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化学与细胞生物技术》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景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10340247
  • 页数:509 页
图书介绍:

1.1 血液、骨髓和其它细胞的采集 1

1.1.1 人外周血的采集 1

1 血液及其它悬液细胞的采集、分离和标本制作 1

1.1.2 小动物的采血 2

1.1.3 从脾脏和淋巴结采集免疫细胞 2

1.1.4 骨髓的采取及检查原则 3

1.2 血液细胞和其它细胞的分离 4

1.2.1 分离外周血中的白细胞 5

1.2.2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6

1.2.3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分离 11

1.2.4 中性粒细胞的分离 17

1.2.5 从器官组织中分离和制备细胞悬液 18

1.3 涂片制作 21

1.3.1 涂片前准备 21

1.3.4 涂片质量评价 22

1.3.2 血涂片制作 22

1.3.3 骨髓涂片法 22

1.3.5 离心涂片法 23

1.4 常用染色技术 23

1.4.1 瑞氏染色 24

1.4.2 姬姆萨染色 25

1.4.3 瑞氏姬姆萨混合染色 26

1.4.4 瑞氏姬姆萨双重染色 26

1.4.5 麦一格氏染色 26

1.4.6 苏木精伊红染色 27

1.5 涂片检查法 28

1.5.1 骨髓涂片的检查 28

1.5.2 血涂片的检查 29

1.5.3 骨髓细胞的正常值 29

2.1 细胞化学的技术要求 32

2.血液细胞化学 32

2.2 细胞化学的研究内容 33

2.3 细胞化学的研究方法 33

2.3.1 显示方法 33

2.3.2 固定和固定液 35

2.4 过氧化酶 38

2.4.1 Sa?o法 38

2.4.2 Washburn法 39

2.4.3 DAB法(Graham和Karnovsky 1966) 39

2.4.4 髓性过氧化物酶 40

2.4.5 过氧化酶的诊断学意义 40

2.5 磷酸酸 41

2.5.1 碱性磷酸酶的显示方法 41

2.5.2 酸性磷酸酶显示法 44

2.5.3 三磷酸腺苷酶的显示 45

2.6.2 酸性醋酸酯酶 47

2.6 标志性脂酶 47

2.6.1 Brauynstein法显示醋酸酯酶 47

2.6.3 氯醋酸ASD酯酶与丁酸酯酶的双重组化显示 49

2.6.4 丁酸酯酶的显示 50

2.6.5 氯醋酸ASD酯酶的显示 51

2.6.6 乙酸胆碱酯酶的显示(Karnovsky和Roots法) 51

2.7 脱氢酶 52

2.7.1 甲?反应显示琥珀酸脱氢酶 52

2.7.2 可溶性脱氢酶的显示 53

2.7.3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55

2.7.4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染色洗脱法 55

2.7.5 硝基蓝四唑试验 56

2.8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57

2.8.1 TdT的免疫荧光显示法 58

2.9 糖原及其他多糖 58

2.9.1 高碘酸雪夫(PAS)反应显示糖原和多糖 58

2.10.1 甲绿派若宁法显示核糖核酸(RNA) 61

2.10 核酸的显示 61

2.10.2 Feulgen氏法显示脱氧核糖核酸(DNA) 62

2.11 脂类 63

2.11.1 脂类的苏丹黑B显示法 64

2.12 含铁血黄素的显示(普鲁氏蓝反应) 65

2.13 血液细胞化学在急性白血病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 66

2.13.1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67

2.13.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3型) 68

2.13.3 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AMOL,M5型) 68

2.13.4 急性粒单细胞型白血病(AMMOL,M4型) 68

2.13.5 急性红白血病(AEML,M6型) 69

2.13.6 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L) 69

2.13.7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CML) 70

