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始的职工运动 1
中国劳动者的旧式组织 1
最早的罢工 4
辛亥革命后与职工运动有关的政治派别 5
欧战后自发的罢工斗争 6
五四运动中的爱国罢工 6
南方工会的发生 9
第二章 职工运动黎明期 12
世界革命高潮 1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3
中国共产党做职工运动的起点 14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成立 17
罢工运动之蔓延 17
罢工运动中最早的思想斗争 19
第三章 中国第一次罢工的高潮 22
高潮的总形势 22
海员罢工潮 23
蛾路罢工潮 24
矿山罢工潮 30
武汉罢工潮 31
湖南罢工潮 32
上海罢工潮 34
广东罢工潮 37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罢工高潮中的领导作用 38
两大地方组合与两大产业组合 39
工会组织的内容 41
工会与党 42
第四章 香港海员大罢工 44
海员的生活状况 44
罢工的准备及其爆发 45
香港政府的恐慌 48
香港运输工人同情罢工 50
调停与破裂 51
双方的应战 54
香港全市工人同情总罢工 56
沙田惨杀 58
罢工海员的精神及其生活 59
外界的援助 60
香港政府的日暮途穷 61
罢工的解决 63
庆祝罢工胜利 66
这次罢工的教训 66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之召集 68
第五章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及劳动立法运动 68
大会情形 69
大会决议案 72
这次大会的成功 74
劳动立法运动 75
劳动法大辆 76
劳动立法运动之扩大及其影麘 78
开滦矿工的生活状况 79
第六章 关滦五矿大罢工 79
罢工的爆发 80
旷局门首的噪血 81
罢工工人的坚持 82
最后的失败 83
这次罢工的教训 83
第七章 京汉路大罢工——二七惨杀 85
总工会筹备的经过 85
军阀吴佩孚的处心积虑 91
总工会成立大会的前夜 92
悲壮激昂的大会 93
总罢工之决定及其宣言与要求 94
总罢工的经过 97
二七惨杀 100
惨杀以后 102
各路及各地工会的援助 103
这次罢工的教训 105
「二七」失败后之残破局面 108
第八章 职工运动消沉期 108
硕果保存的安源工会 109
共产党内的取消主义倾向 111
国民党的改组及其工人政策 113
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成立于挫折 116
流氓工会的招摇 119
困苦艰难中的工会工作 121
职工运动之转机——沙面罢工 122
北京政变 125
第九章 矿工运动复兴期 125
恢复工会运动 126
罢工斗争蜂起 127
国民会议运动与工人阶级 129
第十章 上海日本纱厂大罢工(附青岛日本纱厂大罢工) 130
日本在华的纺织业 130
日本资本家对於中国工人的压迫 131
罢工的爆发 132
罢工的蔓延 133
日本帝国主义的胆战心惊 134
罢工的战术 135
调停于解决 139
五卅事件的导火线 142
青岛日本纱厂罢工 143
第十一章 第二次叠国劳动大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成立 150
大会的发起与召集 150
空前的工农兵大联合的示威与会议 152
大会的经过 153
工人阶级于政治斗争的决议案 155
经济斗争决议案 158
组织问题决议案 163
工农联合的决议案 167
消除工贼的决议案 169
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170
加入赤色职工国际 174
大会宣言 175
这次大会的历史价值 176
这次大会的历史价值 178
第十二章 「五卅」运动 180
中国大革命高潮之到来 180
「五卅」屠杀的直接导火线 181
血肉横飞的「五卅』屠杀 182
霹藤一声的罢工罢市罢课 183
上海总工会乘时崛起 185
帝国主义继续屠杀 185
反抗运动继续飞涨 188
全国各地的狂扬运动 189
帝国主义者的策略 192
资产阶级的妥协与反动 194
小资产阶级的动摇 203
罢工策略的变更 206
经济斗争与局部解决 210
帝国主义军合资产阶级工贼之联合进攻——上海总工会的被封 215
戴季陶主义之出现 218
此次运动中的教训 220
第十三章 省港大罢工 222
罢工的准备 223
罢工的爆发 225
沙基惨杀 227
罢工工人的组织 227
封锁香港 230
香港经济上的空前损失 231
国民政府的成立 233
罢工的中心策略 235
工商联合 236
国民党与这次罢工 239
香港帝国主义态度的变化与广东政局 242
罢工与北伐 246
中英谈刊 247
取消对香港的封锁 249
这次罢工的意义与教训 253
附录 邓中夏同志传略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