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医文关系 1
郑序 4
第一节 依存关系 4
第二节 打开宝库的钥匙 6
熊序 8
第三节 宝贵的资源 9
第四节 造就新一代名医的基础 15
第二章 汉字 20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和特点 20
一、汉字的起源 20
二、汉字的特点 24
第二节 汉字的结构 29
一、汉字的结构系统 30
(一) 汉字的笔画系统 30
(二) 汉字的偏旁系统 32
(三) 汉字的部位系统 35
二、汉字的结构形式--“六书” 37
(一) “六书”说的来源和概况 37
(二) 汉字初文的结构形式--象形、指事 38
(三) 再生的合体汉字结构形式--会意、形声 43
(四) 部分汉字产生和通变的根源--转注、假借 50
(五) 学习、掌握“六书”的意义 55
第三节 汉字的流变 56
一、汉字的体态及其演变 56
(一) 甲骨文 57
(二) 金文 59
(三) 小篆 60
(四) 隶书 62
(五) 楷书 64
(六) 草书 66
(七) 行书 69
二、汉字在流变和使用中出现的几种特殊关系 71
(一) 古今字 71
(二) 异体字 74
(三) 通假字 77
三、汉字的历史发展趋势--简化 87
第四节 汉字常用部首简介 91
一、与人和人的行为、性态相关的部首 91
二、与身体相关的部首 93
三、与头部相关的部首 95
四、与口和口的活动相关的部首 98
五、与眼目和它们的活动相关的部首 100
六、与思想、情志相关的部首 101
七、与手和手的活动相关的部首 101
八、与足和足的活动相关的部首 103
九、与疾病相关的部首 105
十、其他有关人的主要部首 106
十一、与神鬼迷信和死伤相关的部首 108
十二、与居室相关的部首 109
十三、与人使用的服饰、器物相关的部首 110
十四、与食物相关的部首 114
十五、与金属、财宝相关的部首 115
十六、与武器、争战相关的部首 116
十七、与天相关的部首 117
十八、与地相关的部首 119
十九、与植物相关的部首 121
二十、与动物相关的部首 122
第一节 词和词组 126
一、词和词素 126
第三章 词汇 126
(一) 词素是构词的细胞 127
(二)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基本表义单位 128
(三) 古汉语词汇的主要特点 129
(四) 词、词素和文字的关系 140
二、词的构成 141
(一)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142
1.单音词 142
2.单纯的复音词 143
3.合成复音词 148
(二)古汉语词汇内部构成、发展的基本规律 153
1.积极的发展 153
2.消极的发展 162
(一)自由词组 168
1.一般词组 168
三、词组 168
2.特殊词组 176
(二)固定词组 180
1.专用词组 180
2.熟语 182
(三) 成语(附:典故) 188
1.成语的性质和特点 190
2.成语的来源 194
3.成语的结构形式 196
4.成语的运用 198
5.成语和典故的关系 200
(四)词和词组的关系 201
一、词的多义性 203
(一) 单义词、多义词及多义产生的主要原因 203
第二节 词义 203
(二) 词的本义,概括义和常用义 206
(三) 本义的查考方法 207
二、词义的引申 212
(一) 词义引申的主要方式 212
(二) 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219
(三) 词义引申和修辞的关系 222
(四) 词义引申的特殊现象--扩大、缩小和转移 225
第三节 同义词和反义词 233
一、同义词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 233
(一) 等义词 234
(二) 近义词(即广义的“同义词”) 235
1. 近义词的特点 235
2. 近义词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243
3. 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方法 247
二、反义词及其在语言中的作用 254
(一) 反义词的特点 256
(二) 反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 262
1. 在修辞方面的应用 263
2. 在构词上的作用 266
3. 在释义上的作用 269
第四节 同音词和同源词 272
一、同音词 272
(一) 同音词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 272
(二) 研究同音词的价值和作用 274
(三) 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 277
二、同源词及其研究的意义 278
(一) 同源词的性质和特点 278
(二) 同源词的记录形式 282
(三) 认识和研究同源词的意义 285
第一节 概述 289
一、古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289
第四章 词法--实词 289
二、词法研究概况 290
三、古汉语词汇的分类 291
第二节 名词 293
一、名词的范围和类别 293
