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疼痛治疗的发展史 1
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 5
第一节 疼痛的神经形态学 5
第二节 疼痛的神经生理学 7
第三节 疼痛的内源性生化机制 11
第四节 疼痛的心理性机制 14
第五节 疼痛的病理生理 15
第三章 疼痛的分类 19
第一节 疼痛的分类方法 19
第二节 疼痛的临床综合分类 20
第二节 痛症的诊断方法 23
第四章 疼痛的诊断 23
第一节 疼痛诊断的思维方法 23
第五章 疼痛治疗的基本方法 52
第一节 疼痛治疗中的药物缓释系统与药物注输泵 52
第二节 疼痛的药物治疗 65
第三节 埋线疗法 91
第四节 小针刀疗法 93
第五节 物理疗法 96
第六节 激光疗法 104
第七节 按摩疗法 107
第八节 针灸疗法 109
第九节 经皮神经(穴位)电刺激疗法 116
第十节 枝川注射疗法 122
第十一节 心理疗法 130
第十二节 脑垂体电刺激疗法 132
第十三节 三叉神经节热凝术 133
第十四节 胸膜腔(局部)镇痛 135
第十五节 疼痛的手术疗法 137
第六章 神经阻滞疗法 143
第一节 概述 143
第二节 疼痛治疗临床常用的神经阻滞合剂配方 157
第三节 脑神经阻滞 160
第四节 颈、上肢神经阻滞 173
第五节 胸部神经阻滞术 180
第六节 腰骶部神经阻滞 183
第七节 交感神经阻滞 188
第八节 椎管内神经阻滞 196
第九节 脑垂体乙醇阻滞术 204
第十节 半月神经节甘油阻滞术 205
第七章 头面部疼痛 208
第一节 头面部疼痛的分类 208
第二节 偏头痛 209
第三节 紧张性头痛 212
第四节 丛集性头痛 213
第五节 外伤后头痛 214
第六节 与蛛网膜下腔穿刺有关的头痛 215
第七节 巨细胞动脉炎 218
第八节 三叉神经痛 219
第九节 舌咽神经痛 223
第十节 非典型性面痛 224
第十一节 颞颌关节病 225
第十二节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 225
第十三节 枕神经痛 228
第一节 颈椎病 229
第八章 颈部痛 229
第二节 后颈部肌筋膜综合征 235
第三节 颈椎间盘脱出症 236
第四节 前斜角肌综合征 238
第五节 肋骨-锁骨综合征 239
第六节 颈肋综合征 240
第七节 外伤性颈部综合征(鞭打损伤症) 241
第九章 肩、上肢痛 245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245
第二节 肩胛、肋骨综合征 247
第三节 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炎 248
第四节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249
第五节 肱骨内上髁炎 250
第六节 前臂、手部肌筋膜症 251
第七节 腕管综合征 251
第八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252
第九节 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253
第十节 指(趾)端血管球瘤 254
第十章 胸、背部痛 256
第一节 胸椎根性神经痛 附:脊髓肿瘤 256
第二节 肋间神经痛(末梢性) 258
第三节 蒂策综合征(肋软骨炎) 259
第四节 肋胸骨痛(肋软骨痛) 260
第五节 剑状突起痛 260
第六节 带状疱疹 261
第七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262
第八节 心脏痛 263
第九节 胸膜痛 266
第十一章 腰及下肢痛 268
第一节 腰椎间盘脱(突)出症 268
第二节 腰椎椎管狭窄 271
第三节 脊椎滑脱症 272
第四节 先天畸形性腰背痛(隐性脊椎裂、腰骶移行椎、第三腰椎横突过长) 273
第五节 尾骨痛 275
第六节 腰背肌筋膜炎 276
第七节 腰肌劳损 277
第八节 腰部韧带损伤 278
第九节 腰部手术后痛 280
第十节 腰神经痛 281
第十一节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征 附:梨状肌综合征 285
第十二节 跖痛征 287
第十二章 慢性关节痛 289
第一节 变形性髋关节炎(症) 289
第二节 变形性膝关节炎(症) 290
第三节 髌下脂肪垫损害 291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 292
第五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293
第十三章 小儿疼痛治疗 296
第一节 小儿疼痛治疗的现状 296
第二节 小儿疼痛的解剖生理和神经内分泌研究 297
第三节 小儿应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特点和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 297
第四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 299
第五节 小儿术后疼痛治疗 300
第六节 小儿慢性疼痛的治疗 302
第一节 孕妇的生理学特点 304
第十四章 产科、分娩镇痛 304
第二节 盆腔及阴道的神经解剖 305
第三节 产程与分娩疼痛 306
第四节 镇痛与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 306
第五节 分娩镇痛法 308
第六节 剖宫分娩的镇痛 313
第十五章 癌性疼痛的治疗 315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315
第二节 癌痛能够而且必须控制 316
第三节 癌痛的治疗方法 317
第四节 癌痛的综合征 321
第五节 癌痛的放射疗法 323
第六节 癌痛的化疗 325
第七节 癌痛的激素疗法 326
第八节 癌痛的其他疗法 327
第九节 癌性疼痛的心理治疗 328
第十节 艾滋病疼痛的治疗 328
第十六章 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330
第一节 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 330
第二节 术后镇痛的方法 332
第三节 小儿术后镇痛的特点 341
第四节 术后镇痛机构和人员的组成 342
第十七章 植物神经反射性疼痛 345
第一节 不严重型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 346
第二节 灼痛 348
第三节 幻肢痛、断肢痛 350
第四节 中枢痛 353
第十八章 周围血管性疼痛 355
第一节 雷诺氏病 355
第二节 红斑性肢痛症 357
第三节 手足发绀症 358
第五节 动脉栓塞 359
第四节 网状青斑 359
第六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361
第七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62
第八节 深静脉血栓形成 364
第九节 血栓性静脉炎 附:静脉炎后综合征 365
第十九章 皮肤疾患的疼痛治疗 367
第一节 皮肤相关痛(关联痛) 367
第二节 烧伤 367
第三节 瘙痒症 368
第四节 皮肤瘢痕痛 369
第五节 其他皮肤疾患 370
第一节 面神经炎 372
第二十章 非疼痛性疾病的疼痛科治疗 372
第二节 面肌痉挛 373
第三节 膈肌痉挛 375
第四节 内耳眩晕病 376
第五节 过敏性鼻炎 377
第六节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378
第七节 不定陈术综合征 379
第八节 乳腺切除术后综合征 380
第九节 疼痛治疗科治疗非疼痛性疾病的展望 381
第二十一章 疼痛的定性与定量监测 383
第一节 疼痛的定性 383
第二节 疼痛的定量 385
第二十二章 疼痛治疗的伦理学 391
第一节 疼痛治疗的医德规范 391
第二节 诊断与误诊、漏诊 393
第三节 疼痛治疗中的缺陷 394
第二十三章 疼痛治疗科的体制与管理 398
第一节 关于疼痛治疗组织的命名和模式的商榷 398
第二节 疼痛治疗科的建制 399
第三节 疼痛治疗科的设备要求 402
第四节 疼痛治疗科的质量管理 402
主要参考资料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