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再版前言 2
总论 1
第一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 2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对象 2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特点、和特定功能 5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与基本经验 7
一、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过程 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10
三、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18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成就和历史使命 20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6
第一节 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
一、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6
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和历史地位 3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37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7
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5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55
三、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58
经济建设篇 64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 6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64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64
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69
第二节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75
一、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和规律 75
二、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机制 7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8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点 8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同点 8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 85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85
一、经济体制及其选择的主要标准 85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87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91
第二节 正确运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9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92
二、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手段 95
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形式和范围 98
第三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增强企业活力 99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99
二、按照两权分离原则,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落实企业自主权 101
三、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正确处理企业和职工的关系,确保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103
第四节 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04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04
二、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108
第五节 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112
一、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112
二、建立和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主要任务 113
第五章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17
第一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17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117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2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24
一、国有经济 124
二、集体经济 128
第三节 私有制经济 131
一、个体经济 131
二、私营经济 133
三、外商独资企业 137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经济 138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 138
二、股份制经济 141
三、联营经济 144
第五节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46
一、正确认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46
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初步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能搞“私有化” 148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 1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153
一、国民收入及其分配和再分配 153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1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161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61
二、多种分配方式与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70
三、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几个关系 17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 177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消费的特点和作用 17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结构 181
三、科学引导消费,加强社会保障 183
第七章 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关系 190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190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190
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
三、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193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 196
一、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196
二、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202
三、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 204
四、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206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 208
一、经济特区 208
二、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210
三、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215
第八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和效益 219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 219
一、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性 219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关系 223
三、抓住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 225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比例 227
一、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227
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 229
三、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233
四、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 234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 236
一、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增长必须有好的经济效益 236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 239
政治建设篇 244
第九章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44
第一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44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244
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246
第二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248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国家 248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52
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前提 253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6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56
二、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59
三、在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26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63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63
二、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国情 270
第十章 发展统一战线 维护民族团结 实现祖国统一 27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273
一、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 273
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77
三、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280
第二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 282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 282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 289
第三节 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 293
文化建设篇 299
第十一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299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299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299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303
三、坚持两手抓的战略方针 306
第二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 307
一、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307
二、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311
三、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13
第三节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阵地 316
一、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 316
二、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321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23
一、理想建设 323
二、道德建设 327
三、纪律建设 3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32
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32
二、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36
三、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 340
党的建设篇 343
第十三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建设 343
第一节 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43
一、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343
二、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48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350
一、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50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353
三、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353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56
五、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 357
第三节 坚持党的领导,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358
后记 362
再版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