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战线全书》PDF下载

  • 购买积分:2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涛主编;《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496139
  • 页数:10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3000余条目,分11个部分,荟萃了马、恩、列、斯和我党三代领导人的有关理论观点、论述及各项方针和有关大事记等。

中国统一战线全书目录一、概述一、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一)统一战线的涵义 1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2

(三)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5

(四)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 7

(五)邓小平关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观点 11

二、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3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6

三、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特点 20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21

(三)九十年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指导方针 23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我国民主党派的概况 24

(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24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6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政治基础 26

(四)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和监督作用 26

(五)“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6

(六)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26

五、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一)我国民族的概况 27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28

六、宗教问题与宗教政策(一)我国宗教的概况 31

(二)建国以来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 32

(三)我国宗教的特点 32

(四)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 33

七、知识分子问题与知识分子政策(一)我国知识分子的概况 35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 36

八、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策(一)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 37

(二)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工作的方针是:团结、帮助、引导、教育 37

(三)培养一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党团结合作的积极分子队伍 38

九、“一国两制”和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一)“一国两制”构想 38

(二)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 38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港澳的基本方针政策 39

(四)海外统战工作的方针 41

十、华侨问题与侨务政策(一)华侨的概况 41

(二)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政策的历史发展 42

(二)安排党外人士的方针政策 43

(三)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 43

十一、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政策(一)共产党员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43

(二)共产党员要同党外人士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 44

十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发展 45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 47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和任务 47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原则和机构 48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论统一战线(文献题要)马克思恩格斯论统一战线不来梅通讯(恩格斯1840年9月) 5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1843年12月) 50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1845年) 50

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11月29日) 51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 51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 52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1851年12月) 52

《德国农民战争》第二版序言(恩格斯1870年2月) 53

流亡者文献(恩格斯1874年5月) 53

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1875年4月) 53

反杜林论(恩格斯1876年9月) 54

《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恩格斯1883年6月28日) 54

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恩格斯1884年) 55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1886年) 55

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1905年12月3日) 56

列宁论统一战线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列宁1905年6月) 56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列宁1909年5月) 57

论民族自决权(列宁1914年2月) 57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列宁1916年) 57

论妥协 (列宁1917年9月) 58

论妥协 (列宁1920年3月) 58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1920年4月) 58

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列宁1921年4月21日) 59

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列宁1922年3月12日) 60

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列宁1922年12月30日) 60

斯大林论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1912年12月) 60

毛泽东论统一战线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1925年12月) 61

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斯大林1929年3月18日) 61

论列宁主义的基础(斯大林1924年4月) 61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1927年3月) 62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1935年12月27日) 63

致张学良(毛泽东1936年10月5日) 6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毛泽东1937年5月2日) 63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毛泽东1937年5月8日) 64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毛泽东1937年9月29日) 64

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1937年11月12日) 65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1938年10月14日) 66

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 66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1940年1月9日) 67

《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1939年10月4日) 67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毛泽东1939年12月1日) 67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毛泽东1940年3月6日) 68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毛泽东1940年3月11日) 68

论政策(毛泽东1940年12月25日) 69

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毛泽东1941年11月6日) 69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1942年5月) 70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1944年10月30日) 70

论联合政府(毛泽东1945年4月24日) 71

关于重庆谈判(毛泽东1945年10月17日) 71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毛泽东1948年1月18日) 72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1947年12月25日) 72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毛泽东1947年10月10日) 72

关于工商业政策(毛泽东1948年2月27日) 73

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毛泽东1948年3月1日) 73

致李济深、沈钧儒(毛泽东1948年5月1日) 74

将革命进行到底(毛泽东1948年12月30日) 74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毛泽东1949年3月5日) 75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毛泽东1949年6月15日) 75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 75

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毛泽东1949年11月14日) 76

不要四面出击(毛泽东1950年6月6日) 76

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的谈话要点(毛泽东1952年10月8日) 77

中共中央关于西藏工作方针的指示(毛泽东1952年4月6日) 77

做一个完全的革命派(毛泽东1950年6月23日) 77

批判大汉族主义(毛泽东1953年3月16日) 78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毛泽东1953年9月7日) 78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 78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 79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1957年3月12日) 79

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关于西安事变的三个电报(周恩来1936年12月) 80

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方法和守则(提纲)(周恩来1939年8月4日) 80

论统一战线(周恩来1945年4月30日) 81

关于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周恩来1948年1月) 81

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与实质(周恩来1949年6月19日) 82

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周恩来1949年4月22日) 82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周恩来1949年9月22日) 83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周恩来1949年9月7日) 83

