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网络建设指南》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T.帕内尔)Tere Parnell著;张春燕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1061896
  • 页数:216 页
图书介绍:暂缺《高速网络建设指南》简介

第一部分 认清瓶颈 1

第1章 是否真正需要高速网络 1

1.1 首先阅读本节 1

1.1.1 弄清建立高速网络的原因 1

1.1.2 影响网络性能的带宽原因 2

1.1.3 影响网络性能的其他原因 2

1.2 与服务器相关的性能问题 2

1.2.1 处理器速度 3

1.2.2 磁盘子系统 3

1.2.3 随机存取存储器 3

1.3 与网络相关的性能问题 3

1.3.1 网络接口卡的选择 4

1.3.2 自激振动卡(chattering card) 4

1.3.3 不完善的网络接口卡驱动程序 4

1.4 与工作站相关的性能问题 4

1.5 如何确定高速网络是否能解决问题 4

1.5.1 第一步:评估服务器的使用情况 5

1.5.2 第二步:评估服务器的配置 5

1.5.3 第三步:评估工作站 6

1.5.4 第四步:评估当前的应用需求 6

1.5.5 第五步:评估未来的应用需求 8

1.5.6 第六步:评估网络的使用情况 9

1.5.7 第七步:继续读下去 9

第2章 与主干网相连的对象 10

2.1 主干网络的类型 11

2.2 建造主干网的原因 12

2.3 怎样建造主干网 15

2.4 互联网超负荷业务量的后果 16

2.5 主干网拥塞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6

2.6 最后的分析 18

2.7 主干网高速协议的益处 18

2.8 选择高速主干网协议 18

第3章 通向服务器区 20

3.1 服务器区中的服务器是否在增多 20

3.1.1 整个服务器区内存取信息 21

3.1.2 通过专门的平台对负荷进行分布式处理 22

3.2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实现 23

3.2.1 分布式应用程序处理技术 23

3.2.2 分布式数据库 23

3.2.3 数据栈 24

3.3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构造模块 24

3.3.1 关系数据库 24

3.3.2 结构查询语言 25

3.3.3 中间系统软件 25

3.3.4 数据传输 27

3.4 服务器区的网络要求 28

3.5 服务器区带宽不足的特征 29

3.6 服务器区中性能缓慢的其他原因和解决方案 29

3.6.1 数据和应用程序的位置 29

3.6.2 不合适的硬件 29

3.6.3 获得服务器区 30

第4章 更紧凑的工作组区 31

4.1 工作组什么时候高效 31

4.2 电子邮件和消息 31

4.2.1 电子邮件系统 31

4.2.2 电子消息系统 31

4.2.3 电子消息系统及其标准和工具 32

4.3 互联网(Internet) 34

4.4 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 34

4.4.1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35

4.4.2 如何建造客户-服务器应用程序以达到最小化业务量 35

4.4.3 客户-服务器计算对网络业务量的影响 36

4.5 多媒体 36

4.6 组件 37

4.6.1 应用中的组件 38

4.6.2 组件工具 38

4.7 组件引起的问题 39

4.7.1 应用程序的位置 39

4.7.2 不合适的硬件 40

4.7.3 “闲谈”通信协议 40

4.7.4 小分组长度 40

4.7.5 工作组面临的问题 41

4.8 工作组涉及的事项 41

第5章 广域网 42

5.1 讨论广域网协议的原因 42

5.2 广域网的定义 42

5.2.1 专用线路与交换线路 43

5.2.2 公用网络 45

5.2.3 专用网络 46

5.2.4 关于路由器和路由选择的考虑 46

5.2.5 模拟线路 47

5.2.6 数字线路 47

5.3 通认公司的业务 47

5.3.1 交换模拟线路 47

5.3.2 电路交换业务 47

5.3.3 分组交换业务 48

5.3.4 信元交换业务 48

5.3.5 数字业务 49

5.4 广域网带宽缺乏的症状 49

5.4.1 不合适的硬件 49

5.4.2 应用程序的位置 50

5.4.3 业务类型 50

5.4.4 分组长度 50

5.4.5 “闲谈”通信协议 50

5.5 检查并证实不足的WAN带宽 51

5.6 对广域网协议的要求 51

5.6.1 性能 51

5.6.2 管理能力 51

5.6.3 分组长度和开销 52

5.6.4 广域网的费用 52