2.13.8 毛细胞白血病(AHL) 70

3.1 免疫血清的制备 72

3.1.1 抗原 72

3 免疫组织化学 72

3.1.2 佐剂 73

3.1.3 兔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血清的制备 73

3.1.4 羊抗兔免疫球蛋白抗血清的制备 75

3.1.5 兔抗小鼠胸腺细胞抗血清的制备 75

3.1.6 兔抗绵羊红细胞抗血清的制备 76

3.1.7 抗半抗原小肽的抗血清制备 77

3.1.8 胆囊收缩素(CCK)片断的抗血清制备 78

3.1.9 特异性糖蛋白的提取及其抗体的制备 79

3.2 免疫血清的提纯 81

3.2.1 盐析法 81

3.2.2 凝胶过滤法 82

3.2.3 琼脂糖凝胶制备和纯化抗体 83

3.3 抗血清效价和纯度的测定 86

3.3.1 琼脂双向扩散法 86

3.3.2 环状沉淀法 87

3.4.1 可溶性酶抗酶(PAP)的制备 88

3.4 几种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制备 88

3.4.2 酶标蛋白A和酶标抗体的制备 90

3.4.3 胶体金标记蛋白A的制备 92

3.4.4 胶体金标记羊抗兔抗血清的制备 92

3.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92

3.5.1 免疫组织化学的类型 92

3.5.2 免疫组化染色的重要环节 93

3.5.3 免疫组化的固定法 95

3.5.4 免疫组化的包埋和切片 97

3.5.5 免疫组化学显示法 98

4 细胞的活体染色、相差显微镜及显微摄影术。 115

4.1 活体染色 115

4.1.1 体内活体染色 115

4.1.2 体外活体染色 116

4.2 相差显微镜及其应用 121

4.2.1 相差显微镜的原理与结构 122

4.2.2 相差显微镜的调试原则 123

4.2.3 血液活细胞标本制备与观察 123

4.2.4 活细胞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125

4.2.5 培养细胞的观察 125

4.3 显微摄影术 125

4.3.1 显微摄影装置 126

4.3.2 显微照像机的安装 127

4.3.3 显微摄影操作步骤 127

4.3.4 胶片冲洗 128

4.3.5 印制照片和幻灯片 129

4.3.6 滤色镜的选择和使用 129

4.3.7 正确的曝光 130

4.3.8 彩色显微摄影中的注意事项 131

5 荧光显微术 133

5.1 荧光和荧光染料 133

5.2.1 光源 135

5.2 荧光显微镜 135

5.2.2 滤片系统 136

5.2.3 主机和暗视野集光器 136

5.2.4 荧光暗视野显微镜的操作原则 138

5.3 照相 139

5.4 组织和细胞荧光的分类 139

5.4.1 自发荧光 139

5.4.2 诱发荧光 139

5.4.3 酶促荧光 139

5.4.4 荧光染色 139

5.4.5 免疫荧光 140

5.5 荧光染色法 140

5.5.1 吖啶橙荧光染色显示DNA、RNA和酸性粘多糖 140

5.5.2 吖啶橙荧光染色鉴别细胞的死活 141

5.5.3 显示核酸的吖啶橙快速染色法 141

5.5.4 荧光Feulgen反应显示DNA 141

5.5.5 显示染色体带和姐妹染色单体的荧光染色 142

5.5.6 乙醛酸诱发单胺类荧光--SPG法 142

5.5.7 硫代黄素荧光染色法 143

5.6 荧光显微术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44

5.7 细胞荧光光度术 144

5.7.1 应用Feulgen反应测定细胞DNA 145

6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 147

6.1 什么是电镜细胞化学技术 147

6.2 电镜酶细胞化学的技术原则和特点 149

6.2.1 固定剂和固定方法 149

6.2.2 缓冲液 152

6.2.3 捕获剂 152

6.2.4 孵育及孵育液 153

6.2.5 脱水和包埋(附包埋剂配方) 155

6.2.6 修块、超薄切片和电子染色 159

6.3 电镜标本和电镜细胞化学标本制作 160

6.3.1 血细胞和其他悬液细胞的电镜标本制作 160

6.3.2 酸性磷酸酶(AcP) 161

6.3.3 碱性磷酸酶(ALP)(附Caulfield?酸后固定) 163

6.3.4 芳基硫酸酯酶(AS) 164

6.3.5 酸性醋酸酯酶(ANAE) 166

6.3.6 丁酸酯酶(ANBE) 167

6.3.7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 168

