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党支部书记“六会”概要》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总参政治部组织部编
  • 出 版 社:北京:长征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150658
  • 页数:27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新时期党支部建设总论 1

第一节 党支部在党的组织系统中的地位 1

一、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 2

二、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

三、党支部是贯彻党的路线政策的战斗堡垒 3

四、党支部是党员队伍建设的直接承担者 4

五、党支部是党员直接参与管理党的事务的基本场所 4

第二节 党支部微观机制中的功能分析 5

一、组织功能 6

二、决策功能 7

三、执行功能 7

五、反馈功能 8

四、监督功能 8

第三节 战斗堡垒建设的基本要求 9

一、打牢“五个基础” 11

二、落实“七个经常” 12

三、强化“五种能力” 12

四、党支部战斗力的合成 13

第四节 提高党支部内在活力的新途径 16

一、激励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党员个人的内动力和影响力 16

二、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具体化、制度化提高支部集体的组合力和凝聚力 18

第五节 党支部的不同类型和特点 23

一、党支部类型划分的方法和意义 23

二、连队性党支部 25

(二)院校学员队中的党支部 26

(一)连队党支部的基本特征 26

(三)独立工作科、站中的党支部 28

三、机关性党支部 30

(一)机关性党支部与连队性党支部的比较 30

(二)机关党支部与机关业务处的职能区别 31

(三)机关性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主要方式 33

(四)教研室和科研室党支部怎样成为本单位“团结的核心” 35

第六节 党支部自身建设的改革 38

一、确立“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的观念 38

二、党支部建设面临的改革课题 42

三、新形势下的党支部书记“六会”基本功 45

第二章 会做党务工作 47

一、党要管党的原则 48

第一节 做好基层党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48

二、从严治党的原则 49

三、集体领导原则 50

四、规范性原则 52

五、公开性原则 54

第二节 党支部的组织和选举 55

一、党支部的设置 55

二、党支部委员会的组成 56

三、党支部委员会的任期和改选 58

第三节 党支部会议的主持 62

一、会前准备 63

二、会中讨论 64

三、正确集中 65

四、组织贯彻 66

第四节 发展党员工作 66

一、发展党员工作的方针 66

二、发展党员的组织程序 68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71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78

