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孙子兵法》的时代印记 5
第一节 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先进军事思想的呼唤 5
第二节 丰富的战争实践培植了孙武的军事理论 7
第三节 哲学思潮奠定《孙子兵法》的思想基础 9
第二章 兵圣孙武的战争实践 14
第一节 登上战争舞台的序曲——吴宫教战 14
第二节 初试锋芒攻克养城之战 16
第二节 战略家的胆识——南下征伐越国 17
第四节 伐楚再展雄威——豫章之战 17
第五节 决战决胜——吴军破楚入郢 18
第三章 《孙子兵法》的知行观 21
第一节 《孙子兵法》中知与行的含义 21
第二节 两种截然对立的知行观 22
第三节 孙子知行观与战略决策 23
第四节 孙子知行观与战术指挥 24
第五节 明君与智将 26
第六节 孙子知行观与自然环境条件 28
第七节 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30
第八节 孙子知行观的思想建树 32
第九节 孙子知行观的局限性 34
第一节 孙子的军事辩证法是时代的产物 35
第四章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辩证法 35
第二节 《孙子兵法》中的朴素唯物主义 36
第三节 关于道、法与战争的关系 39
第四节 关于人的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41
第五节 知己知彼的辩证关系 42
第六节 关于“诡道”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 44
第七节 关于战略与战术的辩证关系 45
第八节 关于战争中的矛盾规律 46
第九节 关于《孙子兵法》军事辩证法的局限性 53
第十节 关于《孙子兵法》军事辩证法的历史地位 54
第一节 涵概准确、界定周延 55
第五章 《孙子兵法》的逻辑、语言艺术 55
第二节 推导严密、析理透辟 57
第三节 语言形象、简洁、生动 59
第六章 《孙子兵法》与中国著名兵家 61
第一节 孙膑与《孙子兵法》的师承关系 61
第二节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开拓 63
第三节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超越 68
第七章 《孙子兵法》精语释义 70
第八章 《孙子兵法》在国外的传播 93
第一节 《孙子兵法》在日本的传播 93
第二节 《孙子兵法》在法国的传播 95
第四节 《孙子兵法》在英国的传播 96
第五节 《孙子兵法》在德国的传播 96
第三节 《孙子兵法》在俄国的传播 96
第六节 《孙子兵法》在美国的传播 97
第九章 《孙子兵法》集评 98
前言 109
第一章 绪论 111
第一节 古典诗学的发展历程 111
第二节 古典诗学的创作论 112
第三节 古典诗学的作家论 119
第四节 古典诗学的批评论 123
第五节 古典诗学的几个特点 127
第一节 概说 129
第二章 诗学理论的发轫期(先秦至南北朝) 129
第二节 孔子 130
第三节 孟子 133
第四节 荀子和《乐记》 135
第五节 《诗大序》 137
第六节 汉人对《楚辞》的评价 139
第七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 142
第八节 陆机的《文赋》 144
第九节 《文心雕龙》中的诗学理论 147
第十节 钟嵘的《诗品》 156
第三章 诗学理论的成熟期(隋唐五代宋金元) 163
第一节 概说 163
第二节 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164
第三节 杜甫的论诗诗 166
第四节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 169
第五节 皎然的《诗式》 172
第六节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177
第七节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180
第八节 欧阳修和《六一诗话》 184
第九节 苏轼的诗学理论 187
第十节 黄庭坚等人的诗论 191
第十一节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195
第十二节 姜夔与《白石道人诗说》 199
第十三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203
第十四节 宋代的诗话汇编 208
第十五节 王若虚的《滹南诗话》 212
第十六节 元好问的诗论《论诗三十首》 215
第十七节 、方回的《瀛奎律髓》 219
第四章 诗学理论的繁盛期(明清) 222
第一节 概说 222
第二节 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 223