6.3.8 细胞色素氧化酶 169

6.3.9 琥珀酸脱氢酶(SDH) 170

6.3.10 焦磷酸硫胺素酶(TPP) 170

6.3.11 5'-核苷酸酶和三磷酸腺铋酶(ATP酶) 171

6.3.12 3'.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3',5'NP) 173

6.3.13 腺苷酸环化酶(Adc) 173

6.3.14 葡萄糖6-磷酸酶(G6-P) 174

6.4 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175

6.4.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抗体的戊二醛一步法 176

6.4.2 HRP标记抗体的戊二醛二步法 176

6.4.3 HRP标记抗体的过碘酸钠法 177

6.4.4 免疫电镜酶标间接法显示细胞特异抗原 177

6.4.5 包埋前酶标免疫电镜染色法 178

6.4.6 包埋前PAP免疫电镜染色法 179

6.4.7 包埋后酶标免疫电镜染色法 180

6.4.8 水溶性包埋剂(K4M)包埋后染色法 181

6.4.9 显示特异抗原的免疫金一酶双标记 182

7 细胞的金属超微标记技术 188

7.1 超微标记技术的分类及评价 188

7.2.1 离子化铁蛋白技术 190

7.2.2 阳离子化铁蛋白 190

7.2 铁蛋白标记技术 190

7.2.3 铁蛋白标记抗体的免疫电镜技术 191

7.2.4 铁蛋白标记抗体的制备 192

7.2.5 铁蛋白标记抗体显示细胞特异抗原 192

7.2.6 铁蛋白标记凝集素进行亲和细胞化学 193

7.2.7 铁蛋白标记凝集素染色法 194

7.3 胶体金标记技术 195

7.3.1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优点与特性 196

7.3.2 胶体金的制备 197

4.1.3 活细胞检测 198

7.3.3 胶体金标记物(金探针)的制备 199

7.4 金标记物染色技术 204

7.4.1 应用免疫金滤纸法鉴定抗体 204

7.4.2 石蜡切片的免疫金(IGSS)染色 206

7.4.3 蛋白A胶体金(PAG)的间接法染色 207

7.4.4 冰冻切片的免疫金(IGSS)间接法染色 208

7.4.5 环氧树脂半薄切片的免疫金染色 208

7.4.6 免疫金银技术 209

7.4.7 电镜包埋前免疫金染色法 210

7.4.8 电镜包埋后免疫金染色法 210

7.4.9 金标记胰高血糖素显示受体法 211

8 细胞受体的显示和测定 214

8.1 受体的研究方法概述 214

8.1.1 受体的基本概念 214

8.1.3 量效关系法研究受体 215

8.1.2 定位受体的形态学方法 215

8.1.4 放射性配基受体结合实验 217

8.2 激素受体 219

8.2.1 类固醇激素受体 219

8.2.2 肽类激素受体 226

8.2.3 甲状腺素受体 229

8.3 介质受体 229

8.3.1 胆碱能受体 229

8.3.2 肾上腺素能受体 230

8.4 免疫受体 231

8.4.1 Fc受体 231

8.4.2 补体受体 233

8.4.3 E受体 239

8.4.4 抗原受体 241

8.4.5 白细胞介素受体 243

8.5 凝集素受体 245

8.5.1 HRP法显示ConA受体 246

8.5.2 胶体金标记显示ConA受体 247

9 复合糖类的凝集素亲和细胞化学 248

9.1 糖蛋白的糖链结构 248

9.1.1 N-糖苷链型糖链 248

9.1.2 O-糖苷链型糖链 250

9.2 显示糖链的亲和细胞化学技术 251

9.3 复合糖的一般电镜显示法 256

9.3.1 高碘酸-硫卡巴肼-蛋白银(PA-TCH-SP)染色法 256

9.3.2 胶体铁染色法 257

9.3.3 钌红染色法 258

9.3.5 高铁二胺染色法 259

9.3.6 卵白素生物素染色法显示唾液酸 259

9.3.4 阳离子化铁蛋白染色法 259

9.3.7 卵白素生物素法显示半乳糖残基 260

9.3.8 硝酸镧标记染色法 261

9.4 荧光素标记凝集素法 262

9.4.1 FITC-凝集素染色法 262

9.5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法 263

9.5.1 HPR凝集素复合物的制备 263

9.5.2 HRP-凝集素光镜单染法 264

9.5.3 HRP-凝集素光镜双染法 264

9.5.4 HRP-凝集素电镜染色包埋前直接法 265

9.5.5 HRP-凝集素电镜染色包埋前间接法 265

9.5.6 HRP-凝集素电镜染色--包埋后直接法 266

9.5.7 HRP-凝集素电镜染色--包埋后间接法 267

9.6 抗凝集素抗体PAP法 268

