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道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00890104
  • 页数:31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章 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1

目录 1

第二节 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2

第三节 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2

第四节 中国医药学的新发展 4

第二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

第一节 整体观念 5

第二节 辨证论治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7

一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

第一章 阴阳五行 7

第一篇 中医基础理论 7

二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9

一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二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11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2

第二章 脏腑 14

第一节 五脏 14

一 心 14

【附】心包络 15

二 肝 15

三 脾 16

四 肺 17

五 肾 18

【附】命门 19

第二节 六腑 20

一 胆 20

二 胃 20

三 小肠 20

四 大肠 20

五 膀胱 20

一 脏与脏 21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1

【附】女子胞 21

六 三焦 21

二 脏与腑 22

三 腑与腑 23

第四节 气、血、津液 24

一 气 24

二 血 25

三 津液 25

第三章 经络 27

第一节 概说 27

一 经络的概念 27

二 经络的组成 27

三 经络的作用 2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8

一 走行规律 29

二 循行部位 29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6

第四节 十五别络 37

第五节 经络病理 38

一 十二经脉病理 38

二 奇经八脉病理 38

第四章 病因 40

第一节 六淫 40

一 风 41

二 寒*41++三 暑 41

五 燥 42

四 湿 42

六 火 43

第二节 七情 43

第三节 其它病因 44

一 疫疠 44

二 饮食 44

三 劳倦 44

四 外伤及虫兽伤 44

五 虫积 45

六 痰饮 45

七 瘀血 45

二 望色 47

一 望神 47

第一节 望诊 47

第五章 诊法 47

三 望形态 48

四 望五官 48

五 望舌 49

【附】望小儿指纹 50

第二节 闻诊 51

一 听声音 51

二 嗅气味 51

第三节 问诊 51

一 问寒热 51

三 问头身 52

二 问汗 52

四 问饮食 53

五 问胸腹 53

六 问二便 53

七 问经带 53

第四节 切诊 54

一 脉诊 54

二 按诊 56

第六章 辨证 58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8

一 表里辨证 58

二 寒热辨证 59

三 虚实辨证 60

四 阴阳辨证 61

第二节 脏腑辨证 62

一 心与小肠辨证 62

二 肝与胆辨证 63

三 脾与胃辨证 65

四 肺与大肠辨证 67

五 肾与膀胱辨证 68

六 脏腑兼病辨证 69

【附】 70

一 六经辨证 70

二 卫气营血辨证 74

三 三焦辨证 76

第七章 治则 77

第一节 治疗原则 77

一 未病先防 77

二 治病求本 77

三 扶正祛邪 79

四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79

第二节 治法 80

一 汗法 80

二 吐法 80

三 下法 80

八 消法 81

七 补法 81

六 清法 81

五 温法 81

四 和法 81

第二篇 中药方剂学 83

第一章 中药学基础知识 83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83

一 四气五味 83

二 升降浮沉 84

三 归经 85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85

一 配伍 85

二 禁忌 86

四 中药煎服法 87

三 中药的用量 87

第三节 中药炮制 88

第二章 常用中药 90

第一节 解表药 90

一 辛温解表药 90

麻黄(附:麻黄根) 90

桂枝 91

荆芥*91++防风 91

羌活 92

紫苏叶(附:苏梗) 92

白芷 92

薄荷 93

二 辛凉解表药 93