处理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的四个关系(周恩来1950年4月12日) 84

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周恩来1950年4月13日) 84

关于基督教问题的四次谈话(周恩来1950年5月) 85

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党组活动的方针(周恩来1950年6月14日) 85

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周恩来1950年6月26日) 85

关于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土地改革问题(周恩来1950年8月3日) 86

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举行的茶话会上的讲话(周恩来1951年1月20日) 86

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周恩来1951年9月29日) 86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国民经济(周恩来1952年10月25日) 87

关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问题(周恩来1952年6月19日) 87

民主党派的工作要同国家的中心任务相配合(周恩来1953年3月1日) 88

民主党派成员学习和参加建设的问题(周恩来1953年6月4日) 88

关于政协章程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问题(周恩来1954年12月4日) 88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几个问题(周恩来1955年11月16日) 89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1956年1月14日) 89

莫虎 89

不信教的和信教的要互相尊重(周恩来1956年5月30日) 90

关于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周恩来1956年6月4日) 90

台湾的解放一定能够实现(周恩来1956年6月28日) 90

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91

稳步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周恩来1956年7月24日) 91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周恩来1957年8月4日) 92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周恩来1957年4月24日) 92

关于香港问题(周恩来1957年4月28日) 92

把知识和经验留给后代(周恩来1959年4月29日) 93

论知识分子问题(周恩来1962年3月2日) 93

各民主党派在宪法范围内有政治自由和组织独立性(周恩来1958年11月29日) 93

不断加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根本任务(周恩来1962年3月28日) 94

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周恩来1962年4月18日) 94

春节祝词(周恩来1963年1月28日) 95

刘少奇论统一战线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刘少奇1936年4月10日) 95

争取全国民主统一与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刘少奇1937年5月) 96

领导权问题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问题(刘少奇1936年11月20日) 96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刘少奇1953年7月18日) 97

论抗日民主政权(刘少奇1940年12月) 97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刘少奇1954年9月15日) 98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刘少奇1955年11月16日) 98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刘少奇1956年9月15日) 99

朱德论统一战线国内形势和南下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朱德1949年4月11日) 100

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朱德1956年9月17日) 100

纪念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导师孙中山先生(朱德1956年11月11日) 100

邓小平论统一战线党与抗日民主政权(邓小平1941年4月15日) 101

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邓小平1943年2月20日) 101

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邓小平1949年11月12日) 102

克服目前西南党内的不良倾向(邓小平1950年6月6日) 102

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邓小平1951年3月26日) 103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邓小平1950年7月21日) 103

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邓小平1957年4月8日) 104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1977年5月24日) 104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邓小平1977年8月8日) 105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1978年3月18日) 105

搞建设要利用外资和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邓小平1979年1月17日) 10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 106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1979年6月15日) 107

新时期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爱国者的联盟(邓小平1979年9月1日) 107

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邓小平1979年10月19日) 108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邓小平1979年10月30日) 108

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邓小平1980年1月16日) 109

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为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作出贡献(邓小平1980年8月28日) 109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邓小平1980年9月29日) 1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1982年9月1日) 110

爱国统一战线前程远大大有可为(邓小平1982年11月24日) 110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邓小平1983年6月26日) 11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1984年6月22日) 111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能够行得通的(邓小平1984年7月31日) 111

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邓小平1986年6月18日) 112

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邓小平1984年10月3日) 112

一国两制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的构想(邓小平1984年12月19日) 112

希望海外亲人和朋友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劳动(邓小平1984年10月2日) 112

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邓小平1986年9月2日) 113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邓小平1987年4月16日) 113

从战略高度考虑教育问题(邓小平1988年9月12日) 113

关于制定民主党派成员参政和履行监督职责方案的批示(邓小平1989年1月2日) 114

江泽民论统一战线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1989年9月20日) 114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1989年9月29日) 114

在第四次全国归侨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1989年12月18日) 114

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江泽民1989年12月19日) 115

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江泽民1990年5月3日) 115

与宗教团体领导人谈保持宗教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问题(江泽民1991年1月30日) 1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1991年7月1日) 116

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江泽民1990年6月11日) 116

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五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江泽民1991年12月11日) 117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江泽民1992年1月14日) 117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1992年10月12日) 118

三、有关统一战线的重要文献、文件(题要)综合类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 120

关于“民主的联合阵线”的决议案(中共中央1922年7月) 120

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指示(1923年5月) 120

共产党在国民党内的工作问题议决案(中共中央1924年5月) 121

中央通告第15号——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1924年7月21日) 121

同志们在国民党工作及态度的决议案(中共中央1924年2月) 121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1923年6月) 121

“五卅”后反帝国主义联合战线的前途(瞿秋白1925年8月18日) 122

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共中央1925年1月) 122

中国共产党致唁中国国民党——为孙中山之死(1925年3月15日) 12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决议案(1925年10月) 123

