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国际法导论 1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 1
一、国际法的名称 1
二、国际法的定义 1
三、国际法的特点 3
四、国际法效力的根据 4
一、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 7
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7
二、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动向 10
三、中国与国际法 12
第三节 国际法的渊源 15
一、国际法渊源的含义 15
二、国际条约 16
三、国际习惯 16
四、关于国际法的其他渊源问题 16
二、国际法编纂的历史发展 18
一、国际法编纂的含义 18
第四节 国际法的编纂 18
三、联合国与国际法的编纂 19
第五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20
一、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20
二、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21
三、处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原则 22
四、我国关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基本立场 24
一、国际法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25
第六节 国际法的作用 25
二、学习国际法的意义 27
三、国际法对法院、检察和公安机关的作用 29
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31
第一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概说 31
一、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特点 32
二、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32
三、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体系 35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36
第二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6
二、主权原则在国际法上的意义 40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重要意义 43
四、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严重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5
第三节 民族自决原则 48
一、民族自决原则的含义 48
二、民族自决原则的意义 49
第四节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51
一、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含义 51
二、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意义 52
第五节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54
一、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含义 54
二、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意义 54
三、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前提 55
四、条约必须遵守原则的保证 56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说 57
一、国际法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57
第三章国际法的主体 57
二、国家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58
三、国家类型和结构形式 59
四、国际法的其他主体 62
五、关于国际法主体的学说 65
六、中国的国际法主体资格 68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74
一、国家基本权利的含义 74
二、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 75
三、国家的基本义务 76
四、我国对国家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态度 76
第三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77
一、承认的性质和意义 77
二、承认的类别和形式 80
三、承认的标准 82
四、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 86
五、我国关于承认的实践 86
一、继承的概念 88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88
二、国家继承及其原则 89
三、政府继承及其原则 91
四、我国关于继承的实践 91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 94
一、国家责任的概念 94
二、关于国家责任的理论和规则 95
三、国家责任的形式 97
四、我国关于国家资任的实践 100
第四章国家的管辖权 102
第一节 国家管辖权概说 102
一、国家管辖权的含义 102
二、国家管辖权的根据 102
三、国家管辖权的类别 103
第二节 国家对领土的管辖权 104
一、领土管辖概述 104
二、国界与边境制度 107
三、国家对其陆地和内水的管辖 109
四、国家对其海湾和海峡的管辖 113
五、国家对其领海的管辖 117
六、国家对其毗连区的管辖 122
七、国家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辖 124
八、国家对其领空的管辖 127
九、国家领土的变更 130
第三节 国家对人的管辖权 135
一、国家对人的管辖权概述 135
三、居民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136
二、国家对人的管辖权的法律依据 136
四、国籍是划分属人管辖权的际志 137
五、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40
六、庇护与引渡 145
第四节 国家对船舶、航空器和航天器的管辖权 148
一、国家对船舶的管辖权 148
二、国家对航空器的管辖权 154
三、国家对航天器的管辖权 162
一、国家域外管辖权概述 163
第五节 国家的域外管辖权 163
二、根据保护性原则的管辖 164
三、根据普遍性原则的管辖 166
第六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管辖权 167
一、中国行驶管辖权的法律依据 167
二、中国的领土管辖权 168
三、中国的领海制度 170
四、中国对领空的管辖权 171
五、中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 172
六、外国人在中1国的法律地位 173
七、中国处理涉外案什的基本原则 187
第五章 国际法对国家管辖权的限制 188
第一节概说 188
一、国际法对国家管辖权限制的含义 188
二、对国家主权限制的类别 188
第二节 对国家领土管辖权的限制 189
一、对国家领土管辖权的一般性限制 189
二、对国家领土管辖权的特殊限制 190
三、对国家领土管辖权限制的形式 191
第三节 国家豁免 195
一、国家豁免的含义 195
二、关于国家豁免的理论与实践 195
三、国家主权豁免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 197
四、中国关于国家豁免权的基本立场 199
第四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200
一、外交制度概述 201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内容 205
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205
四、对享受外交特权与豁免者的限制 207
五、外交特权与豁免适用的时限和空间范围 208
六、中国关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规定 209
第五节 领事特权与豁免 210
一、领事制度概述 210
二、领事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内容 215
三、对享受领事特权与豁免者的限制 218
四、领事特权与豁免适用的时限和空间范围 218
五、中国关于领事特权与豁免的基本做法 219
