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序言[赵光武] 1
导言 1
第一章 人的本质观和社会历史观 12
一、人的本质观和社会历史观的一致性 12
二、“逻辑的事物”决定于“事物的逻辑” 58
第二章 青年马克思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64
一、青年马克思特别关心“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问题 64
二、思想渊源和社会根源 77
第三章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及其社会历史观的演变 104
一、“学生时期” 105
二、“《莱茵报》时期” 120
三、“《德法年鉴》时期” 133
四、“巴黎--布鲁塞尔时期” 157
第四章 科学的人的本质观和唯物史观的形成 223
一、人的本质的科学揭示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223
(一) 社会关系之“网”和“网上纽结” 223
(二) 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形成 238
(三) 发现唯物史观的契机 247
二、科学的人的本质观与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53
(一) 两者的内在联系 254
(二) 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256
(三) “同步性”和“异步性” 258
第五章 唯物史观和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制定、阐发 259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史观的首次阐述 260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的深化 268
三、清算和批判 277
(一)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清算 277
(二) 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人道主义的批判 284
一、从旧的出发点到新的出发点 289
第六章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方法 289
二、“两个归结”和“一个过程” 291
三、两种根本对立的方法论原则 302
第七章 几点结论 308
一、正确认识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对人的本质揭示的关系 308
二、正确认识异化概念在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中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11
三、正确认识马克思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同人道主义的关系 323
四、正确认识“早期马克思”与“成熟马克思”哲学思想上的区别和联系 337
五、在实践中推进和发展“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344
后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