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 1
大医精诚碑 6
大医习业碑 12
五脏六脏功能 15
碑刻药方 17
一、孙真人进上唐太宗风药论碑 17
二、孙真人九转灵丹碑 20
三、神仙鸡鸣丸碑 22
四、灵祐记碑 23
著名药方 25
一、千金独活寄生汤 25
二、犀角地黄汤 26
三、苇茎汤 28
四、白前汤 29
五、生脉散 30
六、温胆汤 31
七、小续命汤 33
八、磁朱丸(神曲丸) 34
九、温脾汤 35
十、羊肉当归汤 36
十一、定志丸(定志小丸) 37
常用药方 39
一、妇科与求子(36方) 39
1.恶阻(妊娠呕吐) 39
2.胎漏(孕期出血) 39
4.下乳(下奶)方 40
3.妊娠水肿 40
5.闭经 41
6.带下 42
7.乳疾 43
8.求子 44
二、小儿疾病(21方) 46
1.小儿伤寒 46
2.小儿咳嗽 47
3.小儿痢 48
4.小儿杂疾 49
三、心血疾病(24方) 49
1.心腹病(真心痛) 50
2.胸痹 51
3.风癫 52
4.心惊悸 53
四、肝脏疾病(33方) 55
1.肝虚实 55
2.肝劳 56
3.筋极 56
4.坚症积聚 58
5.风眩 60
五、肺脏疾病(29方) 62
1.肺实热 62
2.肺虚冷 62
3.肺劳 63
4.肺痈 64
5.咳嗽 65
六、胆脏疾病(19方) 67
1.胆实热 67
2.胆虚寒 68
3.虚热不寐 68
4.黄疸 68
七、肾脏疾病(49方) 71
1.肾实热 71
2.肾虚寒 72
3.肾劳 72
4.精极 73
5.阳痿 74
6. 水肿 77
八、脾胃疾病(45方) 80
1.秘涩(便秘) 80
2.下痢 82
3.反胃 86
4.呕吐、哕逆 87
5.噎塞(五噎) 88
6.胀满 89
九、膀胱疾病(24方) 90
1.膀胱实热 91
2.膀胱虚冷 91
3.胞囊 92
4.淋闭(淋证) 92
5.尿血 94
1.肠梗阻 95
十、肛肠疾病(13方) 95
2.肠痈 96
3.五痔 97
4.脱肛 98
十一、脑病与中风(32方) 98
1.贼风 99
2.偏风 101
3.风痱 103
4.风懿(及角弓反张) 104
5.风痹 105
十二、消渴与血糖(12方) 106
3.治虚劳渴 107
1.治消渴 107
2.治肾消渴 107
4.渴重利轻 108
5.利重渴轻 108
6.并发症诸病 109
十三、药酒与功效(40方) 109
1.千金药酒的功效 110
2.千金药酒的选析 111
十四、抗老与长寿(29方) 118
1.《要方》养性服食饵法(方) 119
2.《翼方》养性服食饵法(方)选 124
3.《翼方》养老食疗法 127
十五、食疗与养生 130
1.果实类 131
2.菜蔬类 134
3.鸟兽鱼虫类 137
十六、美容与方剂(42方) 139
1.孙氏美容方药分类 139
2.孙氏美容方药使用 140
3.孙氏美容方药方剂 142
秘制大黄清宁丸 149
制大黄丸方序 149
原方 150
治诸症汤引 151
女科诸症引 153
小儿诸症引 154
孙真人眼科秘决 156
卷之一:孙真人眼科总理七十二症秘诀 156
卷之二:注秘诀后 161
十三鬼穴歌 167
海上方 171
《海上方》渊源流传及版本 173
重刻《海上方》序 177
海上方碑 178
妇人第一(1~25首) 178
小儿第二(26~35首) 186
五官第三(36~59首) 189
内杂第四(60~94首) 198
外伤第五(95~121首) 210
千金宝要 220
我国最早的医书方碑--《千金宝要》 221
《千金宝要》渊源流传及版本 223
刻《千金宝要》序 225
卷之一 226
妇人第一 226
小儿第二 227
饮食中毒第四 235
卷之二 236
解百药毒第五 236
蛇蝎毒等第六 237
中毒第三 238
喉痹金疮第七 240
疮疽痈肿第八 242
卷之三 247
霍乱吐泻第九 247
虎犬马伤第十(针折入肉附) 248
舌耳心目等大小便第十一 249
中风大风水气第十二 253
卷之四 256
疟痢症等第十三 256
头风吐逆第十四 258
卷之五 260
疫瘴渴淋第十五 260
头面手足瘰疠疮漏第十六 263
痔第十七 269
卷之六 270
论 270
千金须知(横读) 280
银海精微 284
唐真人孙思邈进眼药表 285
银海精微序 286
银海精微引 287
银海精微卷之上 288
五轮八廓总论(图) 288
银海精微卷之下 333
眼科诸方 344
五脏要论 358
审症应验口诀 360
审症秘论 361
辨眼经脉交传病症论 361
用夹法、开金针法、观音咒 362
眼科用药次第法 363
金针眼科经验方药诗括 363
丹药和论 365
炼炉甘石浸药水方 366
炼炉甘石法 366
合丹日切要法 368
治诸眼一切点眼膏药 368
药性论 370
一、孙真人枕上记 375
著作碑刻 375
二、孙真人养生铭 376
三、孙真人保生铭 378
四、孙真人卫生歌 379
五、孙真人摄养论 381
六、孙真人福寿论 383
七、唐太玄妙应真人叹世吟 387
八、孙真人存神炼气铭 388
九、孙真人《四言诗》 390
十、唐太宗赐真人颂碑 393
十一、感德军五台山静应庙额敕并加号妙应真人告词碑 394
十二、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碑 396
十三、孙真人先茔碑记 404
十四、《旧唐书·孙思邈传》碑 405
十五、按摩法(两首) 408
1.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 409
2.老子按摩法 411
重大贡献 418
著作遗存 423
巨大影响 428
二月二 古会 437
附录 439
唐代之前重量比较表 439
唐代之前容量比较表 440
孙思邈历代研究与有关资料 441
后记 445
跋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