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两棵强扭在一起的苦瓜 9
富甲一方的黄家娶亲--亲朋大失所望--满院搜新郎--老太爷的烦恼 9
遗腹子--凄风苦雨少年时--抗婚 16
要扼死她的是亲生母亲--母牛哺大的姑娘--嫂子用猫碗给她盛饭--新婚夜夫妻反目 22
命相相克还是……--无情的少爷--九年不同房的夫妻 31
第二章 十年求索 36
“走后门”上法专--“老爷,向左转!”--预科“状元”--杨淑贞一进北京--张勋复辟与扒手--人亲没有钱亲 36
“乡下人”变了--破灭的“战胜国”之梦--“五四”风潮中的学生领袖--第一次被捕--“我不要做官!” 48
武汉的“共产主义新村”--巧遇林育南--遭恽代英婉拒--初识刘仁静--东渡入党 60
闯入他心中的少女--那双幽怨的眼睛--她疯了--这声呼唤赶走了死神--“革命,就要从家庭关系革起。” 78
第三章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96
初遇毛泽东--见面已是同志--当选国民党“二大”代表--奔丧--淑贞的心 96
“三·二○”事件后到任的黄埔政治考官--蒋介石与高语罕--清贫自守的陈延年 104
猝不及防--慷慨解囊--血染黄埔--三十万人讨蒋大会--平息夏、杨叛乱 117
调往中央农讲所--恽代英说:妻子不是附属品--杨开慧与杨淑贞--山雨欲来前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汪精卫叛变 126
第四章 时穷节乃见 137
屠杀与变节--二百元与二十五元--白色恐怖中的《长江报》--为难的主妇--“能把人变好的党,我赞成。” 137
第一个女中央委员--三个命运不同的女子--启蒙 148
济难会的新书记--毁家纾难--劫狱计划--最疯狂的大屠杀--宁死不屈的杨崇闽--殒落的晨星 154
第五章 危难识巾帼 166
去江西协助陈潭秋--改组派党务学校的教务主任--省军委书记与第二次南昌暴动--宛希俨与黄慕兰 166
中伏被捕--急中生智--未被处决的死刑犯--在女牢中 171
担任监狱支部书记--叛徒夏建中--倔犟的弟媳妇--营救成功 187
第六章 特殊的战线 204
去上海找党--杨淑贞二进北京--市委来人--廖划平叛卖--手足情重 204
名满京华的左派教授--宪兵三团来北平--“世界论坛”社--中共“特殊组” 211
“赤色讲坛”--董毓华与他的师母--“一二·九”示威和“一二·一六”大游行--军警闯校抓人 219
成立华北各界救国会--给阎锡山讲马克思主义--“新五四事件”--指名解聘--“我不是为了吃饭才出来的。” 233
风雨十年--贫病交加--平姑与小弟--心碎的母亲 240
第七章 从抗战到全国解放 252
“恒生号”轮船--推动韩复榘抗战--开办第三集团军政训班--支援范筑先将军--在董必武领导下 252
在车耀先的“努力餐馆”--“邓、马、黄”蜚声国统区--陈立夫与张知本--决定北上 262
到延安--中央财经部指导员--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模范--出席党的“七大”--批评儿媳 270
第八章 “四黄治律”中的黄老 284
“大学不能军管!”--“高级知识分子是我们的国宝。”--“老夫子”和“老婆子”--有这样一批共产党人 284
从赤峰道到睦南道--新的生活--将堂侄逮捕归案--“差1分也不能去!”--“你也知道,国民党是怎样垮台的!” 308
第九章 不设防的人 317
筹办“红色教授学院”--杨淑贞三进北京--对苏联经验的思考 317
是缺少常识还是缺乏勇气?--毛泽东批语“凄凄惨惨戚戚,寡妇心情”--黄松龄与杨秀峰 327
“家属”之争--给帅大姐写信--伉俪情深 342
什么是社会主义?--康生的“忠告”--黄松龄经济思想 347
与人民同甘共苦--晓明离京--为了孙子一辈--“我没有害党” 358
厄运--整人者和被整者--一个真实的人--徐老相邀看红叶 365
第十章 子规啼血唤东风 371
“中国要出非常事态”--触及皮肉与触及灵魂--“革命”与“反革命” 371
你想当“黄克思”?--我是跑“单帮”的 380
夜阑风雨--淑贞的梦--余九死而无悔兮--相濡以沫 389
不幸摔伤--母子情深--“馄饨侯”--有牵有挂,两心依依 399
特殊的追悼会--丈夫的心声--他用封建大礼表示自己的“一生之谢” 417
第十一章 最后的岁月 426
生命的支撑点--痛失手稿--愚昧与罪孽 426
西华黯夜--爷爷和孙女--周总理的指示 438
小院春秋--相逢不能会相识--哭陈毅元帅 445
老马嘶鸣--军代表的难处--“没有死却又无事可做,才是最不堪忍受的。” 456
将燃尽的生命之烛--风雨故人来--又一个“黄老太爷”--他(她)们终于相聚 464
附录 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