9.6.1 光镜染色法 268

9.6.3 电镜包埋后染色法 269

9.6.2 电镜包埋前染色法 269

9.7 凝集素ABC法 271

9.8 铁蛋白标记法 273

9.8.1 铁蛋白标记凝集素的制备 273

9.8.2 组织块包埋前染色法 273

9.8.3 组织块包埋后染色法 273

9.8.4 扫描电镜标本的制备 273

9.9 胶体金标记凝集素染色法 274

9.9.1 胶体金标记凝集素(G-ConA)包埋前染色 274

9.9.2 G-GonA腹腔游离细胞染色法 274

9.3.3 G-ConA包埋后染色 275

9.9.4 胶体金-HRP双标凝集素染色法 275

9.10 复合糖抗体染色法 276

9.10.1 特异性糖蛋白的提取及抗体的制备、纯化 276

9.10.2 特异性糖蛋白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76

9.11 糖脂的细胞化学 277

9.11.2 神经苷脂GM1免疫荧光染色 278

9.11.1 一般细胞化学染色 278

9.11.3 酶标抗体染色 279

9.11.4 A蛋白胶体金显示法 279

9.11.5 标记生物毒染色法 280

10 造血细胞的培养和测定技术 282

10.1 造血干细胞与造血祖细胞 282

10.1.1 造血干细胞 282

10.1.2 造血祖细胞 282

10.2 造血干细胞的测定技术 288

10.2.1 CFU-S的测定技术 288

10.2.2 标记染色体测定脾结节的形成 290

10.2.3 脾结节移植法测定脾结节CFU-S 291

10.3 造血干细胞培养的基本设备与条件 292

10.3.1 实验室 293

10.3.2 器皿的清洗与消毒 293

10.3.3 培养用品的选择与准备 296

10.4.1 肌条件培养液的制作 301

10.4 特异性刺激因子的制备 301

10.4.2 白细胞条件培养液的制备 302

10.4.3 脾条件培养液的制备 303

10.4.4 再障病人血清的制备 304

10.5 造血祖细胞的培养技术 304

10.5.1 造血祖细胞的培养步骤 304

10.5.2 各类造血祖细胞的培养技术 305

10.5.3 造血细胞体内扩散匣培养技术 316

10.6 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的实际应用 318

10.6.1 培养技术实际应用的范围 318

10.6.2 培养技术实际应用的举例 318

11 造血细胞极限稀释液体微培养及其应用 324

11.1 极限稀释法原理 324

11.1.1 计算细胞克隆形成率的计算机程序 325

11.2.2 方法 329

11.2 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液体微培养 329

11.2.1 材料与试剂 329

11.3 极限稀释法微孔池培养测定骨髓造血祖细胞 331

11.3.1 材料与试剂 331

11.3.2 形态学方法 332

11.3.3 3H-TdR掺入法 332

11.4 人T淋巴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测定 333

11.4.1 材料与试剂 333

11.4.2 方法 334

11.4.3 从人扁桃体制备T淋巴细胞生长因子(PHA-LCM,IL-2) 335

11.4.4 IL-2的活性检定方法 336

11.5 白血病细胞系克隆形成率的测定 337

11.5.1 材料与试剂 337

11.5.2 方法 337

11.6.1 材料与试剂 339

11.6 克隆细胞对抗肿瘤药物剂量反应曲线的测定 339

11.6.2 方法 340

11.7 3H-TdR自杀试验用于克隆形成细胞的细胞周期的测定 341

11.7.1 材料与试剂 341

11.7.2 方法 342

11.8 人T淋巴细胞HGPRT基因位点突变率的测定 343

11.8.1 材料与试剂 344

11.8.2 方法 344

12 细胞遗传学技术及其应用 345

12.1 导论 345

12.2 细胞培养、细胞分裂及其处理 346

12.2.1 标本来源及取材 346

12.2.2 细胞培养条件与时间 347

12.2.3 细胞生长刺激因子 348

12.2.4 分裂细胞的累积 349

12.2.5 高分辨技术 349

12.3.1 低渗处理 350

12.3 细胞的收集制片 350

12.3.2 细胞固定 351

12.3.3 制片 351

12.3.4 细胞的贮放及片龄 352

12.3.5 普通染色标本及其镜检 353

12.4 分带技术 353

12.4.1 G分带 353

12.4.2 Q分带 354

12.4.3 R分带和T分带 354

12.4.4 C分带 354

12.4.5 N分带 354