中央通告第七十六号——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我们应做的工作(1926年2月12日) 123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于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纪念日告中国国民党党员书(1926年3月12日) 123

我们今后怎样工作(中共中央1926年4月15日) 124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信——为时局及与国民党联合战线问题(1926年6月4日) 124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议决案(1926年7月) 124

关于国民党问题报告(陈独秀1926年11月4日) 125

关于国民党左派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1926年12月) 125

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为肃清军阀势力及团结革命势力问题(1927年3月13日) 125

汪陈联合宣言(1927年4月5日) 126

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宋庆龄1927年7月14日) 126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书(1927年7月29日) 127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议决案(1927年8月) 127

赴莫斯科前的声明(宋庆龄1927年8月22日) 127

中国共产党为辛亥革命纪念告民众书(1927年10月10日) 128

中央通告第二十五号——对国民党的工作(1927年12月31日) 128

中国共产党宣布国民党为国民公敌宣言(1928年1月20日) 128

中央关于城市农村工作指南(1928年7月26日) 129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政治决议案(1928年7月9日) 129

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瞿秋白1928年4月12日) 129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小商人学生自由职业者及国民党中的革命分子 (1928年8月1日) 130

中国共产党对目前时局的宣言(1930年8月14日) 130

中央通告第九十一号——三全扩大会议的总结与精神(1930年9月12日) 130

中央关于“打倒资本家”口号的解释给广东省委的信(1930年3月20日) 13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对日宣战告全世界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通电(1932年4月20日) 131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1933年1月17日) 131

中央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1933年1月26日) 131

中央给满洲省委指示信(1934年2月12日) 132

中央致福州市委与福建全体同志的信(1933年10月30日) 132

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日) 132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1934年7月15日) 133

中央致各省委、县委、市委的一封秘密指示信(1934年4月20日) 133

中央关于统战部工作的指示(1935年3月20日) 134

中共临时中央局关于最近华北事变与党的紧急任务(1935年6月10日) 134

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中共中央1935年8月1日) 134

中央为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1935年10月) 135

中共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并吞华北及蒋介石出卖华北出卖中国宣言(1935年11月13日) 135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抗日救国宣言(1935年11月28日) 135

中央关于改变对富农策略的决定(1935年12月6日) 136

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1935年12月25日) 136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命令——关于改变对富农的政策问题(1936年2月15日) 137

中央宣传部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路线的回答(1936年2月3日) 137

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1936年1月25日) 137

关于召集全国抗日救国代表大会通电(中华苏维埃1936年2月21日) 138

关于抗日的人民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张闻天1936年4月20日) 138

中共中央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1936年4月25日) 138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1936年6月1日) 139

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年6月20日) 139

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1936年6月20日) 139

中央关于争取哥老会的指示(1936年7月16日) 140

中央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1936年9月1日) 140

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1936年12月19日) 141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1936年12月18日) 141

中央书记处致胡服电——西安事变后促动南京政府停战抗日运动的方针办法(1936年12月14日) 141

中央关于西安事变问题致恩来同志电(1936年12月21日) 142

中央关于蒋介石释放后的指示(1936年12月27日) 142

关于统一战线区域内党的工作的基本原则草案(中共中央1937年2月) 142

中共中央致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1937年2月10日) 143

中央关于与国民党谈判条件问题给周恩来的指示(1937年3月16日) 143

中共中央对沈、章诸氏被起诉宣言(1937年4月12日) 143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144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44

中央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给各地党部的指示(1937年7月15日) 144

国共统一运动感言(宋庆龄1937年9月24日) 144

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抗日民族自卫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1938年11月6日) 145

中共中央对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的提议(1938年3月1日) 145

中央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指示草案(1937年10月17日) 145

关于对地主阶级政策的报告(王稼祥1939年1月31日) 146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国民党书(1939年7月7日) 146

关于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王稼祥1939年9月25日) 147

中央关于共产党参加政府问题的决定草案(1939年9月25日) 147

中央关于抗日民主政权的阶级实质问题的指示(1940年2月1日) 147

中央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1940年8月15日) 148

中央关于不在友军中发展组织的指示(1940年8月19日) 148

年11月2日) 148

中央关于开展太平洋反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华侨工作的指示(1941年12月9日) 149

中央关于目前时局的决定(1941年1月29日) 149

中央关于皖南事变的指示(1941年1月18日) 149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942年1月28日) 150

关于主动加强统战工作的指示(中共中央1943年2月3日) 150

中共中央向国民党提出的十二条意见书与委托林祖涵提的八条口头要求(1944年6月) 151

林伯渠在参政会上关于国共谈判的报告(1944年9月15日) 151

中共中央负责人关于不参加本届国民参政会的声明(1945年6月16日) 151

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1945年8月25日) 152

国民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 152

中央关于城工部改名为统战部及统战部工作任务等问题的指示(1948年9月26日) 153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30日) 153

