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引言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基本特征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 22
第四节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2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 35
第一节 人类宇宙观的产生及其在历史上的主要派别 3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4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52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61
第一节 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61
第二节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70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78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88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98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98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0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116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125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与社会结构 125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一般规律 134
第三节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43
第四节 历史过程的主体与客体 152
第六章 马克思的《资本论》 161
第一节 《资本论》的方法 161
第二节 劳动价值理论 166
第三节 剩余价值理论 179
第四节 资本积累理论 190
第七章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和平均利润率学说 199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199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06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割 216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28
第八章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232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 232
第二节 垄断资本的政冶统冶 244
第三节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251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60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的影响 260
第二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形式和新特点 269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垄断的新发展 277
第十章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的伟大飞跃 287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特点作用和要求 287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变为现实 303
第十一章 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 312
第一节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评价 312
第二节 从和平共处到“一国两制” 3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多种模式 33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未来发展 34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及其特点 3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