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汩罗江畔 1
第二章 “平江暴动”与“平江起义” 8
第三章 湘鄂赣边区的红旗 24
在血泊中奋起 24
扩大苏区 30
攻打长沙 32
“左”倾危害 35
向长武路发展 39
第四章 反“围剿”失败与三年游击战争 43
“围剿”与反“围剿” 43
红旗不倒 59
一师的变迁与发展 70
第五章 建设铁的新四军 70
“独立自主”与“人枪款主义” 75
“皖南事变”的历史教训 83
万变不离其宗 90
第六章 一师抗战政治工作的回顾 96
新情况 新特点 新创造 96
抓大局 抓思想 抓质量 120
做领导 做大家 大家做 130
第七章 新四军的“整风运动” 139
第八章 巧断奇兵战东南 156
巧战敌伪 156
浙西三次反顽战役 166
迎接新的战略转变 179
第九章 保证苏中七战七捷 186
“开始打” 186
战必胜 192
力无穷 199
启示 204
第十章 “立功运动”的创立与发展 211
二团首创 211
延安推广 217
总结提高 220
集体的智慧 227
一道难题 231
第十一章 评定伤亡 研究战术 231
九团突破 235
一项新记录 239
新的思索 243
第十二章 达成大规模运动战的胜利 246
宿北歼敌 247
鲁南奇迹 252
第十三章 大踏步后退 大踏步前进 262
爬过山顶 迎接光明 262
猛虎掏心 “王牌”覆灭 268
第十四章 俘虏政策的发展与创新 276
从“瓦解敌军” 到“壮大我军” 277
融俘教育 278
即俘 即补 即战 283
第十五章 夺取“第二战场”的胜利 286
策反敌军 287
战略情报 293
政治攻势 297
第十六章 濮阳整训前后 303
新区政策的调研与教育 304
战士委员会 311
濮阳整训 317
豫东战役 326
第十七章 “打到济南府 活捉王耀武” 330
反复酝酿 331
充分准备 337
智勇奋战 341
第十八章 “中原定则天下定” 348
以少胜多的科学决策 348
综合实力的全面较量 356
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凯歌 366
第十九章 打过长江去 军政双胜利 372
渡江战役的时间确定过程 372
“攻占浦口、炮击南京”问题 375
渡江作战的方式问题 377
第二十章 进军大上海 391
建立自觉的革命纪律 392
严密的军事警备 397
接管权力还人民 401
加强部队思想指导 405
第二十一章 春风化雨 点滴入微 411
第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革命熔炉 421
时代的使命 421
成功的教学 430
栋梁满天下 445
第二十三章 最高军事学府 452
组织起来 团结会师 452
尊师重道 教学相长 457
思想领导 政治方向 468
速成正规 文化钥匙 484
第二十四章 深谋远虑的战略举措 484
教书育人 治学从严 489
反对经验主义 防止教条主义 498
第二十五章 历史的曲折与公正 511
伟大转变 重要贡献 511
反对“教条主义” 515
历史的结论 524
第二十六章 军事科学院的初创与成长 534
领导坚强 535
政治风云 546
科研成果 573
后记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