12.4.6 G11分带 354

12.4.7 核型分析 356

12.4.8 染色体分析细胞类型的确定 359

12.5.1 概论 360

12.5 溴脱氧尿苷(Brd-U)掺入技术 360

12.5.2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 361

12.5.3 细胞动力学测定 362

12.5.4 晚复制区及BrdU掺入显示R带 364

12.5.5 胸苷不对称 364

12.6 染色体脆性部位 364

12.6.1 概论 364

12.6.2 叶酸敏感脆性部位的检查 365

12.6.3 远霉素A诱发的脆性部位 365

12.6.4 脆性部位的检查及其意义 366

12.7 染色体预凝聚 366

12.7.1 染色体预凝集的现象及其意义 366

12.7.2 操作程序、分离细胞与细胞融合术 367

12.8 染色体分带技术在血液学中的应用 369

12.8.1 染色体多态 369

12.7.3 G2期细胞的累积与G期细胞染色体分带 369

12.8.2 脆性部位 370

12.8.3 核型分析 372

12.9 注释 380

13 细胞光度测定与定量分析 382

13.1 现代细胞分析、定量技术简介 382

13.1.1 显微分光光度计与图像分析仪 382

13.1.2 流式细胞计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383

13.1.3 细胞光度计的应用范围 385

13.2 单细胞内DNA定量测定 386

13.2.1 DNA图型构成及分析 386

13.2.2 抗生素类染色法 388

13.2.3 菲啶类染色法 389

13.2.4 双间二氮茚类染色法 390

13.3 同步测定单细胞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391

13.3.1 吖啶橙染色测定两种核酸法及其分析 391

13.3.3 蛋白质染色法 395

13.3.2 HO33342与派洛宁y双染色方法 395

13.3.4 线粒体染色法 396

13.3.5 过氧化酶染色法 397

13.3.6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法 398

13.3.7 硝基蓝四氮唑(NBT)染色法 399

13.4 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 399

13.5 细胞膜表面抗原的检测方法及用途 401

13.5.1 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测定 401

13.5.2 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测定 402

13.5.3 用全血作免疫荧光标记测定 402

13.5.4 免疫荧光与DNA双标记测定 402

13.6 细胞纯化及细胞亚群分离技术 404

13.6.1 FCM分类器(FACS)的应用 404

13.6.2 细胞淘洗技术 405

13.7.1 癌基因探针与PI双标记测定 409

13.7 FCM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肿瘤基因的检测 409

14 放射自显影和细胞动力学研究技术 412

14.1 放射自显影的意义和分类 412

14.2 有关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材料 413

14.2.1 放射性核素 415

14.2.2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 415

14.2.3 自显影常用的感光材料 416

14.2.4 潜影的形成与消褪 418

14.2.5 显影和定影 418

14.2.6 自显影的本底 418

14.2.7 示踪剂剂量与曝光时间 420

14.3 技术方法和结果分析 420

14.3.1 各种自显影标本的制备要点 420

14.3.2 光镜自显影乳胶浸膜法 421

14.3.3 光镜自显影融裱法 422

14.3.4 光镜自显影绞链接触法 422

14.3.5 电镜自显影浸膜法 423

14.3.6 电镜自显影金属环法 424

14.4 细胞动力学及其参数与术语 425

14.5 细胞动力学参数的测定方法 427

14.5.1 标记有丝分裂百分率法 427

14.5.2 3H-TdR低高浓度两次脉冲标记法 429

14.5.3 3H-TdR脉冲标记一次取材法 430

14.5.4 3H-TdR连续标记法 431

14.5.5 3H-TdR标记细胞迁移追踪法 431

14.6 细胞动力学原理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432