生姜 93

细辛 93

牛蒡子 94

桑叶 94

菊花(附:野菊花) 94

柴胡 95

葛根 95

升麻 96

蝉衣 96

淡豆豉 96

浮萍 97

第二节 祛风湿药 97

独活 97

木瓜 98

秦艽 98

威灵仙 98

防己 99

五加皮 99

桑寄生 99

白花蛇(附:乌梢蛇) 100

第三节 祛湿药 100

一 化湿燥湿药 101

藿香 101

佩兰 101

苍术 101

砂仁 102

厚朴 102

白豆蔻 102

二 渗利水药 103

茯苓 103

猪苓 103

泽泻 103

薏苡仁 104

萆薢 104

三 清热利湿药 104

茵陈蒿 104

木通 105

车前子(附:车前草) 105

萹蓄 106

滑石 106

瞿麦*106++金钱草 107

海金砂 107

石韦 107

第四节 清热药 108

一 清热泻火药 108

石膏 108

知母 109

栀子 109

芦根 109

大青叶(附:板蓝根、青黛) 110

连翘 110

二 清热解毒药 110

金银花 110

蒲公英 111

败酱草 111

白头翁 112

秦皮 112

鱼腥草 112

射干 113

山豆根 113

三 清热凉血药 113

生地黄 113

犀角 114

玄参 114

牡丹皮 115

赤芍 115

紫草 115

四 清热燥湿药 116

黄芩 116

黄连 116

黄柏 116

龙胆草 117

苦参 117

五 清热解暑药 118

荷叶(附:莲子、莲须) 118

白鲜皮 118

青蒿 119

第五节 泻下药 119

一 攻下药 120

大黄 120

芒硝 120

二 润下药 121

郁李仁 121

火麻仁 121

三 逐水药 121

大戟 121

第六节 消导药 122

牵牛子 122

甘遂 122

山楂 123

麦芽 123

神曲 123

莱菔子 123

鸡内金 124

第七节 祛痰止咳药 124

一 清化热痰药 125

前胡 125

瓜蒌(附:天花粉) 125

葶苈子 125

桔梗 126

贝母 126

竹茹 126

二 温化寒痰药 127

半夏 127

天南星(附:胆南星) 127

白附子 128

白芥子 128

旋复花(附:金沸草) 128

白前 129

三 止咳平喘药 129

马兜铃 129

杏仁 130

百部 130

桑白皮 130

紫菀 131

款冬花 131

枇杷叶 131

第八节 温里药 132

附子(附:乌头) 132

肉桂 133

干姜 133

吴茱萸 133

花椒 134

第九节 理气药 134

陈皮(附:橘叶、橘核、橘红、橘络) 134

枳实(附:枳壳) 135

青皮 135

木香 136

香附 136

乌药 137

檀香 137

薤白 137

大腹皮(附:槟榔) 137

苦楝子(附:苦楝皮) 138

第十节 理血药 138

一 活血药 139

川芎 139

丹参 139

延胡索 140

郁金 140

桃仁 140

红花 140

益母草(附:茺蔚子) 141

乳香 141

没药 142

五灵脂 142

穿山甲 142

三棱 143

莪术 143

牛膝 143

蒲黄 144

二 止血药 144

水蛭 144

?虫 144

仙鹤草 145

白及 145

茜草 145

白茅根 146

大蓟、小蓟 146

地榆 146

侧柏叶 147

棕榈炭 147

藕节 147

槐花(附:槐实) 148

三 七艾叶 148

第十一节 补益药 149

一 补气药 150

人参 150

党参 150

黄芪 150

白术 151

山药 151

甘草 151

白芍 152

熟地黄 152

二 补血药 152

当归 152

何首乌 153

阿胶 153

龙眼肉 153

三 滋阴药 154

沙参 154

麦门冬 154

石斛 154

玉竹 155

枸杞子 155

百合 155

鳖甲 156

女贞子 156

龟版 156

四 补阳药 157

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 157

淫羊藿 157

巴戟天 158

补骨脂 158

肉苁蓉 158

菟丝子 159

杜仲 159

续断 159

狗脊 159

第十二节 平肝熄风药 160

石决明 160

益智仁 160

天麻 161

钩藤 161

全蝎 161

蜈蚣 162

僵蚕 162

地龙 162

代赭石 163

羚羊角 163

第十三节 安神药 163

龙骨 164

磁石 164

朱砂 164

一 重镇安神药 164

牡蛎 165

二 养心安神药 165

酸枣仁 165

柏子仁 165

远志 166

第十四节 开窍药 166

麝香 166

牛黄 167

苏合香 167

菖蒲 167

冰片 167

五味子 168

第十五节 固涩药 168

山茱萸 168

乌梅 169

肉豆蔻 169

金樱子 169

芡实 170

桑螵蛸 170

海螵蛸 170

第十六节 驱虫药 171

使君子 171

鸦胆子 171

南瓜子 171

一 方剂的组成原则 173

二 方剂的加减变化 173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原则及其变化 173

第三章 方剂学基础知识 173

第二节 方剂的剂型 174

(一)汤剂 174

(二)丸剂 174

(三)散剂 174