中央关于对中间派和中产阶级右翼分子政策的指示(1948年1月14日) 153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1946年2月1日) 153

中共中央关于争取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协助接管上海工作的指示(1949年4月7日) 154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形势与新任务(李维汉1950年3月21日) 154

关于目前统一战线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李维汉1951年1月25日) 15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1951年2月28日) 155

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的统一战线工作(李维汉1951年4月29日) 155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李维汉1951年6月) 156

政务院关于加强政府机关内部统一战线工作的几项具体规定(1951年6月7日) 156

关于继续加强各界民主人士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的意见(1952年6月) 156

1956年—1962年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1956年3月3日) 157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1953年7月) 157

关于1956年—1962年统一战线工作方针(草案)的发言(李维汉1956年2月28日) 157

创办社会主义学院的实施方案(1956年4月) 158

继续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李维汉1956年6月) 158

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李维汉1956年9月25日) 158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年9月27日) 159

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检查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检查的指示(1956年12月26日) 159

在第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李维汉1957年4月4日) 160

关于全国统战工作四级干部会议向中央的报告(1958年10月15日) 160

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特点(李维汉1961年6月) 161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徐冰1962年5月19日) 161

关于确实表现改造好了的右派分子的处理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1959年9月16日) 161

刘少奇发布特赦令(1959年9月17日) 161

关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向中央的报告(1962年5月28日) 162

关于今后两年统一战线工作任务的意见(1964年2月8日) 16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的决定(1975年3月17日) 16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1978年12月22日) 163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些提法问题(胡乔木1979年1月3日) 163

关于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的请示报告(1979年1月9日) 164

中共中央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1979年1月11日) 164

关于建议为全国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摘掉“执行投降主义路线”帽子的请示报告(1979年2月3日) 164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乌兰夫1979年9月3日) 164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1981年6月27日) 165

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1979年10月14日) 165

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与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李维汉1981年9月) 166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胡耀邦1982年1月5日) 166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乌兰夫1982年1月6日) 166

关于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1月23日) 167

关于给现有四类分子摘掉帽子的请示报告(1983年3月20日) 167

关于落实私房政策的规定(1983年3月23日) 167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杨静仁1983年4月1日) 167

在十省、市、自治区统战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李维汉1983年4月14日) 168

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座谈会和开展统一战线理论研究的设想的报告(1983年5月18日) 168

关于解决错划右派改正结论中的尾巴问题(1983年6月10日) 168

关于恢复各省、市、自治区政治学校的请示(1983年8月) 169

关于当前落实政策的情况和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1983年7月25日) 169

关于妥善处理“文化大革命”中查抄财物遗留问题的意见(1984年7月16日) 170

统一战线与对外开放(杨静仁1984年11月24日) 170

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统一战线(李维汉1983年9月20日) 170

统一战线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习仲勋1984年11月27日) 171

在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杨静仁1985年2月3日) 171

统一战线仍然是一大法宝(习仲勋1985年2月6日) 172

关于加强统战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央书记处1985年5月20日) 172

中共中央统战部关于全国统一战线理论工作会议的情况报告(1985年7月9日) 172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阎明复1986年11月27日) 173

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仲勋1986年12月3日) 173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1990年7月14日) 174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年10月25日) 17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年3月12日) 174

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统一祖国而奋斗(李瑞环1990年8月9日) 175

乔石在与统一战线工作干部座谈时的讲话(1991年2月4日) 175

大力加强统一战线工作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努力奋斗(丁关根1991年5月23日) 175

努力做好九十年代的统一战线工作(丁关根1991年6月29日) 176

中国统一战线的由来与发展(滕庆1991年6月30日) 176

做合格的统一战线工作干部(丁关根1991年10月8日) 177

九十年代统一战线部门工作纲要(1992年5月13日) 178

民主党派工作关于大后方各党派问题(董必武1945年3月) 178

在北大民主广场反对伪国大的讲演(1948年3月29日) 179

北京大学教授宣言(1947年5月22日) 179

李济深等55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1949年1月22日) 180

中共中央关于对待民主人士的指示(1949年1月22日) 180

各民主党派及民主人士李济深等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1948年5月6日) 180

中共中央关于怎样对待各民主党派、团体的地方组织的指示(1949年2月17日) 181

各民主党派反对北大西洋公约联合声明(1949年4月4日) 181

中共中央关于民主同盟性质问题的指示(1 949年5月25日) 181

民建对美国白皮书的声明(1949年8月23日) 182

中央关于帮助各民主党派解决失业、学习等问题的指示(1950年5月15日) 182

各民主党派关于抗美援朝的联合宣言(1950年11月4日) 182

协助各民主党派发展党员的建议(1951年3月2日) 183

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联合发表宣言(1951年6月30日) 183

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决定(1952年6月) 184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6周年联合宣言(1951年9月2日) 184

