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简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在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040043238
  • 页数:3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介绍1920年到1990年中国电化教育发展的历史。

第一篇 中国电化教育的首次兴落(1920年~1948年) 1

第一章 中国电化教育的萌芽 1

第一节 幻灯、电影、广播在教育中的早期运用 1

目录 1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摄制教育影片 3

第二章 一度活跃的中国电化教育 5

第一节 电化教育的提倡 5

一、陶行知提倡电化教育 5

二、金陵大学理学院提倡电化教育 6

四、陈友松提倡电化教育 8

三、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提倡电化教育 8

五、镇江民众教育馆提倡电化教育 9

六、“电化教育”一词的出现 10

第二节 电化教育组织的建立 11

一、电影教育委员会的建立 11

二、播音教育委员会的建立 12

三、电化教育委员会的建立 13

四、省、市电化教育组织的建立 13

一、金陵大学理学院的制片活动 15

第三节 教育影片的制作 15

二、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的制片活动 16

三、中央卫生实验院的制片活动 16

第四节 电化教育研究和书刊出版 17

一、电化教育研究概况 17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组织编篡《电影年鉴》 18

三、陈友松的《有声的教育电影》 21

四、社会教育司编印《电化教育》 22

五、金陵大学创办《电影与播音》 23

六、舒新城的《电化教育讲话》 27

第五节 电化教育人员的培训和电化教育组织的建立 29

一、电化教育课程的开设和人员培训 29

二、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的开设 30

三、电化教育组织的建立 34

第三章 电化教育陷入困境 44

第一节 电化教育行政机构的困境 44

第二节 电教器材匮缺 45

第三节 教学影片、幻灯片、唱片严重缺乏 47

二、经济、工业落后 48

一、战争的影响 48

第四节 对当时困难根源的分析 48

三、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不重视 49

第五节 电化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奋斗 49

第二篇 中国电化教育的二度兴落(1949年~1976年) 51

第四章 电化教育的推行 51

第一节 50年代初文化部推行电化教育 51

一、设立电化教育处和建立电教器材生产厂 51

第二节 卫生部门推行电化教育 52

二、召开幻灯工作会议和举办放映人员训练班 52

第三节 教育部门推行电化教育 54

一、处于自发状态的学校电化教育 54

二、教育部加强学校电化教育工作管理 54

三、国家和教育部门领导人对电化教育的倡导 55

四、电化教育座谈会的召开 56

第四节 省、市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56

一、50年代的省、市电化教育 56

二、北京电化教育馆和区(县)电教站的建立 58

四、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电教部的建立 60

五、上海市教育学院电化教育馆的建立 60

三、沈阳市电化教育馆的建立 60

六、吉林、黑龙江、四川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61

七、电化教育人员的培训 61

第五节 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 62

一、师范院校的电化教育 62

二、外语院校的电化教育 63

三、其他高校的电化教育 64

二、已有影片的利用 66

一、电影教学的开展 66

第一节 电影教学 66

第五章 电影、幻灯、录音教学的开展 66

三、电影制片厂代制教学影片 67

四、沈阳市电化教育馆自拍教学影片 67

五、教育电影制片厂的筹建 68

六、电影教学的经验 69

七、普通教育教学电影工作汇报会的召开 71

第二节 幻灯教学 72

一、教学幻灯片的编制 72

二、幻灯机的配备 73

三、推广幻灯教学的措施 74

一、播音教学 75

第三节 播音、录音教学 75

二、录音教学 76

第四节 电影、幻灯、录音教学的初步经验 77

第六章 广播电视教育的发展 78

第一节 广播教育的发展 78

一、广播设施的恢复和发展 78

二、俄语广播讲座和广播学校的开办 78

三、文化补习学校的开办 78

四、天津市广播函授大学的开办 80

五、广播师资进修院校的开办 83

六、农业技术广播讲座或学校的开办 84

七、山西省青年广播学校的开办 86

第二节 电视教育的开展 87

一、上海电视大学的开办 88

二、沈阳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 88

三、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 88

四、北京电视大学的开办 88

第七章 电化教育再次陷入困境 92

一、邓小平对电化教育的倡导 94

第一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电化教育的倡导 94

第八章 党和国家对电化教育的倡导 94

第三篇 中国电化教育的第三次兴起(1976年~1990年) 94

二、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有关电化教育的要求 95

三、李鹏对卫星电视教育的倡导 96

第二节 教育部推行电化教育 97

一、教育部对发展电化教育的要求 97

二、成立中央电化教育馆 98

三、召开全国电化教育汇报会 98

四、举办电化教育展览会 100

五、制订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 102

六、考察国外电化教育 105

第三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时期电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 106