14.6.1 增生性病变癌变的预测 432

14.6.2 肿瘤细胞的同步化、周期化治疗 433

14.6.3 肿瘤治疗效果的预测 433

14.6.4 肿瘤预后的预测 434

14.7 DNA修复合成试验 434

15.1 低温生物学及其内容 437

15 低温生物冻存技术 437

15.2 低温生物技术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438

15.2.1 低温损伤的机制 438

15.2.2 抗冻剂 439

15.2.3 最佳储存温度 439

15.2.4 最佳降温程序和速度 439

15.2.5 冷冻标本的复温 440

15.3.2 浓缩红细胞的保存 442

15.3.1 红细胞全血4℃保存法 442

15.3 血细胞的冻存法 442

15.3.3 红细胞慢冻深低温保存 443

15.3.4 红细胞快冻深低湿保存 444

15.3.5 血小板的分离 445

15.3.6 血小板的室温保存 446

15.3.7 血小板的深低温保存 446

15.3.8 淋巴细胞的低温冻存 446

15.3.9 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冻存 448

15.3.10 杂交瘤细胞的冷冻保存 449

15.3.11 贴壁细胞株的传代及冻存 450

16 细胞融合杂交及单克隆抗体技术 453

16.1 细胞融合杂交和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和制备流程 453

16.2 建立杂交瘤细胞所用的瘤细胞系 455

16.2.1 浆细胞瘤株和其它榴株的特点 455

16.2.2 浆细胞瘤株的培养方法 455

16.3 鼠免疫B淋巴细胞的制备法 456

16.4 细胞融合术和融合杂交细胞的筛选 458

16.4.1 聚乙二醇(PEG)融合杂交细胞法 459

16.4.2 饲养细胞的制备 460

16.4.3 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法 461

16.4.4 仙台病毒鸡胚培养法 462

16.5 杂交瘤细胞克隆化技术 463

16.5.1 极限稀释法进行克隆化 463

16.5.2 软琼脂培养进行克隆化 464

16.6.1 单克隆细胞的扩增法 465

16.5.3 其它克隆化技术 465

16.6 杂交瘤细胞的扩增和抗体制备 465

16.6.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66

16.6.3 单克隆抗体的处理和保存 466

16.6.4 单克隆抗体的质量检测 467

17 核酸的分子杂交 469

17.1 核酸的理化性质与分子杂交的原理 469

17.2 标记探针的方法 471

17.2.1 缺口翻译法 472

17.2.2 5'末端标记法 475

17.3 液相杂交 476

17.3.1 同位素标记DNA探针与RNA的杂交 477

17.3.2 同位素标记DNA探针与非标记DNA的杂交 477

17.4 固相杂交 478

17.4.1 打点杂交的直接点样法 478

17.4.2 DNA的吸印转移法(southern blot) 480

17.4.3 RNA的吸印转移法(northern blot) 481

17.4.4 硝酸纤维素膜固相杂交 482

17.5 原位杂交 485

17.5.1 组织制备 485

17.5.2 杂交 487

17.5.3 杂交后结果的显示和分析 489

17.5.4 原位杂交技术的新进展 491

附录 常用试剂的配制 494

附1 Hanks溶液 494

附2 MEM(Eagle)培养液 495

附3 Gey溶液 496

附4 RPMI1640液 497

附5 TC199培养液 497

附6 醋酸盐缓冲液 497

附7 Tris缓冲液 498

附8 二甲胂酸盐缓冲液 499

附9 碳酸-重碳酸盐缓冲液 500

附10 柠檬酸盐缓冲液 501

附11 柠檬酸--磷酸缓冲液 501

附12 顺丁烯二酸盐缓冲液(Maleate-buffer) 502

附13 磷酸盐缓冲液(PB) 503

附14 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PBS) 505

附15 Tris顺丁烯二酸盐缓冲液 506

附16 巴比妥缓冲液 507

附17 Tris缓冲氯化铵溶红细胞液 508

附18 巴比妥醋酸缓冲液 508

附19 任氏液 508

附20 0.1N盐酸 509

附21 缓冲锇酸固定液 509

附22 硫酸洗液 509

附23 Maclluaine缓冲液 510

附24 Earle溶液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