二、名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294
三、名词语法功能的变异 295
四、名词在外部结合关系上的特点 302
第三节 动词 304
一、动词的范围和类别 304
二、动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05
三、动词语法功能的变异 308
四、动词在外部结合关系上的特点 310
第四节 形容词 312
一、形容词的范围和类别 312
二、形容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13
三、形容词语法功能的变异 315
四、形容词在外部结合关系上的特点 318
第五节 数量词 321
一、数量词的范围和类别 321
二、数量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22
三、数量词语法功能的变异 325
四、数量词的特点 326
第六节 代词 334
一、代词的范围和类别 334
二、人称代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335
三、指示代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347
四、疑问代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355
第七节 副词 362
一、副词的范围和类别 362
二、副词的主要语法功能 363
1. 时间副词 363
2. 范围副词 371
3. 程度副词 377
4. 表数副词 380
5. 情态副词 383
6. 否定副词 386
三、副词的其他语法功能和特点 390
第八节 动性实词的特殊用法 393
一、使动用法 394
二、意动用法 398
三、为动用法 400
第一节 概述 403
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403
第五章 词法--虚词 403
二、古汉语虚词的主要特点 404
三、古汉语虚词的分类 406
第二节 关系虚词 407
一、介词 408
二、连词 416
三、结构助词 429
四、连接副词 440
第三节 语气虚词 442
一、叹词 443
二、语气助词 446
三、语态副词 457
四、判断助词 462
第四节 常用虚词例释 464
一、之 464
二、其 473
三、此 485
四、是 489
五、然 497
六、乃 504
七、焉 511
八、若 517
九、者 525
十、所 532
十一、也 539
十二、乎 546
十三、于(於) 553
十四、以 562
十五、为 573
十六、而 583
十七、则 591
十八、且 595
十九、与 600
二十、虽 606
第一节 语句的构造单位 609
第六章 句法 609
一、主语 610
二、谓语 613
(一) 联合式的复杂谓语 617
(二) 连动式的复杂谓语 619
(三) 偏正式的复杂谓语 621
(四) 兼语工的复杂谓语 624
(五) 混合式的复杂谓语 624
三、宾语 626
(一) 宾语的主要类别 626
(二) 双宾语 631
(三) 宾语的前置 632
(四) 介词的宾语 636
四、补语 639
五、定语 642
(一) 限制性定语 642
(二) 修饰性定语 644
(三) 后置定语 646
六、状语 647
(一) 修饰性状语 647
(二) 限制性状语 649
七、其他成分 652
(一) 独立成分 652
1. 全句修饰语 653
2. 叹戒语和呼应语 654
3. 按注、插入语 657
(二) 重叠成分 658
1. 直接复指语 658
4. 衔接语 658
2. 称代复指语 659
3. 总分复指语 661
4. 重叠成分的特点 663
(三) 附加成分 664
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句式 666
一、陈述句 667
二、判断句 675
三、否定句 683
四、疑问句 689
五、被动句 702
六、省略句 708
第三节 复句 715
一、并列复句 716
二、顺承复句 718
三、进层复句 720
四、选择复句 722
五、转折复句 725
六、因果复句 726
七、条件复句 728
八、假设复句 730
九、让步复句 732
十、目的复句 733
十一、紧缩复句 734
第四节 句子的几种主要分析方法 739
一、层次分析法(又可称为“二分法”) 740
二、成分分析法(又可称为“主次法”) 744
三、定位分析法(又可称为“图解法”) 746
第一节 修辞 754
一、概述 754
第七章 修辞·句读·语译 754
二、医古文的修辞内容 757
(一) 词汇的选择 757
1. 词义的选择 758
2. 词的感情色彩的选择 759
3. 词的声音的选择 760
4. 词语适应环境的选择 761
5. 词语活用的选择 762
(二) 句式的选择和调整 763
1. 对偶句的选择 764
2. 排比句的选择 766
3. 倒装句的选择 767
4. 其他句式的选择和调整 769
三、医古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773
(一) 比喻 773
1. 明喻 773
2. 暗喻 774
3. 借喻 775
(二) 对比 776
(三) 比拟 777
(四) 引证 778
1. 暗引 778
2. 明引 780
(五) 代称 781
(六) 问答 784
(七) 避复 785
(八) 复用 787
