根加半夏汤 195
(四)柴胡汤类(6方) 195
小柴胡汤 195
大柴胡汤 196
柴胡加芒硝汤 197
柴胡桂枝汤 197
柴胡桂枝干姜汤 19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97
(五)梔子豉汤类(7方) 197
梔子豉汤 197
梔子甘草豉汤 198
梔子生姜豉汤 198
梔子干姜汤 198
梔子柏皮汤 198
梔子厚朴汤 198
枳实梔子豉汤 198
(六)泻心汤类(11方) 198
半夏泻心汤 198
生姜泻心汤 199
甘草泻心汤 199
大黄黄连泻心汤 199
附子泻心汤 199
黄连汤 199
黄芩汤 199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99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199
旋复代赭汤 200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200
(七)承气汤类(12方) 200
大承气汤 200
小承气汤 201
调胃承气汤 202
桃核承气汤 203
抵当汤 203
抵当丸 204
大陷胸汤 204
小陷胸汤 204
大陷胸丸 204
十枣汤 205
麻子仁丸 205
白散 205
(八)白虎汤类(3方) 205
白虎汤 205
白虎加人参汤 205
竹叶石膏汤 206
(九)五苓散类(4方) 206
五苓散 206
猪苓汤 207
茯苓甘草汤 207
文?散 207
(十)四逆汤类(11方) 207
四逆汤 207
四逆加人参汤 208
茯苓四逆汤 208
通脉四逆汤 208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208
干姜附子汤 208
白通汤 209
白通加猪胆汁汤 209
四逆散 209
当归四逆汤 209
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 209
(十一)理中汤类(9方) 209
理中丸 209
真武汤 209
附子汤 210
甘草附子汤 210
桂枝附子汤 210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210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210
芍药甘草附子汤 210
桂枝人参汤 210
(十二)杂方类(22方) 211
赤石脂禹余粮汤 211
桃花汤 211
吴茱萸汤 211
甘草汤 211
桔梗汤 211
猪肤汤 211
半夏散及汤 211
苦酒汤 211
甘草干姜汤 212
芍药甘草汤 212
炙甘草汤 212
茵陈蒿汤 21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12
麻黄升麻汤 212
黄连阿胶汤 213
乌梅丸 213
白头翁汤 213
牡蛎泽泻散 213
瓜蒂散 213
蜜煎导方 213
烧裈散 213
禹余粮丸 214
附:服法 214
汤剂服法: 214
顿服 214
两次服 214
三次服 215
四次服 218
五次服 218
六次服 218
少少温服(含咽) 218
散剂服法 218
丸剂服法 219
其它: 219
平旦服 219
饭前服 219
更服 219
因病因人因时服 220
不必尽剂 220
药后护理 221
附:煎、制药法 223
去上沫 223
先煮或后下 223
去滓更煮再煎 224
微火煮 224
特殊溶剂 224
捣筛 225
八、类药 226
甘草 226
桂枝 227
大枣 228
生姜 229
芍药 230
干姜 231
附子 231
人参 232
半夏 232
黄芩 233
茯苓 233
麻黄 234
大黄 234
黄连 234
白术 235
杏仁 235
梔子 235
柴胡 235
石膏 235
枳实 236
细辛 236
芒硝 236
牡蛎 236
厚朴 237
蜜 237
香豉 237
当归 237
葛根 237
粳米 237
栝楼根 238
泽泻 238
龙骨 238
阿胶 238
桃仁 238
甘遂 238
知母 238
黄柏 238
五味子 239
桔梗 239
葱白 239
通草 239
蜀漆 239
吴茱萸 239
虻虫 239
水蛭 239
赤小豆 240
麦门冬 240
赤石脂 240
苦酒 240
栝楼实 240
麻子仁 240
葶苈 240
猪胆汁 240
酒 240
滑石、瓜蒂、蜀椒、胶饴、鸡子黄、鸡子白、大戟、芫花、商陆、海藻、竹叶、茵陈、梓白皮、猪肤、天冬、痿蕤、生地黄、禹余粮、乌梅、连翘、白头翁、秦皮、贝母、旋复花、代赭石、薤白、人尿、铅丹、巴豆、升麻、文蛤、裈裆灰、甘澜水、潦水、白粉 241
附:古今剂量折算表 241
九、伤寒论历代书目 242
(一)本文 242
(二)别本 243
(三)注释 244
(四)发挥 255
(五)方论 265
(六)歌括 267
(七)图表 268
(八)其它 268
(九)合编 270
十、难字(词)音义 275
二画 20
十枣汤 20
三画 30
土瓜根 30
小青龙汤 6
小承气汤 27
小建中汤 13
小柴胡汤 6
小陷胸汤 18
大青龙汤 6
大承气汤 27
大柴胡汤 13
大陷胸汤 17
大陷胸丸 17
大黄黄连泻心汤 21
三物小白散 19
干姜附子汤 8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42
四画 10
五苓散 10
文蛤散 18
五画 38
四逆散 38
四逆汤 4
四逆加人参汤 45
白头翁汤 43
白虎汤 24
白虎加人参汤 3
白通汤 37
白通加猪胆汁汤 37
甘草汤 37
甘草干姜汤 4
甘草附子汤 24
甘草泻心汤 21
生姜泻心汤 21
半夏泻心汤 20
半夏散及汤 37
六画 22
瓜蒂散 22
竹叶石膏汤 47
当归四逆汤 4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41
七画 4
芍药甘草汤 4
芍药甘草附子汤 9
赤石脂禹余粮汤 22
吴茱萸汤 31
牡蛎泽泻散 47
八画 16
抵当丸 16
抵当汤 16
附子汤 36
附子泻心汤 21
炙甘草汤 24
九画 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9
苦酒汤 37
枳实梔子鼓汤 46
禹余粮丸(方阙) 12
柴胡加芒硝汤 1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4
柴胡桂枝汤 19
柴胡桂枝干姜汤 20
十画 1
桂枝汤 1
桂枝人参汤 22
桂枝二麻黄一汤 3
桂枝二越婢一汤 4
桂枝加大黄汤 34
桂枝加芍药汤 34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8
桂枝加附子汤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7
桂枝加桂汤 15
桂枝加葛根汤 2
桂枝甘草汤 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6
桂枝去芍药汤 2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3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15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4
桂枝附子汤 24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24
桂枝麻黄各半汤 3
茯苓四逆汤 10
茯苓甘草汤 10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9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9
桃花汤 36
桃核承气汤 14
真武汤 11
茵陈蒿汤 30
桔梗汤 37
乌梅丸 40
调胃承气汤 4
烧裈散 46
十一画 31
麻子仁丸 31
麻黄汤 5
麻黄升麻汤 42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9
麻黄附子甘草汤 36
麻黄细辛附子汤 35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32
梔子干姜汤 11
梔子甘草豉汤 11
梔子生姜豉汤 11
梔子厚朴汤 11
梔子柏皮汤 32
梔子豉汤 10
旋复代赭汤 22
通脉四逆汤 38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46
理中丸及汤 45
十二画 23
黄芩汤 2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23
黄连汤 23
黄连阿胶汤 36
猪肤汤 36
猪苓汤 29
猪胆汁 30
十三画 5
葛根汤 5
葛根加半夏汤 5
葛根黄芩黄连汤 5
十四画 30
蜜煎导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