第6章 转变为高速网的费用 53

6.1 加速还是不加速 53

6.2 硬件清单 53

6.2.1 服务器 53

6.2.2 集线器 54

6.2.3 路由器 54

6.2.4 交换机 54

6.2.5 工作站 54

6.2.6 一条平坦的线路 54

6.3 服务器用清单 55

6.4 配备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发工作表 55

6.5 时间预算工作表 55

6.6 应用程序工作表 55

6.7 最后的决定 56

第二部分 怎样加速:局域网解决方案 61

第7章 光纤分布式数字接口 61

7.1 导致雷同和存在差别的原因 61

7.1.1 成帧的数据 62

7.1.2 确定路径 63

7.1.3 布线考虑 64

7.1.4 需要的费用 68

7.1.5 扩展能力 68

7.1.6 安装和配置 68

7.1.7 管理能力 68

7.1.8 性能 69

7.1.9 为了生存而发展 69

7.2 本章小结 69

第8章 100VG-AnyLAN 71

8.1 与10Base-T的相似性和差别 71

8.1.1 获得帧结构 71

8.1.2 体系结构 72

8.1.3 缆线设计的考虑 74

8.1.4 实现100VG-AnyLAN的准备工作 75

8.1.5 100VG-AnyLAN的扩展能力 76

8.1.6 100VG-AnyLAN的管理能力 77

8.1.7 100VG-AnyLAN的性能 77

8.1.8 继续改进100VG-AnyLAN 77

8.2 本章小结 77

第9章 100Base-T 79

9.1 规范的类型 79

9.2 了解100Base-T和10Base-T之间的差别 81

9.2.1 互操作性及其存在的困难 82

9.2.2 扩展能力的考虑 83

9.2.3 管理能力问题 84

9.2.4 对安装和配置的考虑 84

9.3 本章小结 84

第10章 Thomas-Conrad网络系统(TCNS) 86

10.1 ARCNET的继承网络 86

10.1.1 体系结构 87

10.1.2 需要的费用 88

10.1.3 扩展能力 89

10.1.4 安装和配置 89

10.1.5 管理能力 89

10.1.6 性能 89

10.1.7 TCNS的特殊用途 89

10.1.8 TCNS未卜的命运 90

10.2 本章小结 90

第11章 光纤通道 91

11.1 仔细检查通道 91

11.2 光纤通道标准和它的支持组织 92

11.3 它们如何工作 93

11.3.1 光纤通道的第0层(FC-0):物理接口 94

11.3.2 光纤通道的第1层(FC-1):传输协议 95

11.3.3 光纤通道的第2层(FC-2):信令协议 95

11.3.4 光纤通道的第3层(FC-3):公共业务 97

11.3.5 光纤通道的第4层(FC-4):上层协议映射 97

11.4 布线考虑 98

11.5 安装和配置 99

11.5.1 互操作能力 99

11.5.2 扩展能力 99

11.5.3 管理能力和容错能力 99

11.5.4 性能 100

11.6 光纤通道与ATM相比的优点 100

11.7 光纤通道的缺点 100

第12章 同步以太网 101

12.1 以太网的第二次成功 101

12.2 IEEE 802.9a(同步以太网)标准 101

12.3 以太网的初期 101

12.4 同步以太网 102

12.4.1 同步以太网中的两个网络 102

12.4.2 时分复用技术 104

12.4.3 时钟 105

12.5 同步以太网的优点 105

12.5.1 同步以太网和广域网支持 105

12.5.2 同步以太网和电视会议 106

12.5.3 管理能力 106

12.5.4 扩展能力 106

12.5.5 费用 106

12.5.6 安全性和容错 106

12.5.7 性能 106

12.5.8 容易安装及维护 107

12.6 同步以太网的缺点 108

12.7 未来的发展趋势 108

12.7.1 同步网络通信联盟 108

12.7.2 其他 109

第三部分 怎样加速:广域网解决方案 111

第13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 111

13.1 基本的困境 111

13.2 ISDN业务剖析 111

13.3 组装起来 113

13.3.1 ISDN的基本速率接口 113

13.3.2 ISDN的一次群速率接口 113

13.4 广域网链中ISDN的功能 113

13.5 发展目标:能够提供什么业务 115

13.5.1 承载业务 115

13.5.2 补充业务 117

13.5.3 电传服务 117

13.6 实现ISDN 118

13.6.1 本地交换通信公司的负责部分 118

13.6.2 室内设备 119

13.6.3 配置和安装 121

13.6.4 布线考虑 123

13.6.5 ISDN的性能 124

13.6.6 管理和容错 124

13.6.7 扩展能力 124

13.6.8 可用性和价格 124

