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1.氢原子在可见区和近紫外区的发射光谱(巴耳末系,Herzberg[41]) 4
3.钠原子的发射光谱(用一个钠电极产生的电弧) 4
2.钠原子的吸收光谱(Kuhn[42]) 4
4.镁的弧光谱 5
5.水银蒸汽灯的光谱 5
6.色散率很大时(2.7埃/毫米)铁弧光谱的一部分 6
7.PN分子的带光谱(Curry,Herzberg and Herzberg[43]) 6
1.能量单位的转换因数 8
第一章 最简单的线光谱和原子理论概要 9
1.经验的氢光谱项 9
8.氢原子光谱图 11
2.玻尔关于巴耳末光谱项的理论 11
9.氢原子的玻尔圆形轨道(从n=1到n=4) 13
10.在k=1,2,3时氢原子的玻尔-索末菲轨道(取自Grotrian[8]) 15
2.类氢离子的里德伯常数和赖曼系的第一条谱线 18
11.氢原子(在发射时)的巴耳末系中序数较高的部分.图从第七条线开始,并表出了连续光谱区(Herzberg[41]) 19
3.能级图的表示法 19
12.H原子的能级图(Grotrian[8]) 20
13.包括精细结构的氢原子能级图(Grotrian[8]) 22
4.波动力学或量子力学 23
14.银箔所生电子衍射的照相 25
15.一个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圆形轨道的德布罗意波(定性的表示) 26
16.弦的振动:基音与泛音 27
17.德布罗意波在狭缝上的衍射(测不准原理) 30
18.当n=1,2,3时,氢本征函数与向径有关的部分 33
19.氢原子本征函数与γ无关部分的节面(l=3,m=1) 34
20.n=1,2,3时,氢原子的电子的几率密度分布.图中以距离γ为自变量 35
21.氢原子或类氢离子在不同态中的电子云(几率密度分布)(参阅White[5]) 36
22.H原子在n=1,l=0和n=2,l=0态中速度和动量的几率分布 39
23.四极子的例子 43
5.硷金属元素的光谱 44
24.Li原子的能级图(取自Grotrian[8]) 47
25.锂和类锂离子的能级图(从LiI到OVI) 49
26.类锂离子光谱项的莫塞莱图 51
6.氦与硷土金属的光谱 52
27.氦的能级图 52
1.经验事实与形式的说明 57
第二章 线光谱的多重结构与电子自旋 57
28.钾的能级图(Grotrian[8]) 58
3.双重光谱项的I值 59
30.一个复双重线2P—2D的起源 60
29.双重谱线的例子 60
31.某些钙的三重线(Ca I) 61
32.Ca I的能级图(Grotrian[8]) 62
4.三重光谱项的I值 62
33.一个复三重线的起源 63
34.C+在6800埃处的4P—4D的跃迁 65
2.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66
35.由l1与l2求合成轨道角动量L的加法.l2=2,l2=1,L=3,2,1. 67
36.矢量l1与l2绕合成矢量L的进动 68
5.不同的电子组态的光谱项的L值与光谱项符号 70
37.在不同的例子中,由L与S得到合成矢量I的矢量加法 72
6.S取不同的值时光谱项的多重数 73
38.一个倒光谱项4D的例子 74
7.各种数目的电子的可能多重数 77
39.在磁埸内谱线分裂的例子(塞曼效应)(取自Back and Lande [6]) 78
3.空间量子化:塞曼数应与斯塔克效应 78
40.总角动量I在磁场H内沿H的方向为轴的进动 79
41.I=2与I=5/2时,在磁场H内总角动量I的空间量子化 80
42.斯忒恩-盖拉赫实验的图解 82
43.I=1/2与I=1的空间量子化 83
44.I=3→I=2的组合的正常塞曼效应 85
45.钠的D线的反常塞曼效应,~2P_(1/2)→~2S_(1/2)与~2P_(3/2)→~2S_(1/2) 87
46.一个~3S_1→~3P_1跃迁的反常塞曼分裂 88
47.一个原子内磁矩的相加(用以说明朗德的g公式) 89
48.~2P_(1/2)态的磁矩的来源 91
49.~2P→~2S跃迁的帕邢-拜克效应 93
50.氦线λ4388的斯塔克效应的分裂(根据 Foster[132]) 93
51.在电场内一个电偶极矩的产生(斯塔克效应)和I绕电场方向的进动 94
52.钠的D线的斯塔克效应 95
53.在强电场内~3D光谱项的斯塔克效应(与帕邢-拜克效应相似) 96
1.泡利原理和构造原理 99
第三章 元素的构造原理和元素的周期系统 99
8.氦的本征函数的对称性 103
9.一个电子的允许态 104
2.从电子组态来决定光谱项的类型 105
10.非同科电子的光谱项 107
11.同科电子的光谱项 108
12.两个同科P电子的光谱项的导出 110
54.H,Li~+,Na~+,K~+在基态时电荷的径向分布 112
3.元素的周期系 113
13.元素的基态的电子组态和光谱项类型 114
55.CI的能级图 118
56.NI的能级图 119
57.对于不同的核电荷Z,各个壳层能量的粗略表示(以说明内壳层的充填) 122
第四章 原子光谱的精细情节 125
1.谱线的强度 125
58.最重要的星云线的来源(在OⅡ,OⅢ与NⅡ的低光谱项之间的跃迁) 130
14.一个~2p—~2D跃迁的强度 133
2.有若干个外层电子时谱线系的极限,反常光谱项及有关的问题 133
59.具有不同的线系极限的氧原子的能级图 134
60.一个硷土族的反常三重线的起源 136
61.具有反常光谱项系的Be I的能级图(Paschen and Kruger[78]) 137
62.Zn I~b的能级图(Beutler and Guggenheimer[80]) 140
63.AlⅡ的3F微扰光谱项与类氢光谱项4R/n~2及~1F光谱项的比较 141
64.位于原子或离子的第一电离电势之上的光谱项的预电离 142
3.其他类型的耦合 143
65.一个ps组态的光谱项的相对位置 144
66.被观测到的碳族元素的第一个激发光谱项~3P和~1P的相对位置 145
4.间隔规则;多重线的分析 146
15.C~+的~4p—~4D跃迁(Fowler and Selwyn [59]) 147
16.Fe I多重线(Laporte[82]) 149
67.三条光谱线的超精细桔构 150
第五章 谱线的超精细结构 150
1.同位素效应 151
68.znⅡ的谱线6215埃的同位素效应(图解) 152
2.核自旋 153
69.包括核自旋的矢量图与相应的能级图 154
70.角动量矢量绕总角动量F的进动.图中I=2,F=5,光谱项为~5F_4 155
71.图67中三条谱线的超精细结构的能级图 156
72.I=1/2,I=3/2时光谱项的超精细结构分项F=1与F=2的塞曼分裂 158
17.核自旋的观测值 161
第六章 一些实验结果和应用 164
1.能级图与电离电势 164
73.Al I的能级图(Grotrian[8]) 165
74.Cl I的能级图(Kiess and de Bruin[103]) 166
75.Hg I的能级图(Grotrian[8]) 167
76.Ni I的能级图(Russell[104]) 168
18.元素的电离电势 169
2.磁矩与磁化率 171
77.磁化强度P对磁场强度和绝对温度H/T的关系(Langevin) 173
19.稀土族离子的磁矩的计算值和观测值 175
3.化学上的应用 178
78.中性原子的电离电势与原子序数的关系 180
20.电子亲合势 182
79.氢分子 186
80.两个氢原子的位能与原子核间距离的关系 187
21.同极价 188
参考文献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