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乐剧的魅力与繁荣 1
1 音乐剧的特征 1
2 伦敦西欧、纽约百老汇以及巡回演出 5
3 什么人喜欢音乐剧 9
4 音乐剧的不同文化背景 14
5 音乐剧在世界各地 19
6 1997年的百老汇 27
7 1996年夏天的海德公园 31
8 音乐剧在日本的繁荣 34
9 音乐剧在中国 42
第二章 音乐剧四大剧目 49
第一节 创作与效应 51
1 《猫》 51
第二节 剧情梗概 58
2 《歌剧院的幽灵》 65
第一节 创作与效应 65
第二节 剧情梗概 69
3 《悲惨世界》 78
第一节 创作与效应 78
第二节 剧情梗概 83
4 《西贡小姐》 96
第一节 创作与效应 96
第二节 剧情梗概 104
第三章 起源与演变 113
1 关于《演出船》 116
2 关于《波吉与贝丝》 131
3 关于《俄克拉荷马》 142
4 关于摇滚音乐剧--《长发》 153
5 关于《平步青云》 164
6 伦敦西区的发展和《奥立弗》 168
7 关于《耶稣基督巨星》 173
8 关于《马丁·盖尔》 184
9 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变与比较 197
第四章 表现力与多元化 201
1 音乐剧的综合表现 203
2 舞蹈在多元化的音乐剧中发展 205
3 音乐剧的整合表现 206
4 多元化发展带来的舞台的综合表现力 211
5 音乐剧中的音响效果 212
6 美术设计和形象设计 217
7 海外制作的典型例子--日本四季剧团的《歌剧院的幽灵》 218
8 搬上银幕的音乐剧 223
9 以《艾薇塔》为典型--从舞台音乐剧到电影 225
10 在北京上演《音乐之声》 241
第五章 托尼奖 245
1947-1950年 250
1951-1960年 252
1961-1970年 263
1971-1980年 287
1981-1990年 306
1991-1997年 330
1998年提名 346
第六章 重要剧目 351
褴褛时代 353
象棋 361
杰克与海德(化身博士) 369
安妮 375
托米 379
为你疯狂 385
蜘蛛女之吻 390
南太平洋 393
屋顶上的提琴手 397
你好,多莉! 401
卡米洛特 405
施转木马 408
吉普赛 411
我和我的姑娘 414
如何成功 417
天使之城 419
国王与我 423
芝加哥 425
九岁 426
生活 430
滑稽女郎 433
窈窕淑女 434
音乐之声 438
菖与英 441
李香兰 442
想变成人的猫 446
第七章 重要的音乐剧人 453
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455
蒂姆·莱斯 463
阿兰·鲍伯利 464
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 467
卡麦隆·麦金托什 468
哈罗德·普林斯 475
朱莉·安德鲁丝 476
理查德·罗杰斯 477
斯蒂芬·桑代姆 484
杰罗姆·罗宾斯 494
米葛尔·贝内特 496
艾格尼斯·德米尔 497
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 501
玛丽·马丁 503
弗兰克·罗瑟 506
列昂纳德·伯恩斯坦 508
劳伦茨·哈特 512
乔治·格什温 515
杰罗姆·柯恩 518
吉米·马洪 520
艾拉·格什温 521
维克多·赫伯特 523
尤·伯连纳 524
浅利庆太 527
王洛勇 531
第八章 音乐剧唱片指南 539
索引1 人物 570
索引2 剧名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