关于民主建国会工作的要点(1952年6月) 185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宣言(1954年8月22日) 185

党和非党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第七部分)(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 185

中央统战部关于帮助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1956年7月23日) 186

关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几个问题(李维汉1956年10月) 186

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 187

关于爱国民主党派问题的请示报告(1977年10月15日) 188

关于爱国民主党派当前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请示(1979年4月5日) 188

关于帮助民主党派解决工作条件和干部待遇若干问题的意见(1983年1月15日) 188

关于积极协助民主党派调配干部的通知(1985年12月5日) 189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座谈会纪要(1983年11月15日) 189

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1986年7月16日) 190

关于民主党派咨询服务专门业务机构的若干意见(1986年11月4日) 190

各民主党派中央及全国工商联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致中共中央的贺信(1991年6月30日) 191

各民主党派关于加强中央机关建设问题座谈会纪要(1991年10月12日) 191

民族工作《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1928年7月~1992年10月) 191

民族政策(选自《共同纲领》)(1949年) 192

班禅致电毛泽东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1日) 192

毛泽东、朱德给班禅的复电(1949年11月23日) 192

中央关于慎重处理少数民族问题的指示(1950年6月) 193

与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的十项条件(1950年5月) 193

班禅堪布会议厅致电毛泽东、朱德,表示支持解放军解放西藏(1950年1月31日) 193

中共中央把解放西藏列为1950年的一项光荣任务(1949年12月31日) 193

进军西藏各项政策的布告(1950年11月) 194

筹办中央民族学院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 19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1950年11月24日) 194

中央对于派去边疆地区工作干部的教育及待遇问题的指示(1951年2月13日) 195

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1951年5月16日) 195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5月23日) 196

周恩来在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关于“民族关系”的论述(1951年10月23日) 196

有关民族政策的若干问题(李维汉1951年12月21日) 197

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较少地区必须检查民族政策情况的指示(1952年2月) 197

中央关于批判大汉族主义的指示(1953年3月) 198

中央批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学习民族政策的通知(1952年8月23日) 198

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的少数民族充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1952年2月22日) 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2年8月8日) 198

政务院批复文教委及民委关于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立文字问题的报告(1954年5月) 199

中共中央批发关于过去几年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1954年10月) 199

中央转发云南省委关于边疆六个县区第一批采取和平协商方式进行土地改革的初步总结(1955年12月10日) 200

中央关于研究少数民族牧业区对畜牧业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指示(1956年2月21日) 200

关于民族工作(李维汉1956年2月28日) 201

中央关于四川省彝族和藏族地区反革命叛乱情况的通报(1956年4月9日) 201

中央关于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1956年4月) 202

正确处理民族关系(选自《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 202

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转报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报告(1958年8月14日) 203

乌兰夫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1957年8月5日) 203

中央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1958年8月) 203

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李维汉1961年9月) 204

中国各民族解放的道路(李维汉1962年) 205

中国民主革命中的民族问题(李维汉1962年) 205

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李维汉1962年) 206

在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纪要(李维汉1962年4月21日) 206

关于妥善解决回族等职工的伙食问题的通知(1978年7月15日) 207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工作的几点意见(1978年10月6日) 20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族工作的任务(杨静仁1979年5月22日) 208

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1979年9月13日) 208

不要强迫回族实行火葬问题的通知(1979年2月10日) 208

中央批转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1979年10月12日) 209

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地方民族主义分子摘帽问题的请示(1979年10月14日) 209

中共中央关于转发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0年4月7日) 210

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1980年7月1 6日) 210

关于大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工作的报告(1981年3月14日) 211

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1981年4月21日) 211

中央政府对国外藏胞的政策 211

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1981年7月6日) 211

中央书记处讨论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纪要(1981年7月16日) 212

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乌兰夫1981年7月14日) 212

关于恢复或改正民族成分的处理原则的通知 (1981年11月28日) 213

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和统一战线(胡耀邦1982年9月) 213

关于宣传报道和文艺创作要正确对待少数民族习俗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15日) 213

关于继承、发扬民族医药学的意见(1983年5月8日) 214

关于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少数民族高级医学人才的意见(1983年6月19日) 215

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1983年12月29日) 215

国家民委对几个政策性问题的复函(1984年2月27日) 215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民委关于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通知(1984年4月19日) 216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草案)》的说明(阿沛·阿旺晋美1984年5月22日) 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5月31日) 216

关于进一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咨询和工商专业培训工作的意见(1986年9月19日) 217

