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手册 第2版 第2分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杭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2519718
  • 页数:71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沉淀分离法 1

第一节 沉淀分离法 1

一、无机沉淀剂 1

第一篇 分离与富集 1

三、形成离子缔合的萃取体系 106

四、协同萃取体系 114

五、冠状化合物萃取体系 115

第六节 元素和离子的溶剂萃取分离法 117

四、元素和离子的沉淀分离法 14

第七节 固相萃取法 155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 157

第八节 新型萃取方法 157

参考文献 158

二、双水相萃取 158

三、反微团 158

第三章 离子交换分离法 159

第一节 名词与术语 159

一、交换容量 159

二、交联度 159

三、选择性、选择系数(分离因数) 160

一、天然阳离子交换剂 161

四、始漏点和始漏量 161

五、离子对树脂的亲和性 161

第二节 离子交换剂 161

二、重要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162

四、其他类型离子交换剂 174

三、无机离子交换剂 174

第三节 分配系数、分离因数及其他 179

一、分配系数 179

第二节 共沉淀分离法 19

二、分离因数 193

三、洗脱序 194

四、再生剂 195

第四节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95

一、元素和离子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195

一、无机共沉淀 20

二、有机物的离子交换分离法 211

参考文献 217

二、术语与概念 218

第四章 蒸馏、气化、升化和其他分离法 218

一、可利用的挥发性元素的基本情况 218

第一节 概论 218

第二节 无机物的蒸馏分离法 220

第三节 有关蒸馏分离的某些数据 222

二、有机共沉淀 23

第四节 理论板值 230

一、理论板值的测定 230

二、理论板值与理论板高度的关系 233

三、分馏柱选择示例 233

第五节 氢化物分离法 234

第六节 升华分离法 236

第七节 其他分离方法 236

一、液膜分离法 236

二、浮选分离法 237

三、热色谱分离法 239

四、分离方法的选择 241

参考文献 241

第五章 分离富集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242

第一节 概述 242

一、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242

二、表面活性剂的亲憎平衡值(HLB) 243

三、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聚集数(N) 244

参考文献 25

第二节 有机溶济中用于分离富集的表面活性剂 252

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体系 252

二、有机溶剂萃取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254

第三节 用于水溶液中分离富集的表面活性剂 259

一、析相液-液萃取法(浊点析相法) 259

三、分离系数(分离因数) 26

二、分配比 26

一、分配系数 26

第一节 概述 26

第二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 26

二、形成凝聚体的析相法 260

三、胶束增效的超滤法(MEUF) 260

参考文献 261

第一节 常用试剂与离子的反应 262

第二篇 定性分析 262

第六章 无机定性分析 262

一、灼烧试验 267

第二节 初步试验 267

二、焰色反应 268

三、溶解度试验 268

四、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的试验 269

五、萃取常数(Kex) 27

四、萃取率(E) 27

第三节 元素和离子的化学鉴定法 271

一、单级萃取的常用装置 28

第二节 常用萃取方法和装置 28

六、pH1/2 28

二、连续萃取的的常用装置 29

二、有机沉淀剂 3

三、逆流萃取法及克雷格萃取装置 30

参考文献 303

第一节 概述 304

第二节 初步试验 304

一、初步审查 304

第七章 有机定性分析 304

二、燃烧和热解试验 305

三、高锰酸钾、溴、三氯化铁及碘仿试验 307

一、萃取体系类型 31

第三节 萃取体系、萃取剂和可萃取化合物 31

第三节 无素定性分析 314

一、有机化合物中元素的鉴定法 315

二、根据元素鉴定结果进行初步试验 316

二、主要萃取剂 32

第四节 官能团检验 321

第五节 衍生物的制备 325

一、醛、酮和醌 327

二、酯和内酯 331

三、碳水化合物 333

四、醇 334

五、醚和烃 336

六、羧酸 339

七、酸酐 341

八、酚和烯醇 342

九、胺 344

十、肼和氨基脲 347

十一、亚胺、席夫碱和醛-氨 348

十二、伯酰胺 348

十三、N-取代酰胺 348

十四、羧酸铵盐和氨基酚 349

十五、氨基酸 350

十六、腈 351

十七、偶氮化合物 351

十八、亚硝基化合物 352

二十、酰亚胺 (包括环状脲衍生物) 352

十九、硝基芳烃和醚 352

二十二、卤代烃和芳侧链卤化物 353

二十一、酰卤 353

二十三、芳卤 354

二十五、磺酸 355

二十四、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代羧酸 355

二十六、磺酸酯 356

三十、磺酰胺和N-取代磺酰胺 357

二十九、硫脲和硫代酰胺 357

二十八、卤素取代的硝基烃和醚 357

二十七、硫酸酯 357

参考文献 358

三十一、氨基磺酸 358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359

第一节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一般沉淀剂 359