第六节 国际组织的特权与豁免 221
一、国际组织的特汉与豁免概述 221
二、联合国和专门机构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223
三、各国派到国际组织的常驻代表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224
四、各国派遣参加议事机关和各种会议的临时代表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226
第六章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领域的法律地位 228
第一节概说 228
一、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领域的含义 228
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领域的类别 228
第二节 南极洲的法律地位 228
一、南极洲概况 228
二、关于南极洲法律地位的各种主张 229
三、《南极条约》关于南极地区法律地位的规定 231
四、中国对南极地区法律地位问题的基本立场 233
第三节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 234
一、海洋法概述 234
二、公海的法律地位与法律制度 241
三、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与开发制度 245
第四节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247
一、空气空间的含义 247
二、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247
三、国际空气空间法与国际航空法 248
第五节 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251
一、外层空间的含义 251
二、外层空间法 252
三、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256
四、关于在外层空间活动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257
五、我国关于外空活动的基本立场 259
第七章国际条约法 262
第一节条约概说 262
一、条约的定义 262
二、条约的性质和作用 263
三、条约种类和名称 265
一、缔约权 267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程序 267
二、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 268
三、条约的加入 271
四、条约的登记与刊布 271
第三节 条约的效力 272
一、条约效力概述 272
二、条约对缔约国的效力 272
三、条约与第三国的关系 273
四、条约效力的时限 275
五、条约的保留 278
六、条约的解释 279
七、条约的修正与修改 279
八、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28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条约方面的实践 281
一、中国对条约的基本立场 281
二、中国对“门条约”的态度 282
三、中国对条约法的贡献 283
二、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285
一、国际组织的概念与特征 285
第八章国际组织 285
第一节 国际组织概说 285
三、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286
四、国际组织的机构与功能 287
五、国际组织与国际法 287
第二节 国际联盟 288
一、国际联盟的建立 288
二、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 289
三、对国际联盟的简单评价 290
第三节联合国 292
一、联合国的建立 292
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297
三、联合国会员国 298
四、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及其主要职能 299
五、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在维护和平与安全方面职权的划分 306
六、关于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问题 310
七、关于联合国宪章的修改问题 312
八、对联合国的简单评论 314
九、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 322
第四节 同联合国建立关系的政府间机构 324
一、概述 324
二、专门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们 325
三、专门性国际组织简况 326
第五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 350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概念 350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 350
三、区域性国际组织简况 351
第九章 国际法上的人权问题 363
第一节 概说 363
一、人权问题的提出和历史发展 363
二、国际人权法 375
三、关于人权问题的斗争 377
第二节 关于人权的国际保护 381
一、人权国际保护的含义 381
二、人权国际保护的主要内容 381
一、难民问题的历史发展 388
第三节 关于难民的国际保护 388
二、难民的定义 390
三、难民的法律地位 392
四、我国对难民问题的基本立场 394
第四节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 395
一、国际恐怖主义的概念 395
二、反对国际恐怖主义1争的历史发展 398
三、关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公约 402
四、国际刑警组织与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斗争 408
五、我国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基本立场 413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立场与实践 415
一、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415
二、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实践 417
三、正确认识与对待人权问题 421
第十章国际争端和武装冲突 425
第一节 国际争端概说 425
一、国际争端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425
三、国际争端的解决方法 426
二、国际争端的种类 426
四、联合国与国际争端 427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429
一、谈判与协商 429
二、斡旋与调停 430
三、和解与调查 430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431
一、国际仲裁 431
二、国际司法解决 433
三、国际仲裁和国际司法解决的异同 439
第四节 战争和武装冲突法概说 440
一、国际法上的战争 440
二、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概念与特点 441
三、战争和武装冲突法的基本内容 442
第五节 禁止非法使用武力的历史发展 443
一、对战争权的限制 444
二、战争的废弃 445
三、禁止非法使用武力 446
第六节 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开始与结束 449
一、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开始 449
二、战争和武装冲突的结束 451
第七节 战争法规 453
一、战争法规的基本原则 453
二、关于战争手段的法规 454
三、关于保护平民、交战者和战争受难者的法规 459
一、中立与中立法 472
第八节 战时中立国的权利和义务 472
二、战时中立国的权利 481
三、战时中立国的义务 483
第九节 战争犯罪及其国际责任 486
一、概述 486
二、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在国际法上的意义 487
第十节 中国对国际争端、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基本立场 489
一、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489
二、中国的对战争和武装冲突的基本立场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