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关于人类恶意侵犯、破坏性与残忍性的经典名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E.弗洛姆著;孟禅森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564137
  • 页数:612 页
图书介绍:如果人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热力追随的领袖心中那些抑制的性格特征——诸如自恋、虐待症、全能欲望、冷漠无情、无意识间对自己人格的出卖,这世间将获得别一样的新生。从广义来讲,这本书也可当作成功类的书来读。人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是——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自己。本书为这一点提供了方法论:要培养建设性的不满,就须潜入到灵魂深处去倾听你内心真实的声音——想要什么,想要干什么?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简介 1

译序 3

译者例言 5

原序 6

词意的说明 8

导论:本能与人性热情 11

第一部 本能主义,行为主义,心理分析 27

第一章 本能主义者 27

早期的本能主义者 27

新本能主义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与康拉德·娄仑兹 29

弗洛伊德的侵犯概念 29

娄仑兹的侵犯说 31

弗洛伊德与娄仑兹的异同 35

类推“证明”法 36

战争的结论 43

新偶像崇拜--进化论 49

启蒙时期的环境主义 52

第二章 环境主义者与行为主义者 52

行为主义 53

B·F·斯肯纳的新行为主义 53

目标与价值 55

斯肯纳的学说为什么这般受人欢迎 61

行为主义与侵犯行为 63

论心理学实验 68

挫折--侵犯说 91

相同的地方 95

第三章 本能主义与行为主义的异同 95

最近的一些观点 97

两种学说的政治背景与社会背景 100

第四章 心理分析法对侵犯的了解 104

第二部 对本能主义的反证 117

第五章 神经生理学 117

心理学与神经生理学的关系 117

头脑与侵犯行为 122

侵犯行为的防卫作用 124

“逃走”本能 126

捕食与侵犯 127

第六章 动物行为 132

俘虏状态下的侵犯 133

拥挤与人类的侵犯 138

原野中的侵犯行为 141

疆土与支配权 147

其他哺乳动物的侵犯性 151

人类有没有屠杀禁戒? 154

人是不是一类? 159

第七章 古生物学 159

人是不是捕食动物? 160

第八章 人类学 164

“狩猎者--人”是人类学上的亚当吗? 164

侵犯与原始猎人 172

原始猎人--是富裕的社会吗? 183

原始人的战争 185

新石器时代的革命 192

史前社会与“人性” 203

城市革命 204

原始文化中的侵犯性 211

对30个原始部落的分析 212

体系A:生命肯定性的社会 213

体系B:非破坏性的侵犯性社会 213

体系C:破坏性的社会 214

三种体系的实例 214

破坏性与残忍的证据 223

前言 231

第三部 种种侵犯性与破坏性及其条件 231

第九章 良性侵犯 231

拟似侵犯 235

偶然侵犯 235

游戏侵犯 235

自我肯定侵犯 236

防卫侵犯 242

动物和人的不同 242

侵犯与自恋 249

侵犯与抗阻 254

服从侵犯 256

手段侵犯 257

论战争的原因 259

减低防卫侵犯所必需的条件 267

第十章 恶性侵犯:前提 270

前言 270

人的天性 271

定向与献身的架构 285

人类的存在需求同种种性格根源的热情 285

根 288

合一 289

生效 291

兴奋与刺激 294

瘤症性(慢性)的沮丧--厌倦 301

性格结构 312

性格根源的热情的发展条件 314

神经生理学上的条件 315

社会条件 320

本能与热情的合理与不合理 326

热情对心理上的功用 329

第十一章 恶性侵犯:残忍与破坏 332

状若侵犯 332

种种自发的形式 335

历史记录 335

复仇的破坏性 336

狂欢的破坏性 340

对破坏性的崇拜 342

克恩.房·撒罗蒙:一个破坏性的偶像崇拜实例 342

破坏性的性格:虐待症 346

虐待症的本质 351

虐待症的种种发生条件 361

亨利克·希姆莱:囤积虐待症的一个实例 364

总结 393

第十二章 恶性侵犯:恋尸症 397

前言 398

第十三章 恶性侵犯:阿道夫·希特勒恋尸症的一个实例 398

希特勒的父母与早年生活 401

克拉拉·希特勒 401

阿勒伊斯·希特勒 403

从婴儿期到6岁(1889-1895) 406

从6岁到11岁(1895-1900) 410

少年期和青年期:11岁到17岁(1900-1906) 412

维也纳(1907-1913) 421

慕尼黑 429

关于方法学上的几句说明 431

希特勒的破坏性 432

对破坏性的抑制 440

希特勒人格的其他方面 443

同女人的关系 447

才能 452

虚饰 464

缺乏意志、缺乏务实的态度与如实的认识 469

尾声:论希望 477

附录一 482

弗洛伊德的侵犯性与破坏性学说 482

1.弗洛伊德的侵犯性与破坏性概念之演变 482

2.对弗氏的死亡本能与爱洛斯学说的分析与批评 490

3.死亡本能的力量与限度 511

4.实质上批评 519

5.兴奋减低原则--快乐原则与死亡本能的基础 522

1.定义 532

《战争论》中对战争和暴力的论述 532

附录二 532

2.暴力的无限行使 533

3.目标在剥夺敌之抵抗力 535

4.力量的无限发挥 536

附录三 537

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关于战争起因的通信 537

1.爱因斯坦致弗洛伊德 537

2.弗洛伊德答爱因斯坦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