一、“逐步发展电化教育”方针的提出 106

二、“闭路电视热”的纠正 107

三、“三年普及幻灯”要求的修改 109

四、1981年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110

五、教育部(81)教电字“004”和“005”号文的发布 111

第四节 1983年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112

一、会议概况 112

三、电化教育工作的任务 113

二、电化教育工作方针的正式提出 113

第五节 1987年的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115

一、会议概况 115

二、何东昌的报告 115

第九章 电化教育组织的建设 119

第一节 全国电化教育的管理机构的建设 119

一、中央管理电化教育机构的建设 119

二、电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120

三、电化教育司的成立 121

一、省、市、自治区的电化教育机构 122

第二节 地方电化教育机构的建设 122

二、地、县电化教育机构 124

第三节 学校的电化教育机构 125

第四节 电化教育组织的成立 126

一、概况 126

二、全国性专业性电化教育组织 127

三、省级电化教育组织 130

四、大区电化教育组织 132

五、全国电化教育协会的筹建 132

一、三大系统的提出 133

第五节 电化教育三大系统的形成 133

二、广播电视教育系统 134

三、学校电化教育系统 134

四、卫星地面收转系统 135

第十章 电化教育队伍的建设 139

第一节 电化教育人员的培训 139

一、概况 139

二、电教技术人员的培训 140

三、电教教材编制人员的培训 142

四、电化教育教研人员的培训 144

一、电化教育课的提出和开设 146

第二节 电化教育课的建设 146

二、电化教育基础课开设中的波折 150

三、全国电化教育基础课研讨会的召开 151

四、《中等师范学校电化教育基础课教学大纲》的颁发 154

第三节 电化教育专业的建设 155

一、电化教育专业的开设 155

二、电化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类型 157

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关于电化教育专业的规定 161

四、对电化教育专业的研讨 162

一、1979年教育部有关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职称待遇的意见 164

五、电化教育专业教材委员会的成立 164

第四节 电化教育工作人员的职称待遇 164

二、1980年教育部关于电化教育人员职称评聘的意见和试点 165

三、1987年关于电化教育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的规定 166

第十一章 电化教育媒体的发展 171

第一节 电教器材的发展 171

一、电教器材的运用 171

二、电教器材的管理 172

三、学校电教器材配备目录的制订 174

一、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重视 176

第二节 电教教材建设概况 176

二、优秀电教教材的评选 178

第三节 教学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唱片、录音带的编制 180

一、投影片、幻灯片的编制 180

二、教育影片的编制 186

三、唱片和录音带的编制 189

第四节 教学录像带的建设 191

一、高校教学录像带的编制 191

二、普通教育教学录像带的编制 196

一、工科电教教材编审组的建立 199

第五节 电教教材编审组的建立 199

二、全国电化教育课教材编审组的建立 201

三、1986年后编审组的活动 202

第六节 民族语言电教教材的建设 202

一、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电教教材的建设 203

二、蒙语电教教材的建设 203

三、藏语电教教材的建设 204

四、朝鲜语电教教材的建设 204

第七节 音像教材出版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205

一、音像教材出版社 205

三、配合本版的图书出版录音带的出版社 206

二、文字出版社的音像部 206

第八节 计算机辅助教育媒体的建设 207

一、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育媒体的建设 207

二、高等学校计算机辅助教育媒体的建设 209

第十二章 电化教育研究和书刊 211

第一节 中小学的电化教育实验研究 211

一、实验研究的提出 211

二、中小学电化教育实验研究的类型和措施 212

三、中小学电化教育研究的效果 214

一、电化教育研究中的几次论争 215

第二节 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 215

二、电化教育研究的发展 217

第三节 电化教育刊物 223

一、电化教育刊物的繁荣 223

二、公开发行的电化教育刊物 224

第十三章 广播电视大学 227

第一节 广播电视大学概况 227

一、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建立 227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 228