(九) 分承 788
(十) 错综 790
(十一) 举隅 791
(十二) 互备 792
(十三) 叠字 793
(十四) 夸张 793
(十五) 婉曲 795
(十六) 避讳 796
(十七) 条陈 797
(十八) 反复 798
(十九) 联珠 798
(二十) 双关 799
(二十一) 其他 799
第二节 句读 802
一、概述 802
二、造成句读失误的主要原因 805
三、正确标点古医藉的基本方法 817
四、学会使用新式标点 829
(一) 点号 829
(二) 标号 836
第三节 语译 842
一、概述 842
二、语译的基本要求 845
三、语译的类型 849
四、语译前的准备工作 853
五、语译的基本方法 864
六、语译例篇 879
(一) 《〈脉经〉序》和译文 879
(二) 《辨伏神文并序》和译文 880
第八章 音韵学基础 884
第一节 概述 885
一、汉语音韵学及其部类 885
二、学习汉语音韵学的主要意义 887
三、汉语音韵研究概况 888
四、韵书及其他 891
第二节 声、韵、调 897
一、声母 897
(一) 现代普通话语音系中的辅音 898
(二) 中古语音的声母系统 901
(三) 近代语音的声母系统 906
二、韵母 909
(一) 现代普通话音系的韵母 910
(二) 中古的韵部 913
(三) 近代韵部 923
三、声调 926
第三节 反切和等韵 933
一、“反切”的由来 933
二、“反切”的基本原则 937
三、反切今拼变异及其处理办法 943
(一) 反切上字清、浊变化对今拼的影响 944
(二) 今属零声母的反切变异 948
(三) 某些韵母分化对反切今拼的影响 949
(四) “精”、“见”二系声母演化对反切今拼的影响 953
(五) 唇音演化对反切今拼的影响 955
(六) 查考反切上下字的方法 962
(七) 《广韵》反切上字表 964
四、等韵--韵图的使用 969
第四节 上古音韵 986
一、概述 986
二、古韵和古音的拟测、归纳 994
(一) 离析系连法 994
(二) 系统参照法 999
(三) 谐声订正法(附:谐声表) 1001
(四) 其他参证方法 1012
三、古声母 1015
四、古音韵与研究整理古医籍的关系 1022
五、《内经》的韵例 1035
第九章 训诂和古籍校注 1047
第一节 训诂学概述 1047
一、训诂学的基本概念 1047
二、研究训诂学的意义和作用 1051
三、常用训诂术语 1066
第二节 训诂的基本方法 1075
一、义训--以义释(解)义 1075
二、形训--以形说(见)义 1084
三、声训--因声求(明)义 1091
四、核证--以文献语言为据 1097
五、考察--不脱离时代 1100
六、运用训诂方法注意事项 1105
第三节 古医籍训诂研究的内容 1109
(一) 解释词义 1110
一、集中在中医药文献训诂专书中的训诂 1110
(二) 串讲大意,探索机理 1114
(三) 提示句读 1116
(四) 阐明语法 1118
(五) 指出修辞手段 1123
(六) 研究表达方法 1125
(七) 分析篇章结构 1133
二、分散在古医籍和相关文献中的训诂 1136
(一) 以训诂形式出现的正文 1137
1. 解释词义 1137
2. 串讲、阐释大意或提示思想内容 1139
(二) 以正文形式出现的训诂 1142
1. 解释词义 1142
2. 串讲、阐释大意 1144
三、中医药文献训诂内容的局限性 1145
第四节 古书的注释 1148
一、古书注释和训诂的关系 1149
二、古书注释的常见类别、术语和内容 1151
(一) 古书注释的常见类别 1152
(二) 古书注释的常用术语 1157
(三) 古书注释的主要内容 1159
1. 以扫除语言文字障碍为主的 1159
2. 以阐释思想内容为主的 1160
3. 以考核史实为主的 1161
4. 以注明典故为主的 1162
5. 以注音为主的 1163
6. 以校勘为主的 1164
三、正确利用古注,搞好中医药文献的注释工作 1165
(一) 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 1165
(二) 掌握进行古书注释所需要的各种知识 1166
(三) 全面占有和正确使用各种训注资料 1169
(四) 反复研究被注释的文献和参考资料 1172
(五) 认真复核,严肃对待争疑 1173
第五节 古书的版本和校勘 1174
一、古书版本概述 1176
(一) 简策 1176
(二) 帛书--册叶 1178
(三) 石经--雕版 1181
二、版本的类别 1183
(一) 抄写本 1184
(二) 雕版本 1186
(三) 活字本及其他 1189
三、中医药古书的错讹情况 1190
(一) 造成讹误的主要原因 1191
(二) 错讹的主要形式 1195
四、中医药古书的校勘 1197
(一) 选择善本 1198
(二) 各种方法配合使用 1202
五、校勘古书值得注意的问题 1209
第一节 概述 1218
一、工具书的性质和作用 1218
第十章 工具书常识 1218
二、我国工具书发展简况 1224
三、我国工具书的主要类别 1227
(一) 字、辞(词)典 1227
(二) 目录书 1230
(三) 类书(附:丛书) 1234
(四) 索引(附:文摘) 1237
(五) 历表、年表(附:年谱) 1240
(六) 舆图(附:谱表) 1243
(七) 政书 1245
(八) 其他 1246
1. 百科全书 1247
2. 年鉴 1247
3. 手册 1248
第二节 工具书的编排和查检 1249
一、形序法 1250
(一) 部首法 1251
(二) 笔数法 1256
