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吴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81004396X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概述 1

1.引言 1

2.有线电视的频道配置 1

3.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2

4.双向技术 4

第二章 基础理论 5

1.电视信号的组成 5

2.射频信号的组成 5

3.噪声的理论基础 9

3.1 基础热噪声 9

3.2 载噪比 9

3.3 噪声系数 9

3.4 单个设备的载噪比 11

3.5 两个设备串接时的载噪比 11

3.6 多个设备串接时的载噪比 12

4.1 非线性失真的产物 13

4.非线性失真的理论基础 13

4.2 载波互调比 16

4.3 交扰调制比 18

4.4 复合差拍比 19

5.反射的理论基础 20

5.1 反射波的参数 20

5.2 反射损耗 21

5.3 计算反射的基本原则 21

1.1 视频及音频信号的电平 24

第三章 系统的性能参数 24

1.视频性能参数 24

1.2 微分增益和微分相位 25

1.3 色/亮度时延差 25

1.4 回波值 26

2.射频性能参数 26

2.1 系统输出口的电平 26

2.4 载波互调比 27

2.3 载噪比 27

2.2 频道内的幅频特性 27

2.5 交扰调制比 28

2.6 信号交流声比 28

2.7 系统输出口的相互隔离 29

3.电缆分配系统主要的参数 29

第四章 性能参数的分配 31

1.三种叠加规律 31

1.1 算术叠加 31

1.2 均方根叠加 31

1.3 减算的算术叠加 32

2.各项指标的叠加规律 32

3.载噪比和信号交流声比的叠加 33

4.载波三次互调比和交扰调制比的叠加 35

5.载波二次互调比的叠加 37

1.最大直视距离 40

2.自由空间损耗 40

第五章 接收场强的计算 40

3.平坦地面上的接收场强 41

4.接收天线高度的影响 43

5.一般情况下的接收场强 44

第六章 接收电平的计算 46

1.半波偶极子天线 46

2.偶极子天线的输出电压 47

3.1 八木天线 48

3.各种常用天线 48

3.2 对数周期天线 50

3.3 抛物线形反射器八木天线 50

3.4 组合天线 50

4.天线接收电平计算实例 51

5.接收天线的架设 52

第七章 传输部分的设计 53

1.电缆的特性 53

2.传输网的组成 54

3.传输网干线的载噪比 55

4.1 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平 57

4.传输网干线的交扰调制比 57

4.2 交扰调制比和频道数量的关系 58

4.3 交扰调制比的计算 58

4.4 复合交扰调制比的计算 60

4.5 干线放大器的极限增益 61

5.传输网干线的载波互调比 62

5.1 干线放大器的载波互调比 62

5.2 载波二次互调比的计算 63

5.3 载波三次互调比的计算 64

6.传输网干线的复合差拍比 65

7.传输网干线的不平度 66

8.传输中反射的计算 67

9.干线系统的供电 69

10.分配放大器的计算 71

11.传输网的主要设备 74

11.1 干线放大器 74

11.2 分支放大器和分配放大器 75

11.4 电源附加器 77

11.3 干线分支器和分配器 77

第八章 前端部分的设计 78

1.直接混合型前端 78

2.带天线放大器的直接混合型前端 80

3.频道放大器混合型前端 81

4.1 邻频使用时前端的技术要求 82

4.2 电视接收机的邻频选择性 82

4.处理混合型前端 82

4.3 处理型前端的组成 83

5.实际的前端组成 84

5.1 小型系统用前端 84

5.2 大型共用天线用前端 84

5.3 小型系统用的一种前端 85

5.4 有线电视系统用前端 86

6.前端的主要设备 86

6.3 混合器 87

6.2 频道放大器 87

6.1 天线放大器 87

6.4 频道变换器 88

6.5 调制器 90

6.6 导频信号发生器 91

第九章 用户分配部分的设计 92

1.用户分配的方式 92

1.1 分支器分配方式 92

1.2 串接单元分配方式 93

2.1 分配器的原理及指标 94

2.基本无源部件的原理 94

2.2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 95

2.3 分支器和串接单元的原理及指标 95

2.4 系统输出口的安全措施 97

3.用户分配系统的计算原则 98

4.用户分配系统的计算实例 99

5.接收机变换器 101

5.1 高中频方式接收机变换器 102

5.2 解调调制方式接收机变换器 103

第十章 系统的测试 104

1.系统输出口电平的测量 104

2.载噪比的测量 104

3.频道内幅频特性的测量 105

4.相互隔离的测量 106

5.载波互调比的测量 107

6.交扰调制比的测量 108

7.信号交流声比的测量 109

8.视频系统的测量 110

8.1 回波值的测量 111

8.2 微分增益的测量 111

8.3 微分相位的测量 111

8.4 色/亮度增益差和色/亮度时延差的测量 112

8.5 频率响应的测量 112

8.6 信噪比的测量 112

8.7 结论 112

附录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