关于公开发行的各种出版物和文学艺术作品不要违反统战、民族、宗教政策的通知(1986年1月11日) 217

中共十三大政治报告中对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论述(1987年10月) 218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关于民族工作几个重要问题的报告》的通知(1987年4月17日) 218

要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民族政策(乔石1988年4月6日) 219

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李鹏1989年3月20日) 219

做好民族工作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努力奋斗(李鹏1990年2月25日) 219

中央政府对达赖的政策(1991年5月19日) 220

在首都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乔石1991年5月23日) 220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1991年12月8日) 220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李鹏1992年1月18日) 220

中共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关于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论述(1992年10月) 221

宗教工作宗教房地产政策 221

国务院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1956年6月2日) 222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22

在回族伊斯兰教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李维汉1958年6月4日) 223

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统战部《第八次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1979年2月10日) 223

国务院宗教局等单位关于落实宗教团体房产政策等问题的报告(1980年7月16日) 223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中共中央1982年3月) 224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1983年4月1日) 225

关于在清除精神污染中正确对待宗教问题的指示(中共中央1983年12月31日) 225

引导宗教界办社会公益事业(胡乔木1984年3月24日) 226

一定要抓紧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习仲勋1985年4月3日) 226

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李鹏1990年12月5日) 226

国务院关于贯彻保护侨汇政策的命令(1955年2月23日) 227

中共中央关于处理华侨国籍问题的指示(1953年4月) 227

关于进一步作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1年2月) 227

海外统战工作中共中央关于海外侨民工作的指示(1952年1月6日) 227

周恩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全体会议上谈台湾问题(1956年1月30日) 228

中共中央关于肃反运动中处理有关归国华侨问题的指示(1956年8月16日) 228

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1957年8月1日) 228

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58年10月6日) 228

关于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指示(国务院1960年2月2日) 229

中共中央批转中侨委党组关于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报告(1962年5月) 229

关于国营华侨农场问题的报告(1963年3月27日) 229

侨务工作条例 (1963年9月) 229

告台湾同胞书(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1月1日) 230

国防部长徐向前关于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炮击的声明(1979年1月1日) 230

关于华侨和港澳同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问题的通知(1964年9月22日) 230

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2月27日) 230

落实对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政策(1979年1月19日) 231

关于对外籍华人工作方针政策的请示报告(1980年11月27日) 231

中共中央关于落实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政策的指示(1981年9月28日) 231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叶剑英1981年9月30日) 232

关于接待台湾同胞回来探亲参观及其在大陆亲属到港澳和国外会亲问题的规定 (1982年5月9日) 232

关于落实“文革”期间被挤占的华侨私房政策的若干规定(1982年6月8日) 232

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12月9日) 233

邓颖超在欢迎参加国庆活动的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招待会上的祝酒词(1984年9月28日) 233

关于适当照顾解决归侨、侨眷住房困难及其子女升学就业等问题的通知(1983年3月21日) 233

台胞到特区投资享受特别优惠待遇(1983年5月) 233

关于华侨、华裔和台湾同胞回大陆定居的有关问题的通知(1985年1月17日) 234

关于对台贸易管理问题(1985年7月8日) 234

中葡联合声明(1987年4月13日) 234

公安部关于加强台湾同胞入出境管理工作的通知(1987年5月23日) 235

香港中旅社为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办理旅行证件的手续和注意事项(1987年10月) 235

关于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1987年10月17日) 235

关于台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购票乘机问题(1987年10月19日) 236

关于台胞探亲旅行证件和管理工作(1987年10月20日) 236

关于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规定(1987年10月27日) 237

关于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旅游收费问题的通知(1987年10月31日) 237

关于做好台胞回祖国大陆探亲期间洽谈贸易的接待问题(1987年10月21日) 237

关于做好台胞来大陆探亲旅游交通运输工作(1987年10月21日) 237

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做好查人转信工作的具体意见(1987年11月4日) 238

关于办理台胞寻亲、探亲和户口登记等几项具体事宜的通知(1987年12月3日) 238

关于对台体育交流的归口管理办法(1988年1月21日) 238

关于不再追诉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1988年3月14日) 239

关于台湾同胞回大陆办理丧葬问题的通知(1988年3月16日) 239

关于台湾同胞与大陆公民之间办理结婚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1988年3月31日) 239