第三节 李梦阳、何景明的诗论 227
第四节 王廷相与徐祯卿的诗论 233
第五节 王世贞的诗论 236
第六节 谢榛的《四溟诗话》 241
第七节 胡应麟的《诗薮》 246
第八节 公安派 250
第九节 竟陵派 254
第十节 钱谦益的诗论 258
第十一节 王夫之的诗论 261
第十二节 叶燮的《原诗》 264
第十三节 王士祯的“神韵说” 268
第十四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272
第十五节 翁方纲的“肌理说” 275
第十六节 袁枚的“性灵说” 278
第十七节 “诗界革命”诸人的诗论 282
第一节 概说 285
第五章 论诗诗(诗学理论中的一朵奇葩) 285
第二节 “第一功名只赏诗”——论诗和诗人的地位 286
第三节 “模宋规唐徒自苦”——论反对剽窃模拟 289
第四节 “放胆为诗空倚傍”——提倡大胆创新 292
第五节 “挥毫当得江山助”——论游历对创作的重要影响 296
第六节 “工夫深入独心知”——诗人自述为诗的心境 297
第七节 “学诗浑似学参禅”——论禅与诗的关系 299
第八节 “评诗加倍要寻思”——论作家和作品的评论 302
第九节 “片语精微妙入神”——论诗诗的艺术特色 306
禅学要义赵仁珪著 313
前言 313
第一节 宗门对教下的发展 315
第一章 禅宗的基本特征——禅宗与佛教及老庄思想的关系 315
第二节 禅宗与老庄思想 328
第二章 禅宗的形成与创立——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 337
第一节 初期禅宗的基本特点 337
第二节 六祖慧能及其《坛经》 345
第三章 禅宗的发展与繁荣——六祖之后的几位大德及其特色 359
第一节 六祖慧能的几位法嗣 359
第二节 南岳系——马祖道一的洪州禅及其传人 364
第三节 青原系传人 372
第四节 洪州禅和石头禅传习方法的若干特点 376
第一节 五宗七派的流布与特色 388
第四章 禅宗的守成与衰落——宋及宋以后禅宗的发展概况 388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禅宗概况 411
第五章 禅宗与中国文化——禅宗对中国文学艺术及思想的影响 422
第一节 禅与诗 422
第二节 禅与其他 439
理学要义刘宗贤著 455
前言 455
第一章 儒释道合—的新儒学——理学的产生及特点 456
第一节 理学——道学 456
第二节 忧患与变迁的时代 457
第三节 儒学的重建 459
第四节 韩愈、李翱对理学的贡献 461
第一节 宋初学术兴起的背景 464
第二章 宋初学术与理学先驱 464
第二节 群儒出世学派纷呈 466
第三节 三先生一开风气之先 469
第三章 天人境界与万物生成思想——周敦颐与邵雍 471
第一节 濂溪先生与《爱莲说》 471
第二节 “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 473
第三节 主静立人极 474
第四节 寻“孔颜乐处” 476
第五节 邵雍与其先天学 478
第四章 追求万物一体的气学大师——张载 481
第一节 刻苦励学志道精思 481
第二节 黜怪妄辨鬼神 483
第三节 论太虚即气、一物两体 486
第四节 《西铭》之万物一体论 489
第五节 张载论性与知 491
第五章 由伦理上升为天理——理学开创者二程 494
第一节 程颢和程颐 494
第二节 二程哲学的共同主题 496
第三节 天理·人性·修养——二程理学体系 497
第四节 二程哲学的不同风格和志趣 504
第六章 博大精深的理学体系——朱熹理气说 511
第一节 综罗百代的儒者 511
第二节 以“讲明义理”治天下 515
第三节 理是天地万物之本 518
第四节 心统性情与人心、道心 522
第五节 涵养用敬与格物穷理 525
第七章 对孟子本心说的回归——朱陆之争与陆九渊心学 528
第一节 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 528
第二节 陆九渊与陆氏家学 530
第三节 陆九渊的本心论 532
第四节 心即理 534
第五节 先立乎其大 537
第八章 呼唤心灵良知——王守仁心学体系 540
第一节 从朱陆之争到王守仁——王学渊源辨析 540
第二节 百死千难悟良知——王守仁思想的形成 544
第三节 良知为天下之本——王守仁心学体系 548
第九章 王门弟子与明代理学 557
第一节 四句教与王门弟子 557
第二节 王艮与一泰州学派 562
第三节 与王守仁同时的理学家 565
第四节 王学的内部修正派刘宗周 570
第十章 理学的批判与总结——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573
第一节 抨击君主制,开一代新学风——黄宗羲 573
第二节 经世致用复兴经学——顾炎武 577
第三节 理学的理论总结与批判——王夫之 579
前言 587
第一章 文字学 590
第一节 文字学源流概述 590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 596
第三节 久盛不衰的“《说文》学” 616
第二章 音韵学 628