第三篇 定量分析 359

第二节 元素和离子的重量分析方法 361

第三节 重量分析沉淀的热稳定性及换算因数 371

第四节 重量分析标准方法 376

参考文献 377

第九章 酸碱滴定法 378

第一节 指示剂 378

一、酸碱指示剂 378

二、酸碱指示剂的离解常数 393

三、混合指示剂 394

第二节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 395

第三节 某些离子及化合物的酸碱滴定测定法 396

参考文献 397

第十章 沉淀滴定法 398

第一节 沉淀滴定法终点的判断方法 398

一、某些特殊指示剂 398

二、吸附指示剂 398

第二节 元素及离子的沉淀滴定测法 410

参考文献 413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414

第一节 物质的预氧化和预还原 414

一、物质的预氧化方法 414

二、物质的预还原方法 414

一、Eind≥0.75V的指示剂 415

第二节 氧化还原指示剂 415

二、Eind<0.75V的指示剂 421

三、氧化还原法中的特殊指示剂 431

第三节 元素及离子的氧化还原测定 433

三、螯合剂的离解常数 44

参考文献 444

第十二章 络合滴定法 445

第一节螯合滴定剂 445

一、螯合滴定剂及其质子化常数 445

二、螯合剂的副反应系数 450

三、在不同的PH值时EDTA各种离解形式的质量分数 457

四、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 457

第二节 络合滴定指示剂 457

一、指示剂 457

二、指示剂的酸效应系数 497

三、指示剂变色点的PMTRANS值 498

四、金属螯合物的萃取常数 50

第三节EDTA滴定法中常用的掩蔽剂 502

一、常用的掩蔽剂 502

二、常用的混合掩蔽剂 510

三、阳离子常用掩蔽剂 513

第四节 金属螯合物的形成常数 514

一、螯合滴定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形成常数 514

三、金属指示剂的质子化常数 539

二、EDTA与金属离子在不同PH值的稳定常数 539

五、有机化合物的萃取常数 55

一、EDTA络合滴定法 554

第五节 元素离子的络合滴定滴定法 563

二、其他几种氨羧络合剂的络合滴定法 563

三、其他滴定法的应用 567

四、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567

参考文献 571

第十三章 非水滴定法 574

第一节 非水滴定的溶剂及参比电极 574

第二节 滴定剂 579

一、酸滴定剂 579

二、碱滴定剂 579

三、氧化还原滴定剂 580

第三节 非水滴定中的指示剂 580

一、非水滴定中的应用酸碱指示剂 580

二、非水滴定中的氧化还原指示剂 586

第四节 非水滴定法的应用 586

一、无机物的非水滴定法 586

二、有机化合物的非水滴定法 589

第四节 萃取溶剂 59

一、萃取溶剂的分类 59

二、各类萃取溶剂的互溶性规律 59

三、药物的非水滴定法 596

参考文献 607

第十四章 示波滴定法 608

第一节 示波分析的分类 608

第二节 示波沉淀滴定法 609

一、示波沉演滴法常用沉淀剂 610

二、示波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611

第三节 示波酸碱滴定法 617

一、示波酸碱滴定指示剂 617

三、溶剂的选用 62

四、萃取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常数 62

二、示波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620

一、示波络合滴定法常用滴定剂 622

第四节 示波络合滴定法 622

二、示波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623

第五节 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 627

一、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常用滴定剂 627

二、示波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628

参考文献 631

第十五章 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 632

第一节 试样的分解 632

第二节 碳和氢的测定 633

一、测定方法 634

二、燃烧法常用的催化氧化剂 635

三、除去干扰元素的吸收剂 636

第三节 氧的测定 638

第四节 氮的测定 640

第五节 卤素的测定 642

第六节 硫的测定 645

第七节 磷和砷的测定 647

第八节 汞、硅和硼的测定 648

第五节 各种萃取体系 65

一、螯合物萃取体系 65

一、有机官司能团 650

第九节 有机官能团定量分析 650

二、官能团的分析方法 655

参考文献 663

第十六章 气体分析 664

第一节 气体和蒸气的物理化学常数 664

一、某些气体和蒸气的密度、熔点和沸点 664

二、气体的蒸气压 666

三、气体的临界常数 674

四、气体的膨胀系数 676

第二节 气体分析中的基本计算 676

一、气体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 676

二、气体分析中的计算 677

三、气体容量分析中的计算 685

第三节 分析气体的纯化 686

一、气体分析中使用的封闭液及有关数据 686

二、微尘及除尘法 688

三、除湿 688

四、抽引泵 689

五、气体的纯化及某些吸收剂 689

第四节 所体的检测方法 692

一、气体检测方法 692

二、检气管 692

三、气体容量法(奥氏分析) 697

四、气体分析器 699

五、某些气体的分析方法 701

六、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703

参考文献 706

索引 707

本册符号表 715

三、均相沉淀法(均匀沉淀法) 9

二、利用高分子胺的萃取体系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