关于办理涉台遗产继承的问题(1988年8月1日) 240

关于对台影视交流的暂行管理办法(1988年9月5日) 240

对台文化艺术交流的归口管理的问题(1988年4月14日) 240

关于台胞、台属因私事赴台的规定(1988年12月3日) 241

关于内地公民经香港去台湾若干问题的通知(1989年1月29日) 241

国务院关于加强华侨、港澳台胞捐赠进口物资管理的若干规定(1989年2月20日) 242

国务院关于加强华侨、港澳同胞捐赠进口物资管理的规定(1989年3月1日) 242

关于台胞、台属赴台湾地区定居有关待遇问题的规定(1989年12月20日) 243

关于台胞捐赠工作的有关规定(1990年1月3日) 243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0年4月4日) 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1990年9月7日) 244

杨尚昆会见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时的谈话(1990年9月24日) 244

关于香港新机场建设及有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1991年9月3日) 245

关于台湾同胞回大陆定居问题(1990年11月20日) 245

杨尚昆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10月9日) 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年3月31日) 246

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和人事安排尊重和团结非党干部是党的重要政策(陈云1941年12月) 247

中央关于三三制政权问题的指示(1948年5月31日) 24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1949年9月27日) 24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24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1949年9月30日) 249

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四点经验(薄一波1950年11月13日) 249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时安排民主人士的意见(1953年7月) 249

关于加强政协地方委员会工作的意见(1956年10月) 250

关于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工作的安排中的平衡问题的意见(1956年12月6日) 250

一九五四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年12月25日) 250

邓颖超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开幕词(1983年6月4日) 251

邓颖超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1984年5月12日) 251

李先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88年4月10日) 252

政协全国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暂行规定(1989年1月27日) 252

关于选配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领导职务的通知(1989年2月4日) 253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0年2月8日) 253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到政府任职是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宋平1990年10月19日) 254

关于推举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审判、检察机关领导职务通知(1991年1月22日) 254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丁关根1991年6月6日) 254

宋平在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领导干部座谈时的讲话(1991年11月1日) 255

关于加强和改善各级人民政府及司法机关中党同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意见(1992年9月23日) 255

关于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直属局安排党外人士担任领导职务的几点意见(1991年6月11日) 255

关于党外人士实职安排问题商谈纪要(1991年7月2日) 255

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做好工商联工作(陈云1951年7月20日) 256

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1952年8月1日) 256

关于改组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1952年9月16日) 257

资本主义工业中的公私关系问题(李维汉1953年5月) 257

李维汉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53年10月27日) 258

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总结报告(李维汉1953年11月12日) 258

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1955年11月16日) 25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1日) 260

进一步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乌兰夫1979年1月22日) 260

中共中央关于公私合营定息办法的若干指示(1956年7月) 260

关于继续发挥工商业联合会的作用的意见(1957年2月) 260

关于把原工商业者中的劳动者区别出来问题的请示报告(1979年11月12日) 261

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1981年7月7日) 261

我国宪法中关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的有关内容(1982年12月) 262

关于民主党派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服务挂钩会议的报告(1983年4月13日) 262

国务院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的补充规定(1983年4月13日) 263

国务院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1983年4月13日) 263

谷牧在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统战、政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4年11月21日) 263

关于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作用的意见(1986年3月10日) 264

习仲勋在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统战、政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4年11月27日) 264

杨静仁在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统战、政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4年11月24日) 2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1986年4月12日) 265

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1986年8月15日) 265

国务院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6年10月11日) 266

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1987年8月5日) 266

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感谢信(1988年2月27日) 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年4月13日) 2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6月3日) 267

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1988年7月3日) 268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新局面(1988年12月7日) 268

江泽民同志关于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论述(1989年9月29日) 269

关于开展私营企业统战工作的几点意见(1989年3月31日) 269

国务院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1990年8月19日) 270

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1991年7月6日) 270

丁关根在全国工商联在京副主席座谈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7日) 271

丁关根在全国工商联主席、副主席(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91年8月) 271

丁关根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执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1992年1月) 272

田纪云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六届执委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1992年1月) 272

知识分子工作总政治部关于部队中知识分子干部问题的指示(1942年9月17日) 273

为什么对知识分子不再提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胡耀邦1978年10月31日) 273

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利益(聂荣臻1982年8月22日) 274

关于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生活待遇的意见(陈云1982年7月1日) 2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奖励条例(1978年12月28日) 274

全党必须确立对待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念(胡耀邦1983年3月13日) 275

关于加强边远地区科技队伍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1983年4月13日) 275

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1983年8月24日) 276

关于整顿职称评定工作的通知(1983年9月1日) 276

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离休退休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 983年9月12日) 277

关于认真检查一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情况的通知(1983年12月20日) 277

关于1988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的通知(1984年1月27日) 278

关于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生活待遇的通知(1984年1月27日) 278

关于给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增加工资的补充通知(1984年9月) 27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 (1984年9月12日) 279

关于派遣留学人员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4年4月12日) 2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4年3月1 2日) 279