第一节 音韵学源流概述 628
第二节 中古音 631
第三节 上古音 636
第四节 “平上去入”与“阴阳上去”不同 643
第五节 懂得音韵学对读古书有很大好处 644
第三章 雅学 648
第一节 雅学源流概述 648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词典式训诂专著——《尔雅》 649
第三节 雅学著作中的灿烂明星 659
第四章 方言学 666
第一节 方言学源流概述 666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描写方言学专著——《方言》 669
第三节 不要小看方言俗语的作用 673
第五章 语源学 678
第一节 语源学源流概述 678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探求语源的专著——《释名》 684
第三节 语源研究的根据 687
第四节 刨根问底求语源 694
第五节 一纲举而万目张 696
第一节 传注学源流概述 699
第六章 传注学 699
第二节 传注要解决些什么问题 703
第三节 传注中的常用术语 708
第四节 解释词义的基本方式 715
第五节 考证词义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719
第七章 结语:小学不会成为绝学 725
书画要义垦平畴著 731
前言 731
第一章 线条——中国书画之精髓 734
第一节 源远流长:书画缘起 734
第二节 齐万殊于一贯:书画与线条 737
第三节 情深骨奇:线条之意蕴 739
第四节 一以贯之:线之美与一画说 742
第二章 形神——书画艺术建构之要素 745
第一节 迁想妙得:形神说缘起 745
第二节 律度与天然:书画形神说举隅 751
第三节 此起彼伏:形神说嬗变与影响 759
第三章 韵——中国书画之灵魂 763
第一节 意与灵通:晋人气韵说 763
第二节 探妙要索元精:唐人气韵说 765
第三节 工逸殊途:宋元明清气韵说 768
第四节 生于有余:范温韵说 773
第四章 书法作品钩玄 774
第一节 恍兮惚兮:书法艺术审美特点 775
第二节 错采镂金:甲骨与吉金 778
第三节 恢宏大度:汉碑 781
第四节 千姿百态:魏碑 782
第五节 别有风情:简牍与写经 784
第六节 求规尚法:唐楷 786
第七节 珠联璧合:《书谱》 789
第八节 志在飞移:草书 791
第五章 书家研究举隅 795
第一节 概述 796
第二节 临事从宜:崔瑗 797
第三节 风流倜傥:王羲之 798
第四节 大唐气象:颜真卿 801
第五节 书中豪杰:杨凝式 804
第六节 从传统中走来:赵孟頫与王铎 806
第七节 各领风骚:碑帖学派 809
第六章 中国画作品钧玄 812
第一节 具象与抽象之间:中国画审美特点 813
第二节 吉光片羽:上古三代画迹 814
第三节 随色象类:两汉丹青 816
第四节 美仑美奂:魏晋绘画 817
第五节 飞天焕彩:莫高窟壁画 819
第六节 生意盎然:《清明上河图》 820
第七节 野逸富贵各有宜:徐黄二体 821
第八节 心怡神畅:宋元山水 823
第九节 众说纷纷:四王山水 825
第十节 独运其妙:金石家之画 826
第七章 画家研究举隅 828
第一节 概述 828
第二节 画尽意在:顾恺之 829
第三节 吴带当风:吴道子 830
第四节 无穷出清新:苏东坡与文人画 831
第五节 妍丽精密:宋徽宗与画院 833
第六节 扬南抑北:董其昌 834
第七节 借古开今:朱耷与石涛 836
第八节 “离经叛道”:扬州八怪 837
第九节 别开生面:任伯年与海派 839
第一节 以心感物:造化与心源 840
第八章 书画创作论精萃 840
第二节 一刹那上揽取:兴会与创作 844
第三节 古今须臾四海一瞬:神思与静虑 846
第四节 穷变态合情调:法与无法 849
第五节 先器识而后文艺:立身与积学 851
第九章 书画鉴赏论粹义 853
第一节 情移腕扼:欣然感发 853
第二节 理深思远:意趣心契 856
第三节 好之与知之:贵在体味 859
第四节 灵心慧眼:存精寓赏 862
第一节 世殊事异:传统的思考 864
第十章 传统之沉思与未来之憧憬 864
第二节 师心不师迹:学古与变古 867
第三节 古今通途:传统与创新契合 870
婚姻家庭文化要义彭立荣著 875
前言 875
第一章 婚姻家庭及其文化的产生 876
第一节 婚姻家庭起始的历史神话传说 876
第二节 华夏族婚姻家庭文化的产生 878
第三节 中华其他民族婚姻家庭文化的产生 882
第二章 周代《三礼》中的婚姻家庭文化 887
第一节 《三礼》中的婚姻文化 887
第二节 《三礼》中的家庭文化 890
第三节 《三礼》中的婚姻家庭文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894
第三章 儒学中的婚姻家庭文化 897
第一节 孔孟儒学中的婚姻家庭文化 897
第二节 汉代以来儒学中的婚姻家庭文化 905
第三节 正确对待儒学中的婚姻家庭文化 909
第四章 中国古代房室养生文化 915
第一节 先秦两汉时期的房室养生文化 915
第二节 魏晋隋唐时期的房室养生文化 926
第三节 宋元明清时期的房室养生文化 935