一、党的纪律的内容 78

二、党的纪律的特点 78

三、党支部纪律检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79

四、党支部维护和执行纪律应掌握的方针和原则 85

第六节 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 87

一、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87

二、处置不合格党员应遵循的方针 88

三、处置不合格党员的政策界限 89

四、处置不合格党员的组织程序 90

五、处置不合格党员应注意的问题 92

第七节 其他党务工作 93

一、收缴党费 93

二、党员鉴定 95

三、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98

第三章 会讲党课 100

第一节 党课教育的基本目标 100

一、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100

二、提高党员的政策水平 101

四、提高党员的活动能力 102

三、提高党员的党性素养 102

第二节 党课教育的特殊性 103

一、教育要求的高层次性 104

二、教育方式的民主性 104

三、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105

第三节 党课教育的内容体系 106

一、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106

二、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 108

三、党的基本知识教育 110

四、党史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 112

第四节 改进党课教育的方法 112

一、把握讲好党课的十个关节点 113

二、周密组织计划,指导党员自学 114

三、围绕中心课题,组织党员研讨 115

四、针对热点难点,开展对话交流 116

五、深入社会课堂,丰富感性认识 116

第五节 改革党课教育的组织方式 117

一、建立教育网络,变“一级负责”为“三级负责” 117

二、区分不同对象,变“单层次教育”为“多层次教育” 118

三、搞好四个结合,变“单独型”为“综合型” 119

四、检验教育成果,变“片面判断”为“全面评估” 120

第四章 会依靠组织制度管理和监督党员 121

第一节 党员管理和监督的意义、内容、途径 121

一、加强党员管理和监督的必要性 122

二、党员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内容 125

三、党员管理和监督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化 126

第二节 党支部管理和监督党员的主要组织制度 127

一、党日制度 127

二、会议制度 130

三、党课制度 133

四、报告工作制度 134

五、支委会民主生活制度 137

六、党员汇报制度 140

七、评议党员制度 142

第三节 提高党员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 144

一、强化制度观念,善于综合运用解决组织制度“落实难”的问题 145

二、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解决管理监督“质量低”的问题 150

三、突出监督重点,坚持党管干部解决党员干部“不好管”的问题 155

第五章 会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和矛盾 159

第一节 基层党内矛盾的类型分析 159

一、工作上不同意见的矛盾 159

二、思想上不同认识的矛盾 160

三、利益上个人与整体的矛盾 162

四、心理上不同个性的矛盾 163

第二节 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方法 165

一、贯彻疏导的方针 165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166

三、掌握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 168

第三节 基层党内矛盾的调节艺术 170

一、政策统一法 170

二、劝导调解法 171

三、谅解淡化法 174

四、制度制衡法 177

第四节 党支部工作中十种关系的处理 179

一、支部书记与副书记的关系 179

二、支部书记与支部委员的关系 181

三、支部书记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183

四、集中正确意见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关系 185

五、提倡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保持行动一致的关系 186

六、支委会与支部大会的关系 188

七、支委会与支委扩大会的关系 190

八、支委会与行政干部会的关系 191

九、党支部工作与行政事务工作的关系 193

十、党支部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 194

第六章 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197

第一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官兵思想的新变化 197

一、思想差异明显化 198

二、目标追求多元化 199

三、人际交往互利化 200

四、参与意识自主化 201

五、生活向往现代化 202

第二节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204

一、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结合 204

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206

三、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208

四、民主说服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210

五、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相结合 211

六、表扬与批评相结合 212

七、身教与言教相结合 214

第三节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215

一、思想疏导的十种方法 215

二、掌握情况的十条途径 217

三、分析判断的四种思维 218

四、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十种时机 219

五、谈心艺术的六个要点 220

第七章 会发挥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的作用 224

第一节 运用组织推动工作是有效的领导方法 224

一、不同组织有不同作用,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有自己特殊的功能 224

二、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在连队的地位其它组织无法代替 226

三、发挥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的作用有利于党支部领导职能的实现 227

第二节 理顺基层各种组织的关系 229

一、基层各种组织关系的分析 229

二、发挥共青团和军人委员会作用的基本要领 233

第三节 发挥共青团支部的四个作用 235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助手作用 235

二、在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中发挥带头作用 237

三、在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突击作用 238

四、在活跃文体生活中发挥骨干作用 239

第四节 强化军人委员会的民主监督职能 240

一、经常保持军人委员会组织的健全 241

二、为军人委员会的“四项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243

三、把自发的民主要求引导到关心连队建设上来 245

四、疏通基层民主生活的四条渠道 246

五、注意发挥军人委员会在当家理财和官兵同乐中的作用 248

第八章 新时期党支部书记的自身修养 251

第一节 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特点 251

一、岗位责任的义务性 252

二、影响力的非权力性 253

三、角色的多重变换性 254

四、岗位职能的组织协调性 257

第二节 党支部书记的素质构成 258

一、德--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品德 259

二、才--党支部书记的才能 260

三、学--党支部书记的知识结构 262

四、识--党支部书记知识与智力的统一 263

第三节 党支部书记应有的形象 264

一、富有理想,给人以坚定感 264

二、善于创新,给人以敏锐感 265

三、循循善诱,给人以信任感 266

四、关于同志,给人以亲切感 266

五、豁达大度,给人以宽厚感 267

六、一身正气,给人以公正感 268

七、处事冷静,给人以稳重感 269

八、乐观风趣,给人以幽默感 269

九、善于学习,给人以广博感 270

十、以身作则,给人以楷模感 271

后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