国务院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1984年12月26日) 280

关于教师节的决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1985年1月21日) 280

关于大量吸收优秀知识分子入党的报告(1985年2月26日) 281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年3月13日) 281

关于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意见(1985年4月23日) 282

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共中央1985年5月27日) 282

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报告( 1985年7月5日) 282

关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知识分子政策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通知(1985年7月22日) 283

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聘任制度的报告(1985年12月30日) 283

关于改进和加强出国留学人员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1986年5月4日) 284

国务院关于高级专家退休问题的补充规定(1986年2月28日) 284

关于选拔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的通知(1986年6月19日) 285

关于促进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通知(1986年7月10日) 285

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的通知(1986年9月15日) 286

关于发挥离休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的暂行规定(1986年10月6日) 286

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1987年11月28日) 287

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1988年1月18日) 287

国务院关于提高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的通知(1988年9月8日) 287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1990年8月14日) 288

在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李鹏1990年12月7日) 288

关于有关部门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时应邀请统战部门参加的通知(1991年3月18日) 289

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问题(李瑞环1991年8月24日) 289

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 290

四、组织九三学社 290

九三座谈会 290

工党 291

上海抗日救国会 291

山西抗日决死队 291

小民革 292

乡村建设协会 292

少年中国学会 292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 293

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 293

中央民族学院 293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294

中央民族歌舞团 294

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智力支边协调小组 295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2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295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296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296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297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297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297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 298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 298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法律顾问委员会 298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298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298

中华社会民主党 299

中华和平统一大同盟 299

中华职业教育社 299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300

中英土地委员会 300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 30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 30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30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 301

中国人民救国会 302

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 302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303

中国天主教主教团 303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 303

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303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304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会 304

中国文联 304

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 304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305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305

中国台湾原住民主党 306

中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 306

中国民主同盟 306

中国民主社会党 307

中国民主建国会 307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307

中国民主促进会 308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308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 308

中国民族史学会 308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309

中国民族理论研究学会 309

中国民族学会 309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 309

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 309

中国共产党 310

中国伊期兰教协会 310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 311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会 311

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311

中国农工民主党 311

中国陈嘉庚基金会 312

中国佛教协会 3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312

中国青年救国团 313

中国国民党 313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31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314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315

中国和平统一研究会 315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316

中国科学院 316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 316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316

中国突厥语研究会 317

中国退(离)休科技工作者团体联合会 317

中国统一联盟 317

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 317

中国致公党 318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 318

中国基督教女青年会 319

中国基督教协会 319

中国道教协会 319

中国蒙古史学会 319

世界华人协会 320

巴西崇正总会 320

东北救亡总会 320

中葡土地委员会 320

中国新闻社 320

中葡联合联络小组 320

四川藏学研究所 321

汇点有限公司 321

台视 321

台湾“国民大会” 321

台湾“总统府” 321

台湾研究会 322

台湾通讯社 322

台湾同学会 322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322

民主青年同盟 323

民主科学座谈会 323

民社党革新派 323

民族文化宫 323

民族院校汉语教学研究会 324

达赖集团及其“流亡政府” 324

竹联邦 324

华视 325

华侨博物馆 325

华侨通讯社 325

华侨学生补习学校 325

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 325

华侨大学 325

迁川工厂联合会 325

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 326

创造社 326

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 326

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 326

全国政协华侨委员会 326

全美华人协会 326

劳动党 327

孙文主义同盟 327

军事调处执行部 327

两岸关系文教基金会 328

私营企业协会 328

佛化新青年会 328

启联资源中心 328

青年抗日先锋队 328

青年救国会 329

欧洲华人协会 329

欧美同学会 329

非宗教大同盟 329

国务院参事室 330

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 330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330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330

国务院港澳办公室 331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 331

国民党八部二会 331

国民党大陆工作指导小组 331

国民党立法院 331

国民党行政院 332

国民党国安会 332

国民党考试院 332

国民党司法院 332

国民党监察院 333

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 333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33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333

侨批局 333

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334

香港工业总会 334

香港工商专业联会 334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334

香港观塘工商业联合会 335

香港民主建港联盟 335

香港自由民主联会 335

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 335

香港中华总商会 335

香港青年组织 336

香港贸易发展局 336

香港总商会 33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 337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 337

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 337

香港嘉应商会 337

保卫中国同盟 337

美国美东福建同乡会 338

美洲洪门致公堂 338

觉悟社 338

洪门致公堂 338

统一建国同志会 339

班禅堪布会议厅 339

夏潮联谊会 339

牺盟会 339

旅美中国和平民主同盟 339

海峡交流基金会 340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340

菲律宾洪门联合总会 340

黄埔军校 340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 341

黄埔军校同学会 341

黄埔革命同学会 341

新民学会 342

新香港联盟 342

新潮流系 342

稳定香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