13.7 未来的发展趋势:宽带ISDN 124

13.8 ISDN的优点 125

13.9 ISDN的缺点 125

第14章 交换多兆比特数据业条 126

14.1 什么是SMDS 126

14.1.1 基于信元的SMDS 126

14.1.2 交换 127

14.1.3 无连接 127

14.1.4 体系结构 128

14.1.5 标准一致性 128

14.2 在哪儿应用SMDS 129

14.3 如何应用SMDS 129

14.4 SMDS的优点 130

14.4.1 安装和配置 130

14.4.2 管理能力 131

14.4.3 扩展能力 131

14.4.4 互操作能力 131

14.4.5 性能 131

14.4.6 成本 132

14.5 支持的组织 132

14.6 缺点 132

14.6.1 有限的多媒体支持 132

14.6.2 有限的使用 132

14.6.3 有限的商家支持 133

14.7 前景 133

第15章 帧中继 134

15.1 ISDN的产物 134

15.2 帧中继是什么 134

15.3 帧中继如何工作 134

15.3.1 帧中继与分组交换的比较 134

15.3.2 帧的格式 136

15.3.3 帧中继网络设备 137

15.3.4 帧中继连接 137

15.3.5 拥塞网络的解决 138

15.3.6 获得应得到的 138

15.3.7 有限的管理 139

15.3.8 统计复用和需求带宽 139

15.3.9 安装和配置 139

15.3.10 可用性和价格 141

15.3.11 管理和容错 141

15.3.12 互操作能力 142

15.3.13 性能 143

15.3.14 扩展能力 143

15.4 商家能够实现这些吗 143

15.4.1 经验问题 143

15.4.2 互操作性问题 143

15.4.3 性能问题 143

15.4.4 管理问题 144

15.5 好消息 144

15.6 坏消息 145

15.6.1 语音和帧中继 145

15.6.2 帧中继论坛 146

第16章 异步转移模式 147

16.1 ATM是怎样开始的 147

16.2 ATM的创立 148

16.3 ATM:简捷的解决方案 148

16.4 ATM能解决什么问题 148

16.4.1 什么是信元 148

16.4.2 如何进行交换 149

16.4.3 什么是面向连接 150

16.4.4 什么是全双工 150

16.4.5 什么是点到点连接 150

16.4.6 什么是专用带宽 151

16.5 它们如何协调工作 151

16.5.1 路由确定 151

16.5.2 数据转送 152

16.5.3 布线考虑 153

16.5.4 安装和配置 153

16.5.5 扩展能力 153

16.5.6 管理能力 155

16.5.7 性能 157

16.5.8 容错能力 157

16.5.9 安全性 157

16.5.10 拥有的费用 158

16.6 ATM和OSI模型 158

16.6.1 ATM层 158

16.6.2 ATM自适应层(AAL) 158

16.7 ATM过渡问题 159

16.7.1 不完全的接口规范 159

16.7.2 LAN仿真 160

16.7.3 路由选择问题 164

16.7.4 不健全的产业 166

16.7.5 培训方面的问题 166

16.8 期望逐步采用ATM 167

16.8.1 向桌面系统过渡的问题 169

16.8.2 与WAN集成的问题 169

16.9 ATM和语音 171

16.10 对LAN的承诺 171

第四部分 小心:网络结构先行 173

第17章 高速网络的替代物 173

17.1 网络分段 173

17.1.1 段的定义 173

17.1.2 创建互联网络 174

17.1.3 对桥接的初步认识 175

17.1.4 网桥性能问题 181

17.1.5 对路由器的初步认识 181

17.1.6 路由器选购指南 183

17.1.7 对网络分段制定计划 184

17.1.8 微小分段 184

17.2 交换 184

17.2.1 实现交换 185

17.2.2 选择哪一种交换机 188

17.2.3 分析是关键 192

17.2.4 10/100交换 193

17.3 全双工协议 194

17.4 虚拟LAN 194

第18章 快速结束:避免冲突 198

18.1 购买前试用 198

18.2 认清下一个瓶颈 198

18.3 制定进度表 198

18.4 获得预算批准 200

18.4.1 精彩的生活 200

18.4.2 恶运预言者 201

18.4.3 考虑使用替代物 201

18.4.4 名符其实的成本 201

18.4.5 效益分析 202

18.4.6 使用时间 202

18.4.7 不能总得到你想要的 202

18.5 设定期望值 202

18.6 加快实现 203

第五部分 附录 205

附录A 开放式系统 205

附录B 标准化组织 211

附录C 支持组织 213

附录D 参考文献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