(四)膏剂 174

(五)丹剂 174

(六)片剂 174

(七)针剂 175

第三节 方剂与治法 175

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麻杏石甘汤) 176

荆防败毒散(附:人参败毒散) 176

第四章 常用方剂 176

第一节 解表剂 176

桂枝汤(附:小建中汤、炙甘草汤) 177

银翘散(附:桑菊饮) 178

第二节 治风剂 178

川芎茶调散 178

独活寄生汤 179

镇肝熄风汤(附:羚羊钩藤汤) 180

第三节 祛湿剂 180

藿香正气散(附:平胃散) 180

茵陈蒿汤(附:茵陈五苓散、茵陈四逆汤) 181

五苓散 181

八正散 182

第四节 清热剂 182

白虎汤(附: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82

犀角地黄汤(附:清营汤) 183

黄连解毒汤(附: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 184

龙胆泻肝汤(附:左金丸) 184

白头翁汤(附:葛根芩连汤) 185

青蒿鳖甲汤 185

第五节 祛暑剂 186

清暑益气汤(附:六一散) 186

桑杏汤 187

清燥救肺汤(附:沙参麦冬汤) 187

第六节 治燥剂 187

第七节 和解剂 188

小柴胡汤(附:大柴胡汤) 188

四逆散(附:柴胡疏肝散) 188

逍遥散(附:丹栀逍遥散) 189

半夏泻心汤(附: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 189

旋复代赭汤 190

第八节 泻下剂 190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 191

麻子仁丸 191

温脾汤 192

第九节 消导剂 192

十枣汤 192

保和丸 193

第十节 涌吐剂 193

瓜蒂散(附:盐汤探吐方)) 193

第十一节 化痰止咳剂 194

二陈汤(附:温胆汤、蒿芩清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杏苏散、清气化痰丸) 194

止嗽散 195

苏子降气汤 195

小青龙汤 196

第十二节 温里剂 196

理中丸(附:附子理中丸、附桂理中丸) 196

四逆汤(附:参附汤) 197

真武汤 197

越鞠丸 198

第十三节 理气剂 198

第十四节 理血剂 199

血府逐瘀汤(附: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199

四生丸 199

黄土汤 200

第十五节 补益剂 200

四君子汤(附:五味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玉屏风散) 201

四物汤(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 201

归脾汤(附:当归补血汤) 202

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饮) 202

肾气丸(附:右归饮、济生肾气丸) 203

天王补心丹 204

朱砂安神丸 204

第十六节 安神剂 204

第十七节 开窍剂 205

安宫牛黄丸(附:至宝丹、紫雪丹) 205

苏合香丸(附:冠心苏合丸) 205

第十八节 固涩剂 206

牡蛎散 206

金锁固精丸 207

四神丸 207

清带汤 207

第十九节 驱虫剂 208

乌梅丸(附:肥儿丸) 208

感冒 209

第三篇 治疗学 209

第一章 内科 209

咳嗽 210

喘证 211

心悸 212

胸痛 213

头痛 214

眩晕 216

中风 217

郁证 218

胁痛 219

黄疸 220

胃脘痛 221

呕吐 222

泄泻 224

痢疾 225

水肿 226

淋证 227

痹证 228

第二章 妇科 231

第一节 月经病 232

月经先期 232

月经后期 233

月经先后无定期 234

月经过多 234

月经过少 235

痛经 236

闭经 237

崩漏 238

第二节 带下病 239

第三节 妊娠病 240

妊娠恶阻 240

胎漏、胎动不安 241

滑胎 242

产后腹痛 243

缺乳 243

第四节 产后病 243

第五节 妇科杂病 244

癥瘕 244

阴挺 245

不孕症 245

第三章 儿科 247

麻疹 247

痄腮 248

泄泻 249

疳积 250

疖、痈 252

第四章 外科 252

【附】疔疮走黄 253

疔 253

疽 254

乳痈 255

脱疽 255

湿疹 256

丹毒 257

瘾疹 257

二 奇穴 259

第二节 取穴法 259

三 阿是穴 259

第一章 腧穴 259

一 十四经腧穴 259

第一节 腧穴分类 259

第四篇 针灸学 259

一 骨度分寸折量法 260

二 中指同身寸法 260

三 解剖标志取穴法 260

(二)手阳明大肠经 261

合谷 261

少商 261

阳溪 261

手三里 261

曲池 261

商阳 261

列缺 261

尺泽 261

中府 261

(一)手太阴肺经 261

一 十四经常用腧穴 261

第三节 常用腧穴 261

太渊 261

梁门 262

解溪 262

上巨虚 262

足三里 262

犊鼻 262

梁丘 262

