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序 1
路序 3
自序 5
上编 难经校译 8
绪论 9
一、《难经》的传本刊本的考察 9
二、《难经校译》的校理方法 11
三、《难经校译》据校书目文献 14
第一篇 诊法 19
第一难 独取寸口之原理 19
第二难 寸关尺脉度与阴阳属性 24
第三难 五行与三部九候 26
第四难 五脏脉之阴阳 29
第五难 诊脉之轻重指法 34
第六难 脉之阴阳虚实 35
第七难 六气之旺脉 36
第八难 寸口脉平而死之原理 39
第九难 迟数脉与脏腑疾病之关系 41
第十难 一脏脉象之十变 42
第十一难 歇止脉与肾气衰竭之关系 43
第十二难 病脉证之三虚三实 45
第十三难 色脉尺肤相应诊法之运用 46
第十四难 损至脉之为病 50
第十五难 四季之正常脉与异常脉 57
第十六难 五脏脉诊与内外证候 70
第十七难 脉证和相应相反与预后 75
第十八难 尺寸脉太过与不及之异常脉 79
第十九难 男女之正常脉与异常脉 81
第二十难 阴阳伏匿之脉象 84
第二十一难 形病与脉病 86
第二十二难 五种伤寒之脉象 87
第二十三难 望闻问切四诊 89
第二篇 经络 91
第二十四难 脉度与循行 91
第二十五难 是动所生病与气血关系 96
第二十六难 阴阳各经气绝之证候与预后 98
第二十七难 心、心包络之特征 106
第二十九难 奇经八脉之内逐与功能 110
第三十难 奇经八脉之起止与循行 112
第三十一难 奇经八脉之证候 117
第三篇 脏象 119
第三十二难 营卫生成与运行 119
第三十三难 三焦之部位与功能 122
第三十四难 心肺部位与营卫气血之关系 125
第三十五难 肝肺属性与浮沉 126
第三十六难 五脏各有色臭味声液与所藏七神 129
第三十七难 肺肾与耳闻鼻臭关系 132
第三十八难 五府功能 135
第三十九难 脏五腑六 138
第四十难 脏五脏六 139
第四十一难 肾与命门 140
第四十二难 五脏六腑与七窍 142
第四十三难 肝有两叶 148
第四十四难 腑脏度量与功能 148
第四十五难 不进食饮而死之原理 155
第四十六难 七冲门之部位与名称 157
第四十七难 老少寤寐不同之原理 157
第四十八难 面部独能耐寒之原理 159
第四十九难 正经自病与五邪所伤之区别 161
第四篇 疾病 161
第五十难 五邪之传变 168
第五十一难 脏腑疾病与喜欲 170
第五十二难 脏腑发病之根本不同 171
第五十三难 五行与疾病传变及预后 171
第五十四难 脏腑疾病治疗之难易 174
第五十五难 积聚不同与发病机制 175
第五十六难 五脏积聚 177
第五十七难 五泄证候 184
第五十八难 伤寒之汗下与寒热之证候 185
第五十九难 狂癫病之鉴别 188
第六十难 头心痛之厥痛与真心痛 190
第六十一难 上工治未病 191
第五篇 腧穴 193
第六十二难 三焦之原俞 193
第六十三难 井穴为始之原理 194
第六十四难 五俞穴之阴阳五行属性 196
第六十五难 井合穴出入之意义 197
第六十六难 十二经原穴与三焦之关系 198
第二十八难 阳络、阴络、脾之大络的特征 198
第六十七难 募俞穴之阴阳 201
第六十八难 五俞穴之主治 202
第六十九难 八会穴之主治 204
第六篇 针法 206
第七十难 四季刺法与原理 206
第七十一难 针刺营卫之深浅 208
第七十二难 迎随补泻 210
第七十三难 刺井泻荥之针法 211
第七十四难 四季与刺五脏俞法 212
第七十五难 补母泻子法 215
第七十六难 肝实肺虚与补水泻火之原理 216
第七十七难 补泻方法与步骤 219
第七十八难 压手与补泻手法 221
第七十九难 迎随补泻子母法 222
第八十难 候气进针与出针 225
第八十一难 虚实误治 226
下编 难经解难 230
一、著述考证 231
(一)关于《难经》的著作时代的问题 231
(二)关于《难经》的几个问题 233
(三)评《难经译释》 242
(四)关于《难经》的篇次问题 246
(五)评《难经著作年代考》 250
(六)略谈我对《难经》的认识 258
(七)试论《难经》对汉魏晋唐医学之影响 262
(八)《难经》的学术思想与著作时代 281
(九)《难经》著者考 295
(十)《难经》校注考索 307
(十一)《难经会通》述评 318
(十二)骨会大椎辨 328
(十三)评《删正黄帝脉书》、《删正扁鹊脉书》 331
二、诊法考证 339
(一)对《诊法的起始及其演变》之商榷 339
(二)对《尺肤热还是皮肤热?》之商榷 347
(三)关于“脉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350
(四)再谈关于“脉学研究”的问题 357
(五)脉分寸关尺三部诊法从何而来? 365
(六)再论脉分寸关尺三部诊法从何而来? 368
(七)关于脉分寸关尺三部诊法的再讨论 375
(八)脉分寸关尺三部及其定位之我见 382
后记 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