第五章 中华婚礼婚俗文化 944
第一节 中华婚礼婚俗文化的概况 945
第二节 中华婚礼婚俗文化的民族性 948
第三节 中华婚礼婚俗文化的地域性 950
第四节 中华民族几种主要婚俗的由来 954
第六章 中国古代齐家家政文化 960
第一节 修身与齐家 961
第二节 循礼与持家 964
第三节 处世与交友 971
第七章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文化 977
第一节 我国历史上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文化传统 977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文化中的劝学 981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家庭教育文化中的教子 984
第八章 中华近、现代婚姻家庭文化 989
第一节 近、现代以来中华婚姻及其文化的变迁 990
第二节 近、现代以来中华家庭及其文化的变迁 993
第三节 近、现代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 996
近代文化要义郑义风郑伟著 1003
前言 1003
第一章 近代文化概说 1004
第一节 “文化”的涵义 1004
第二节 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1005
第三节 近代文化的特色 1011
第四节 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 1016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命运 1017
第一节 传统文化由兴盛到相对衰落 1017
第二节 临危思变:对传统文化的挑战和批判 1023
第三节 近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扬与弃 1039
第四节 佛教文化在近代的兴起 1043
第三章 洋务文化:中国近代文化第一步 1045
第一节 近代文化转换的信息:《资政新篇》与《校颁庐抗议》 1046
第二节 洋务文化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1047
第三节 翻译留学与西学的引进 1048
第四节 “并世译才数严林”:严复与林纾的翻译 1049
第五节 近代中国科技观的转变 1053
第四章 制度文化在近代的变革 1056
第一节 帝制的覆灭与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1057
第二节 科举制的废除与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 1062
第三节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1071
第五章 近代人权理论的兴起与人的拯救 1077
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对人才的渴求 1077
第二节 人的奴隶性:国民性的自我解剖 1083
第三节 铲除奴性塑造新民 1087
第六章 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 1103
第一节 戊戌前社会习俗的初步变革 1103
第二节 改良风俗与社会变革的重要关系及对旧习俗的批判 1108
第三节 戊戌后社会习俗的全面变革 1112
第七章 近代文学艺术 1117
第一节 近代文学艺术概说 1117
第二节 近代诗歌 1118
第三节 近代小说 1122
第四节 近代散文与文体的衍变 1126
第五节 近代艺术 1129
新文化要义李少群著 1135
前言 1135
第一章 “建设必先之以破坏” 1138
第一节 先驱者的抉择 1138
第二节 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1142
第三节 文学全面改革的先声 1148
第四节 旷世者的呐喊 1152
第一节 “人的发现” 1162
第二章 新文化价值的确立 1162
第二节 民主、科学 1177
第三节 行为模式的转换 1186
第三章 白话文运动——人的文学 1194
第一节 白话文运动的巨大成就 1194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五四文学传统 1201
第三节 新文学的文化审美内涵 1215
第四章 于引进中选择在比较中探寻 123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1230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与论争 1238
第三节 二十年代科学与玄学之争 1241
第四节 新文化的现代反思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