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夏朝奴隶制法律制度的形成 1
第一节 氏族社会的解体与阶级的产生 1
目录 1
第二节 国家制度的初建 5
一、王位世袭制度的确立 5
二、中央行政管理机构的形成 7
三、按地域标准管理地方居民 8
四、建立贡赋制度 8
五、制定最早的行政法规与历法、量器 9
一、由象刑到阶级刑法 10
第三节 由原始的习俗到阶级社会的法律 10
二、关于中国法律起源的各种观点 13
第四节 禹刑的基本内容与司法、监狱 19
一、刑法 20
二、夏礼 22
三、司法与监狱 23
第五节 夏代国家与法律产生的特点 24
第二章 商朝的法律制度 27
第一节 商朝的建立与奴隶制的发展 27
第二节 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29
第三节 行政法律 31
一、所有权 37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37
二、婚姻继承制度 38
三、土地经营制度与赋税制度 40
四、矿冶制度 40
五、货币制度 41
第五节 刑事法律 41
一、罪名 41
二、刑名 43
第六节 司法制度 45
第三章 西周的法律制度 47
第一节 西周的建立与立法活动 47
第二节 行政法律 50
一、确立周王的权力地位 51
二、确认严密的宗法等级制度 52
三、调整宗周与封国的权利义务关系 54
四、建立行政管理机关体系 55
五、划分国、野的行政区域 57
六、职官管理制度 59
第三节 民事法律 60
一、所有权 61
二、债权 63
三、婚姻与继承 67
第四节 刑事法律 71
一、罪名 71
二、刑法原则 75
三、刑名 78
一、成文法不向全社会公布,习惯法 85
仍起一定的调整作用 85
第五节 奴隶制法制的特点 85
二、官刑成为刑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86
三、国法与宗(家)法具有一致性 87
四、由宣扬天罚到明德慎罚 87
五、礼与刑并用 90
第六节 司法制度 96
一、司法机关 96
二、诉讼 97
三、审判 98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社会大变动与政治改革 105
第四章 春秋时期的法律制度 105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变化 109
一、成文法的制定与公布 109
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 113
三、刑法思想与刑制 119
四、民事法律 122
第五章 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律制度 124
第一节 各国变法与封建政权的确立 124
第二节 封建专制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 129
初步形成 129
一、确认国王是封建官僚政府的首脑 129
二、官僚制度的迅速发展 132
三、郡县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134
第三节 各国的立法活动 135
第四节 云梦秦简与秦行政法 144
一、云梦秦简所反映的行政法的主要内容 144
二、《为吏之道》 146
三、对官吏的考绩 150
四、对官吏的监察 151
第五节 云梦秦简与民事法律 152
一、民事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152
二、所有权 153
三、债权 155
四、婚姻与继承 156
第六节 云梦秦简与经济法律 158
一、经济立法 158
二、经济法律的主要内容 159
第七节 云梦秦简与刑事法律 163
一、罪名 163
二、刑法原则 178
三、刑名 186
第六章 秦统一后的法律制度 199
第一节 秦的统一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99
国家的建立 199
第二节 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概况 201
一、立法思想 202
二、立法概况与法律形式 204
第三节 行政法律 205
一、创立皇帝制度 205
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为专制主义服务的 206
行政管理体制 206
三、进一步确认封建官僚制度 207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208
第五节 刑事法律 210
第六节 秦律的本质与主要特点 214
一、秦律是封建地主阶级镇压农民的工具 214
二、保护封建的经济基础和赋役制度 214
三、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 215
四、调整以农业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经济 216
五、限制奴隶制的发展,又保留奴隶制的某 217
些残余 217
六、条目繁杂而缺乏系统,刑罚残酷而 218
又重刑轻罪 218
第七节 司法制度 220
一、司法机关 220
二、诉讼制度 221
三、审判制度 222
四、监狱制度 225
第一节 两汉王朝的建立及其立法活动 227
一、两汉王朝的建立 227
第七章 两汉的法律制度 227
