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探索初始时期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 1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探索 17
一、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 17
二、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诸矛盾 21
三、“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26
四、扩大民主,学习西方民主的某些形式 29
五、向外国学习,洋为中用 34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8
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形成 38
二、“发展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 44
三、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经验教训 52
一、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5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56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60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65
四、如何对待闹事 72
五、“警惕形成贵族阶层” 74
第四节 “反右运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81
一、“由阶级斗争到向自然界斗争” 81
二、“反右运动”与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 86
三、对知识分子的错误估计 99
四、反对教条主义与反对修正主义 104
五、“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109
一、由批评“反冒进”到“大跃进” 115
第一节 大跃进中的唯物论与唯心论 115
第二章 大试验时期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 115
二、大试验与群众路线 127
三、大跃进中的主观主义与实事求是 131
四、大跃进与好大喜功 142
第二节 大跃进中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46
一、“两条腿走路”与对立面的结合 147
二、关于对立面转化的理论 150
三、关于平衡与不平衡的理论 155
四、“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158
五、若干工作方法 161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历史唯物论 171
一、由办大社到办人民公社 171
二、人民公社与军事共产主义 181
三、纠正“共产风”与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193
四、人民公社与马克思 203
第四节 大试验与庐山会议 208
一、“两个剥削阶级,两个劳动阶级” 209
二、“要准备党的分裂” 211
三、庐山会议与彭德怀的悲剧 215
四、“经验主义,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239
第五节 《读(政治经济学)谈话》,十年经验初步总结 243
一、读书的建议与活动 243
二、世界革命中心转移问题 246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验的普遍意义 249
四、社会革命与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 250
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252
六、政治挂帅和物质鼓励 254
七、不断调整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257
八、“大跃进”问题 259
九、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 264
第六节 《读〈政治经济学〉谈话》中的若干哲学问题 268
一、哲学要为当前政治服务 268
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271
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 273
四、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275
五、关于认识的辩证过程 276
第一节 实事求是,总结经验 278
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向群众寻找真理 278
第三章 调整时期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 278
二、民主集中制与认识论 288
三、自由与必然的辩证规律 2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阶级斗争扩大化 296
一、“重提阶级斗争” 296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整“走资派” 304
三、意识形态领域里“左”的政治批判 309
四、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思考 312
第三节 进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 322
一、“不厌其烦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322
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 325
三、毛泽东认识论的优点与不足 331
第四节 哲学体系改造的设想 334
一、“要搞实际的哲学” 335
二、“哲学就是认识论” 340
三、辩证法的一元化问题 345
四、关于肯定否定规律 351
五、关于分析与综合 355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 36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一次“全国性的演习” 360
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360
二、对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估计 362
三、刘少奇的悲剧 370
四、“大民主”与“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384
五、“文化大革命”原因论析 393
第二节 个人崇拜与唯物史观 397
一、由反对个人崇拜到需要个人崇拜 398
二、林彪的崛起与自我爆炸 406
三、由“逼上梁山”到批判天才论 422
四、“人民万岁”与“个人崇拜” 431
第三节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安排后事 436
一、邓小平的复出与江青组阁破灭 437
二、“批林批孔”与“评论《水浒》” 447
三、理论遗嘱与再批资产阶级法权 460
四、“文化大革命”“三七”开与再次批邓 467
五、临终遗言与新接班人华国锋 477
六、巨人逝世的国际反响 489
结语:毛泽东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 499
后记 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