伏兔 262

归来 262

天枢 262

丰隆 262

下关 262

颊车 262

地仓 262

四白 262

承泣 262

(三)足阳明胃经 262

迎香 262

肩髃 262

臂臑 262

头维 262

(六)手太阳小肠经 263

通里 263

神门 263

少冲 263

少海 263

少泽 263

后溪 263

养老 263

小海 263

臑俞 263

阴陵泉 263

(五)手少阴心经 263

大横 263

血海 263

三阴交 263

商丘 263

公孙 263

隐白 263

(四)足太阴脾经 263

厉兑 263

内庭 263

心俞 264

膈俞 264

肝俞 264

脾俞 264

肺俞 264

胃俞 264

肾俞 264

大肠俞 264

膀胱俞 264

次髎 264

睛明 264

大杼 264

天柱 264

攒竹 264

(七)足太阳膀胱经 264

听宫 264

颧髎 264

肩外俞 264

天宗 264

风门 264

阴谷 265

太溪 265

照海 265

复溜 265

涌泉 265

(九)手厥阴心包经 265

天池 265

曲泽 265

间使 265

内关 265

昆仑 265

(八)足少阴肾经 265

至阴 265

申脉 265

飞扬 265

承山 265

秩边 265

志室 265

委中 265

殷门 265

承扶 265

耳门 266

丝竹空 266

(十一)足少阳胆经 266

瞳子髎 266

翳风 266

率谷 266

阳白 266

风池 266

肩井 266

带脉 266

听会 266

臑会 266

天井 266

支沟 266

外关 266

阳池 266

中渚 266

关冲 266

(十)手少阳三焦经 266

中冲 266

肩髎 266

曲泉 267

大敦 267

行间 267

太冲 267

(十二)足厥阴肝经 267

期门 267

会阴 267

中极 267

关元 267

(十三)任脉 267

足临泣 267

丘墟 267

悬钟 267

光明 267

阳陵泉 267

风市 267

环跳 267

居髎 267

足窍阴 267

神庭 268

大椎 268

哑门 268

百会 268

至阳 268

素髎 268

水沟 268

二 常用奇穴 268

(一)头颈部 268

鱼腰 268

(十四)督脉 268

命门 268

腰阳关 268

长强 268

承浆 268

廉泉 268

天突 268

膻中 268

中脘 268

气海 268

四缝 269

十宜 269

八邪 269

(四)四肢部 269

子宫 269

落枕 269

八风 269

阑尾 269

鹤顶 269

(三)胸腹部 269

精宫 269

腰眼 269

定喘 269

(二)背腰部 269

太阳 269

印堂 269

球后 269

胃上 269

第二章 刺灸法 270

第一节 刺法 270

一 针具 270

(三)消毒 271

(五)押手法 271

(四)针刺程序和针刺角度、深度 271

二 毫针刺法 271

(二)体位 271

(一)练针与针具选择 271

(六)行针与得气 273

(七)针刺手法 273

(八)留针、出针 273

(九)异常现象的处理 274

(十)针刺禁忌 274

一 常用灸法 275

第二节 灸法 275

(一)艾炷灸 275

(一)锋针刺法 275

(二)皮肤针刺法 275

三 其它刺法 275

(三)皮内针刺法 275

(二)艾条灸 276

二 灸法注意事项 276

(一)灸法禁忌 276

(二)施灸程序 276

(三)灸后处理 276

【附】 277

一 耳针 277

【附】火罐疗法 277

二 头针 283

第三章 针灸治疗 286

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 286

一 整体论治 286

二 协调阴阳 286

三 标本缓急 286

四 补虚泻实 286

一 中风 287

第三节 内科常见病 287

五 对症取穴 287

四 脏腑辨证取穴 287

三 循经取穴 287

二 邻近取穴 287

一 局部取穴 287

第二节 针灸取穴规律 287

二 中暑 288

三 咳嗽 288

四 喘证 289

五 呕吐(附:呃逆) 289

六 胃脘痛 290

七 泄泻 290

八 脱肛 290

十 失眠 291

九 眩晕 291

十一 遗尿 292

十二 尿闭 292

十三 遗精(附:阳萎) 292

十四 头痛 293

十五 腰痛 294

十六 痹证 294

十七 痿证 295

第四节 妇产科常见病 295

一 月经不调 295

二 痛经 295

五 阴挺 296

三 带下 296

四 滞产(附:胞衣不下) 296

六 乳少 297

第五节 儿科常见病 297

一 急惊风 297

二 痄腮 297

三 疳积 297

二 肠痈 298

三 风疹 298

四 扭伤(附:落枕) 298

一 乳痈 298

第六节 外科常见病 298

第七节 五官科常见病 299

一 目赤肿 299

二 耳鸣、耳聋 299

三 鼻渊(附:鼻塞) 299

四 鼻衄 300

五 齿痛 300

六 咽喉肿痛、喉蛾 300

【附】 302

一 中药索引 302

二 方剂索引 306

三 腧穴索引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