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邓伟志 1
前言页 1
第一篇 价值层次理论 3
第一章 政治稳定的类型学研究 3
一、研究的诱因--政治不稳定 4
二、政治稳定的类型选择、耦合及其评价 9
三、坚持稳定性与活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14
第二章 政治稳定的内涵、变量和机制 19
一、概念的界定:“政治稳定”辨析 19
二、政治稳定的分析变量 28
三、建立政治稳定的调节机制 32
第三章 政治稳定的基本形态 41
一、政治稳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1
二、政治稳定的四种基本形态 46
三、从静态有序走向动态有序 48
一、西方学术界对政治不稳定原因的分析 60
第四章 政治不稳定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 60
二、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66
三、政治不稳定的基本特征 75
第五章 政治稳定的基础 80
一、现代化过程与政治稳定 80
二、权力是政治稳定的中心 89
三、法理型的政治结构是稳定的保障 98
第六章 变革社会的政治稳定观 106
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106
二、绝对政治稳定与相对政治稳定 115
三、中国政治稳定模式的取向 120
第二篇 操作层次理论 131
第七章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131
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参与的扩大 131
二、中国政治参与的实质性推进 139
三、政治参与渠道的疏通 149
第八章 政治多元与政治稳定 155
一、政治多元形成的原因 155
二、面对政治多元挑战的抉择 165
三、中国的政党制度与政治稳定 173
第九章 利益多元与政治稳定 181
一、阶级阶层结构分化和利益多元化 181
二、利益格局转型期的矛盾与冲突 188
三、多元利益之间的协调与整合 194
第十章 反腐倡廉与政治稳定 202
一、腐败的概念及其成因 202
二、腐败的特点、方式及其危害 208
三、反腐败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213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政治稳定 223
一、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通货膨胀的轨迹 223
二、通货膨胀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231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 238
第十二章 社会失范与政治稳定 245
一、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失范现象 246
二、社会失范的原因 253
三、社会失范的正负效应及其矫治 261
第十三章 人口流动与政治稳定 270
一、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形成机制 270
二、人口流动对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279
三、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286
第十四章 意识形态与政治稳定 293
一、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 293
二、影响政治稳定的意识形态因素 297
三、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理论和政策 303
第十五章 国际风潮与政治稳定 312
一、国际风潮的成因 312
二、国际风潮对政治稳定的冲击 318
三、抵御国际风潮的战略措施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