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5
三、研究的路径与基本框架 13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国有经济政策的演变 19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前的国有经济政策 20
一、国有经济政策形成的渊源及背景 20
二、党国体系下国有经济政策的形成路径 26
三、国有经济政策的形成及基本内容 30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国有经济政策的演进 44
一、“计划经济”政策与“统制经济”政策之辨 44
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政策划分 48
三、国有企业地位的确立及对国有企业的扩张扶持政策 51
四、国有企业的经营预算政策 54
五、省营企业政策 57
第三节 抗战后国有经济政策的演变 62
一、敌伪产业接收政策 62
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政策划分 69
三、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与国有股份的减持政策 77
第二章 抗战前国有企业的形成与规模(1927~1937) 89
第一节 国有经济事业执行机构的设立与职能 89
一、国民政府行政院属下经济管理部门的设立与职能 89
二、中华民国建设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能 91
三、全国经济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能 94
四、资源委员会的设立与职能演变 96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国有企业系统 98
一、南京国民政府接收的前国有企业 99
二、国民政府的国有企业系统 103
第三节 实业部投资的国有企业 106
第四节 其他各部会的国有资本投资及国有企业 115
一、交通部系统的国有企业 115
二、铁道部系统的国有铁路 121
三、国家行局及财政部系统的国有企业 124
四、建设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投资的国有企业 127
五、资源委员会投资的国有企业 133
六、军政部系统的国有军工企业 137
第五节 抗战前的省市营企业 139
第三章 抗战时期大后方地区国有企业的全方位扩张(1937~1945) 149
第一节 抗战时期国有企业主管机构的变化及沦陷区国有企业的损失 149
一、国有企业主管机构的变化 149
二、战争初期沦陷区国有企业的损失 156
第二节 经济部下属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 158
一、资源委员会系统国有企业的急剧扩张 158
二、采金局的国有资本投资 167
三、工矿调整处及经济部的其他国有资本投资 171
第三节 其他部门国有企业的扩张 176
一、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的国有贸易企业 176
二、交通部投资的国有企业 184
三、其他部门投资的国有企业 189
第四节 国有军工企业的扩张 190
第五节 抗战时期各省区省营企业的急剧扩张 195
第六节 抗战时期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 211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国有大企业的急速膨胀(1945~1949) 219
第一节 原有国有企业的变动 219
一、后方省区原有国有企业的变动 219
二、地方省营企业的变动 223
第二节 抗战后敌伪产业的接收及国有企业的急剧膨胀 231
一、接收机构的设立 232
二、敌伪产业的接收与处理 236
三、接收后新国有企业的急剧膨胀 249
第三节 国民政府重组的国有大企业及大企业系统 257
一、资源委员会及所属国有大企业 257
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263
三、其他的若干部属大企业 269
四、台湾地区的国有企业系统 278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出售以及国有股份减持的实施 287
第五章 国有企业的资本与股权 297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资本、资金来源及其构成 297
一、国家财政投资 297
二、内外债借款 303
三、银行借款 309
第二节 国有资本的形成路径及制度安排 314
一、财政资金对国有资本形成的制度安排 314
二、国有企业间国有资本的转让 317
三、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的形成路径 319
四、国有资本向民营资本及民营企业的渗透 320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经营预算及国有资本的剩余索取 327
第四节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 335
一、国有独资及全资企业 335
二、国有控股企业 338
三、国有参股企业 340
四、特种股份有限公司 344
五、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股权管理 347
第六章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 351
第一节 董理监会及董理监事人员的遴选和派充 352
一、国有独资企业的董理监会及董理监事人员 352
二、国有全资企业的董理监会及董理监事人员 355
三、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份董监人员的派充 357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科层结构与职业经理阶层 363
一、国有企业的科层结构 363
二、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阶层及其薪酬与激励 370
第三节 省营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与治理模式 382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投资控股型的母子公司形态 382
二、较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 387
三、有限度政企分开的制度安排 391
余论 393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 393
二、国有企业的制度及规模优势 396
三、国有企业的制度性障碍 402
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 406
五、国有企业的公司化趋向 412
六、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有企业的历史结局 415
附录一 1937年7月前国民政府各部会投资企业简况 417
附录二 1939年10月经济部合资企业资本状况 427
附录三 战时经济部采金局投资采金企业资本状况 435
附录四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所属主要国有兵工企业概况 437
附录五 1943年中南地区公营、省营、国营、特种四类工矿企业资本状况 442
附录六 1943年后方十四省区上报经济部省营工厂简况 446
附录七 1944年后方公营资本酒精厂一览 450
附录八 抗战时期经济部投资企业资本状况 455
附录九 1947年经济部所属企业简况 463
附录十 截至1945年12月资源委员会投资企事业单位一览 467
附录十一 1947年资源委员会所属企业简况 481
主要引用文献 487
后记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