一、党中央、国务院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视和支持 229

第二节 党和政府对广播电视大学的重视和支持 229

二、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对广播电视大学的关心和支持 232

三、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支持 233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234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成就、质量和效益 234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地位和作用 236

第四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和管理 237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 237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管理和教学业务指导 239

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240

第五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任务和职责 240

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242

三、有关基层办学单位的规定 243

第六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 244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 244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非学历教育 248

第七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多媒体教学和教材建设 251

一、多媒体教学 252

二、多媒体教材 255

三、教学辅助刊物 262

第八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队伍建设 263

一、教师 263

二、教学管理干部 266

三、技术人员 267

第九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和毕业生 267

一、学生 268

二、毕业生 270

第十节 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和改革 272

一、广播电视大学的优势和潜力 272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改革和发展 273

第一节 面向全国的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77

一、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277

第十四章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教育 277

二、交通部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82

第二节 地方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83

一、北京市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83

二、上海市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286

三、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教育 288

四、广播电视中专(电大中专部)协作组 291

一、太原电视职业高中 292

第三节 电视职业高中 292

二、乌鲁木齐电视职业高中 293

三、长春市电视职业高中 293

四、兰州市电视职业高中 294

第十五章 电视师范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296

第一节 电视师范教育 296

一、国家对利用电教手段培训师资的倡导 296

二、电教培训师资的一些尝试 298

五、电视师范教育的教学组织管理 299

四、电视师范教育的主要任务 299

三、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的建立 299

六、电视师范教育的课程和教师 300

七、电视师范学历教育的招生 301

八、电视师范教育成绩的考核与证书的颁发 302

九、电视师范教育与其他办学形式的沟通 302

第二节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303

一、农村电化教育的开展 303

二、电视教学适合我国广大农村 305

三、电视传授农业实用技术的经验 306

一、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建立 309

第三节 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309

二、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任务 310

三、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教学内容 310

第十六章 教育电视台和栏目 311

第一节 地方教育电视台 311

一、教育电视的兴起 311

二、1986年前举办的地方教育电视台 312

第二节 中国教育电视台 314

一、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举办 314

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播出安排 315

一、中央电视台的教育节目 316

第三节 教育电视栏目 316

二、福建教育之窗 317

三、北京教育之窗 318

四、广东岭南教育 318

第十七章 远距离教育的研究与人员培训 320

第一节 远距离教育研究与队伍的概况 320

一、广播电视大学远距离教育研究概况 320

二、远距离教育研究的组织机构和队伍 321

二、全国性远距离教育科研项目 323

第二节 远距离教育的课题和任务 323

一、全国性远距离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调研 323

三、地方远距离教育研究项目与课题 324

四、全国电大远距离教育学会筹备组的研究课题规划(1990年5月) 325

第三节 远距离教育的学术交流与书刊 326

一、远距离教育的学术交流 326

二、远距离教育的书刊 328

第四节 远距离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332

一、远距离教育的国际交流 332

二、远距离教育的国际合作 334

一、教育评估方面 336

第五节 远距离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336

二、理论总结方面 339

三、教学与教材建设方面 341

四、建立理论框架方面 342

第六节 远距离教育的人员培训 344

一、派出人员参加远距离教育进修和培训 344

二、外国专家主讲的讲习、培训活动 344

三、国内主办、主讲的全国性讲习培训活动 346

第七节 学科专业的人员培训 347

四、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讲习培训活动 347

一、统设课程教学业务的二级培训 348

二、有关课程教学业务会议和培训的规定 349

三、专业课程业务培训的效果 349

第八节 远距离教育人员培训的经验与评价 350

一、远距离教育人员培训的成绩与思考 350

二、《视听教材编制培训包》的有益尝试 351

三、立足国内进行远距离教育人员培训的实践 353

四、人员培训的几点经验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