二、立法思想 230
三、立法活动 238
四、法律形式 242
第二节 行政法律 245
一、行政立法概况 245
二、以皇帝为最高领导的中央行政管理 245
体制 245
三、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250
四、中央监察机关御史台的建立与监察 253
制度的法律化 253
五、职官管理制度化法律化 256
一、身份及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262
第三节 民事法律 262
二、所有权 263
三、债权 264
四、婚姻与继承 267
第四节 经济法律 270
一、农业立法 270
二、手工业立法 271
三、商业立法 272
四、金融财政立法 273
第五节 刑事法律 274
一、罪名 274
二、刑法原则 291
三、刑名 297
第六节 司法制度 308
一、司法机关 308
二、诉讼制度 310
三、审判制度 311
四、录囚制度 315
五、执行 316
第八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319
第一节 士族操纵下的各封建王朝 319
第二节 立法概况 322
第三节 行政法律 337
一、中央三省制度的形成 337
二、监察机关的发展与监察法规 340
三、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342
四、九品中正制的任官制度 344
五、考绩与致仕制度 346
第四节 民事法律 348
一、身份 348
二、所有权 349
三、债权 350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 352
第五节 经济法律 354
第六节 刑事法律 357
一、罪名 357
二、刑法原则 362
三、刑名 364
第七节 司法制度 367
一、司法机关 367
二、诉讼与审判制度 368
第九章 隋朝的法律制度 371
第一节 隋朝的建立及其立法活动 371
第二节 隋律的主要内容 373
一、行政法律 373
二、民事与经济法律 376
三、刑事立法 378
四、司法制度 380
第一节 唐朝的建立与唐初政治 384
第十章 唐朝的法律制度 384
第二节 立法的指导思想与立法活动 386
一、立法的指导思想 386
二、立法活动 395
第三节 行政法律 400
一、行政立法 400
二、三省六部行政管理体制的确立 402
与强化 402
三、监察机构的扩大与察吏的法律化 408
四、州(郡)县二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411
五、科举选官进一步制度化 413
六、考绩制度 416
七、对职官行政错误的惩治 418
八、致仕制度 419
九、公文制度与勾检制度 420
第四节 民事法律 423
一、权利主体与行为能力 423
二、物权 425
三、债权 430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 435
第五节 经济法律 439
一、农业立法 439
二、赋税立法 441
三、手工业立法 444
四、商业立法 446
第六节 刑事法律 449
一、《唐律·名例律》的主要内容 449
二、犯罪种类 458
第七节 司法制度 469
一、司法机关 469
二、诉讼制度 471
三、审判制度 472
四、监狱和囚犯管理 477
第八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478
一、唐律的特点 478
二、唐律的历史地位 480
一、立法概况 483
第九节 五代十国的法律制度 483
二、法律制度的主要建树与特点 485
第十一章 宋朝的法律制度 489
第一节 宋朝的建立及其基本国策 489
第二节 立法活动与特点 491
第三节 行政法律 495
一、行政立法 495
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与特点 497
三、监察机关的强化与监察立法 503
四、职官管理制度 508
一、户籍与身份 518
第四节 民事法律 518
二、所有权 520
三、债权 521
四、田宅的典卖制度 527
五、婚姻、家庭与继承 529
第五节 经济法律 533
一、农业立法 533
二、手工业立法 535
三、商业立法 536
四、金融立法 541
五、财政立法 542
一、盗贼重法 548
第六节 刑事法律 548
二、惩贪之法 552
三、刑名 555
第七节 两宋的司法制度 557
一、司法机关 557
二、诉讼制度 559
三、审判制度 560
第八节 辽金的法律制度 565
一、宋与辽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565
二、辽的法律制度 566
三、金的法律制度 569
第一节 元朝的建立 573
第十二章 元朝的法律制度 573
第二节 立法活动 575
第三节 行政法律 578
一、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578
二、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580
三、监察法 582
四、职官管理制度 587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立法 590
一、身份 591
二、所有权与债权 592
三、婚姻与继承 595
一、刑法思想 598
第五节 刑事法律 598
二、罪名 601
三、刑法原则 605