(三) 笔形法 1258
(四) 笔形代号法 1259
二、音序法 1261
(一) 声韵法 1261
(二) 注音字母法 1262
(三) 汉语拼音法 1263
三、分类法 1265
四、主题法 1269
五、时序法 1270
六、地序法 1271
七、综合编排和综合查检 1272
八、编撰工具书的基本原则 1276
(一) 查考汉字结构和词汇本义的工具书 1279
一、查考字、词的工具书 1279
1. 《说文解字》 1279
第三节 重要工具书简介 1279
2. 《文字源流浅释》 1284
3.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1284
(二) 查考常用古、今字、词的工具书 1284
1. 《新华字典》 1284
2.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285
(三) 查考难字、异体字的工具书 1286
1. 《康熙字典》 1286
2. 《中华大字典》 1287
3. 《集韵》 1289
4. 《难字表》 1289
(四) 查考古汉语字、词的工具书 1289
1. 《辞源》 1289
2. 《辞海》 1291
3. 《尔雅》 1294
4. 《释名》 1295
5. 《广韵》 1296
6. 《经典释文》 1297
7. 《经籍?诂》 1298
(五) 查考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1299
1. 《词诠》 1299
3. 《经传释词》 1300
4. 《古汉语虚词》 1300
2. 《古书虚字集解》 1300
6. 《广释词》 1301
7. 《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 1301
5. 《文言虚词浅释》 1301
2. 《成语词典》 1302
1. 《汉语成语词典》 1302
3. 《佩文韵府》 1302
(六) 查考成语、典故、方言、俗语的工具书 1302
4. 《方言》 1303
5. 《通俗编》(附《直语补正》) 1304
1. 《辞通》 1305
2. 《联绵字典》 1305
(七) 查考联绵、重言、同源字(词)的工具书 1305
1. 《诗词曲语辞汇释》 1306
(八) 查考古代文艺作品惯用词语的工具书 1306
2. 《元剧俗语方言例释》 1306
3. 《同源字典》 1306
1. 《中医大辞典》(试用本) 1307
(一) 查考中医药语词的工具书 1307
2. 《中国医药大辞典》 1307
二、查考中医药专业问题的工具书 1307
3. 《小说词语汇释》 1307
3. 《简明中医辞典》 1308
(二) 查考中药、方剂的工具书 1309
1. 《中药大辞典》 1309
4. 《中医名词术语选择》 1309
3. 《标准药性大辞典》 1310
4. 《中国药物新字典》 1310
2. 《中国药学大辞典》 1310
6. 《常用中草药图谱》 1311
7. 《方剂辞典》 1311
5. 《药性字典》 1311
2.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1312
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312
3. 《类经》 1312
(三) 查考古代中医药文献的工具书 1312
5. 《证治准绳》 1313
6. 《东医宝鉴》 1313
4. 《名医类案》 1313
7. 《医宗金鉴》 1314
8. 《诊本医书集成》 1314
3. 《中国医学大成总目提要》 1315
2. 《四部总录医药编》 1315
4. 《中国医籍考》 1315
1. 《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1315
(四) 查考中医药书目的工具书 1315
(五) 查考古代医家的工具书 1316
1. 《中国医学人名志》 1316
5. 《宋以前医籍考》 1316
(一) 查考人名的工具书 1317
三、查考其他问题的工具书 1317
1. 《中国人名大辞典》 1317
2. 《历代名医传选注》 1317
2. 《古今用姓名大辞典》 1318
(二) 查考地名的工具书 1319
1.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1319
3. 《中外人名辞典》 1319
3. 《最新中外地名辞典》 1320
4. 《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 1320
2. 《中国地名大辞典》 1320
5. 《中国历史地图集》 1321
(三) 考查古代典章制度、文化知识的工具书 1321
2. 《古代汉语》(下册第一分册) 1322
3. 《历代职官表》 1322
1. 《古代文化基本知识》 1322
1. 《汉书·艺文志》一卷 1323
2. 《隋书·经籍志》四卷 1323
(四) 查考书目、索引的工具书 1323
3. 《四库全书总目》 1324
4.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1324
7. 《全国报刊索引》(月刊) 1325
6. 《全国新书目》 1325
8. 《中文医史论文索引》 1325
5. 《贩书偶记》 1325
9. 《医学期刊提要索引》(双月刊) 1326
附录:汉语拼音方案 1327
本书引用书目和参考书目 1331
附记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