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学思想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荣晋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810392115
  • 页数:723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1

第一编 北宋至明前期的实学思想 1

引论 1

第一章 胡瑗及其安定学派的“明体达用之学” 21

第一节 新儒学的复兴与安定学派的产生 21

第二节 “经义治事,以适士用” 27

第三节 治经“必论其大体,其章句细碎不足道” 36

第四节 “治己而后治乎人” 43

第五节 “为文章皆传经义” 48

第二章 李觏的实学思想与“庆历改革” 52

第一节 李觏与“庆历新政” 52

第二节 “救弊之术,莫大乎通变” 56

第三节 “非教化则性不成” 61

第四节 “经济之士,必先富其国” 66

第五节 “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 70

第六节 以“实效”考核官吏 78

第七节 “明本治军” 83

第三章 王安石的实学思想与“熙宁改革” 89

第一节 忧患意识与“熙宁改革” 89

第二节 “经术者,所以经世务也” 96

第三节 “稽古趋时”论 107

第四节 “道有体有用”之说 111

第四章 横渠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117

第一节 张载生平、著作及其学派 117

第二节 “有无虚实,通为一物” 125

第三节 “内外发明”修持之道 132

第四节 “务为实践之学” 139

第五节 天地动植之学 149

第五章 洛学及其实学思想 159

第一节 “释氏无实,其归欺诈” 160

第二节 “穷经将以致用也” 165

第三节 “不是吾儒本经济,等闲争肯出山来?” 175

第四节 “才与至诚合一,方能有济” 180

第五节 “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 187

第六章 湖湘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195

第一节 湖湘学派源流及学派特色 195

第二节 “道不离形”、“性立天下之有” 207

第三节 “学贵力行” 220

第四节 “儒者之政,一一务实” 229

第七章 金华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238

第一节 以民为宝,“取民有制” 239

第二节 “为国者当使人依己,不当使己依人” 246

第三节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256

第四节 “致知力行本交相发工夫,切不可偏” 263

第五节 “讲实理、育实材而求实用” 269

第六节 “合群策,集事功” 277

第八章 考亭学派理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284

第一节 朱熹和考亭学派 284

第二节 “吾儒万理皆实” 290

第三节 “人之性本实” 300

第四节 “著实做工夫” 305

第五节 “必践于实而不为空言” 313

第六节 “经世济物” 318

第七节 “兴其滞,补其弊” 325

第八节 “格物游艺之学” 333

第九章 象山学派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343

第一节 象山学派的形成、著作及其学术特点 343

第二节 “宇宙间自有实理” 351

第三节 “人情物理上做工夫” 354

第四节 “论道经邦” 361

第五节 “甬上四先生”及其实学思想 374

第十章 永康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386

第一节 陈亮和永康学派 387

第二节 以变通求实功 391

第三节 以务实致功利 400

第十一章 永嘉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409

第一节 永嘉学派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 409

第二节 以气物(器)为实体的唯物论 415

第三节 验事、考实的认识论 422

第四节 “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尔” 429

第五节 “胜之之道,尽去吾之弊政” 436

第六节 “裕民力而后可以议进取” 439

第七节 “由募还农” 442

第八节 “纪纲以专为累,则莫若分之”,“法度以密为累,则莫若疏之” 450

第二节 善取诸家之长,以求实理为归 456

第十二章 深宁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458

第一节 胸怀爱国爱民之情,精心致力于实政、实事 458

第三节 反对空疏学风,力主经世致用 470

第四节 反对虚妄穿凿,坚持实事求是 476

第五节 反对空谈心性,提倡实修、实践 482

第十三章 东发学派及其笃实之学 491

第一节 黄震与东发学派 491

第二节 天地之理“至实而无妄” 497

第三节 提倡“平说实理”,反对“过高出奇之说” 500

第四节 人性即气质之性,非未生前“虚空中别可言性” 505

第五节 勿蹈理学末流“谈虚之失,而反之笃行之实” 510

第十四章 巽斋学派及其实学思想 515

第一节 巽斋学派的“有益于世用”的思想特点 515

第二节 “务出新说”的社会改革思想 524

第三节 重气节与正气精神 534

第十五章 元朝理学及其蕴含的实学思想 550

第一节 元蒙社会与儒学大势 550

第二节 赵复、刘因的理学及其实学思想 554

第三节 许衡、郝经用世的实学思想 563

第四节 吴澄“会同朱陆”的实学思想 576

第五节 金履祥、许谦在经学中的实学思想 590

第十六章 河东学派及其“笃实践履之学” 598

第一节 薛瑄与河东学派 598

第二节 “实理皆在乎万物万事之间” 603

第三节 “性气不相离” 610

第四节 “圣贤功夫,步步皆实” 615

第五节 “真知其理而实践之” 620

第六节 “读圣贤之书,句句字字有的实用处,方为实学” 624

第一节 《大学》与儒家的体用之学 630

第十七章 从真德秀的《大学衍义》到丘浚的《大学衍义补》 630

第二节 真德秀及其《大学衍义》 636

第三节 《大学衍义》的正心论 641

第四节 《大学衍义补》的编纂与内容 645

第五节 全体大用的实学思想 650

第六节 御边有道--经世实学的个案探讨 653

第七节 内圣与外王的本迹关联 658

第十八章 姚江学派心学体系中的实学思想 661

第一节 王守仁和姚江学派 661

第二节 心是“实理”而非“幻相” 670

第三节 “致良知”是实地用功,并非“悬空无实之谓” 676

第四节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682

第五节 “人须在事上磨炼作功夫乃有益” 688

第六节 “明德亲民一也” 694

第七节 王门后学的实学思想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