四、刑名 609
第六节 军事法律 610
一、军队的编制和管理系统 610
二、军户与民户 611
三、实行军事驻防与驿站制度 612
第七节 司法制度 612
一、司法机关 612
二、诉讼制度 614
三、审判制度 615
蒙古族传统的习惯法 617
第八节 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617
一、既承袭唐宋旧律的基本内容,又保留了 617
二、法律维护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618
同时也确认奴隶制和农奴制的残余 618
三、以赤裸裸的形式宣布各族人民在法律上的 619
不平等 619
四、民事立法、民事诉讼法与行政法律得到 619
一定程度的发展 619
五、确认执行宗教职务的僧道的法律 620
特权 620
第十三章明朝的法律制度 621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 621
一、《大明律》的制定 624
第二节 立法活动与立法思想 624
二、《问刑条例》的修订 632
三、《明大诰》的制定 638
第三节 行政法律 642
一、《大明会典》的编纂 642
二、内阁、六部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643
三、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648
四、监察机关的调整与立法 652
五、职官管理制度 658
第四节 民事法律 664
一、户籍与身分 664
二、所有权………………………………………… (666 )三、债权 668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 669
第五节 经济法律 670
一、农业立法 671
二、工商立法 672
三、财政立法 676
第六节 刑事法律 680
一、重点打击的犯罪 680
二、依五服定罪量刑 693
三、刑名 695
第七节 司法制度 697
一、司法机关 697
二、诉讼制度 700
三、审判制度 702
第十四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上) 712
第一节 清开国时期法制建设的历史地位和 712
特点 712
一、后金法制的创建及其历史地位 712
二、关外时期法制的基本特点 716
第二节 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723
一、努尔哈赤时代的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723
二、皇太极时代的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727
第三节 行政法律 732
一、行政等级制度的建立 732
二、六部、二院的职掌 737
三、职官的任用与考绩 738
四、划一衣冠发式 739
五、对寺庙宗教的管理 741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律 743
一、编丁与奴仆的身份和义务 744
二、土地的所有权与分配之法 745
三、债权 746
四、婚姻与继承 748
五、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751
第五节 刑事法律 758
一、罪名 758
二、刑名 762
三、刑法原则 764
四、刑法特点 766
第六节 军律与畋律 767
一、军律 767
二、军律的特点 771
三、畋律 772
第七节 司法制度 773
一、司法机关 773
二、诉讼制度 775
三、审判制度 779
第八节 调整外藩蒙古的法律 782
一、确认与外藩蒙古的关系 782
二、调整外藩蒙古诸部之间关系的法令 785
三、建立外藩蒙古各部的法律制度 786
第十五章 清朝的法律制度(下) 790
第一节 入关后的立法活动 790
一、《大清律例》 790
二、五朝会典 796
三、各部院则例 797
四、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律 799
第二节 行政法律 801
一、行政立法 801
二、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动 803
三、职官管理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823
一、身份 829
第三节 民事法律 829
二、所有权 834
三、债权 839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 842
第四节 经济法律 846
一、赋役立法 846
二、工商立法 848
三、漕运立法 853
第五节 刑事法律 856
一、罪名 856
二、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870
第六节 刑名 871
一、立法概况 875
第七节 民族立法 875
二、《蒙古律例》与《理藩院则例》 877
三、西藏、回疆、青海、苗疆的民族立法 880
四、《回疆则例》 882
五、青海地区少数民族法规 883
六、苗例 884
第八节 司法制度 886
一、司法机关 886
二、诉讼制度 891
三、审判制度 893
四、监狱 902
后记 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