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诊断 1
一、四诊 1
(一)望诊 1
1.望神 1
2.望面色 2
3.望形态 6
4.望头颅五官九窍 8
5.望皮肤 18
6.望络脉 21
7.望排泄物与分泌物 22
8.望舌 24
(二)闻诊 32
1.听声音 32
2.嗅气味 35
4.问起病 36
3.问家族史和既往病史 36
5.问现在症状 36
1.问一般情况 36
2.问生活史 36
(三)问诊 36
(五)经络辨证 37
(四)切诊 47
1.脉诊 47
2.按诊 55
二、辨证 58
(一)八纲辨证 58
1.表里 58
2.寒热 59
3.虚实 61
4.阴阳 63
(二)病因辨证 65
1.六淫、疫疠 65
3.饮食劳伤 67
2.七情 67
4.外伤 68
(三)气血津液辨证 68
1.气病辨证 68
2.血病辨证 69
3.气血同病辨证 70
4.津液辨证 71
(四)脏腑辨证 72
1.心与小肠病辨证 72
2.肺与大肠病辨证 74
3.脾与胃病辨证 77
4.肝与胆病辨证 80
5.肾与膀胱病辨证 83
6.脏腑兼证 85
1.十二经脉病证 87
2.奇经八脉病证 88
(六)六经辨证 89
1.太阳病征 89
2.阳明病证 89
3.少阳病证 90
4.太阴病证 90
5.少阴病证 90
6.厥阴病征 90
(七)卫气营血辨证 90
1.卫分证候 90
2.气分证候 90
3.营分证侯 91
4.血分证候 91
(八)三焦辨证 91
1.上焦病证 91
2.中焦病征 91
(一)中医病案的特点 92
(二)中医病案的内容 92
三、病案 92
3.下焦病证 92
(三)病案书写的要求 93
(四)病案格式 94
1.住院病案格式的内容和要求 94
2.住院证治记录 96
3.门诊病案 97
第二部分 常见证 98
一、感冒 98
二、咳嗽 100
三、肺痿 102
四、肺痈 103
五、哮证 105
六、喘证 107
七、肺胀 110
八、肺痨 112
九、痰饮 115
十、自汗、盗汗 118
十一、血证 120
十二、心悸 125
十三、胸痹 127
十四、不寐 130
〔附〕多寐、健忘 130
十五、厥证 133
十六、郁证 136
十七、癫狂 137
十八、痫证 139
十九、胃痛 140
〔附〕吐酸、嘈杂 140
二十、噎膈 144
〔附〕反胃 144
二十一、呕吐 146
二十二、呃逆 148
二十三、泄泻 149
二十四、痢疾 151
二十五、霍乱 154
二十六、腹痛 156
二十七、便秘 158
二十八、虫证 160
〔附〕蛔厥 160
二十九、胁痛 163
三十、黄疸 164
〔附〕痿黄 164
三十一、积聚 166
三十二、臌胀 168
三十三、头痛 171
三十四、眩晕 174
三十五、中风 175
三十六、痉证 179
三十七、瘿病 181
三十八、疟疾 182
三十九、水肿 185
四十、淋证 187
〔附〕尿浊 187
四十一、癃闭 190
四十二、腰痛 193
四十三、消渴 194
四十四、遣精 196
〔附〕阳痿 196
四十五、耳…鸣、耳聋 199
四十六、痹证 200
四十七、痿证 203
四十八、内伤发热 204
四十九、虚劳 206
第三部分 常见病 210
一、传染病 210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 210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11
(三)肺结核病 213
(四)病毒性肝炎 214
(五)流行性出血热 216
二、内科病 218
(一)支气管炎 218
(二)大叶性肺炎 220
(三)高血压病 221
(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22
(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24
3.月经先后无定期 225
(六)消化性溃疡 225
(七)肝硬变 226
(八)肾炎 228
(九)肾盂肾炎 230
(十)尿毒症 230
(十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231
三、妇科病 233
(一)月经不调 233
1.月经先期 233
2.月经后期 234
4.月经过多 236
5.月经过少 236
(二)闭经 237
(三)崩漏 238
(四)痛经 239
(五)带下 240
(六)子宫脱垂 241
(七)盆腔炎 242
1.急性盆腔炎 242
2.慢性盆腔炎 243
(八)不孕症 243
(九)恶阻 244
(十)滑胎 245
(十一)恶露不净 246
(十二)缺乳 246
(十四)阴痒 247
(十三)产后自汗、盗汗 247
四、儿科病 248
(一)麻疹 248
(二)痄腮 250
(三)百日咳 251
(四)惊风 252
1.急惊风 252
2.慢惊风 253
(五)疳积 254
(六)遗尿 254
五、外科病 255
(一)疖 255
(二)疔疮 256
(三)痈 257
(四)疽 259
(五)丹毒 260
(六)流注 261
(七)乳痈 262
(八)瘰疬 263
(九)脱疽 264
(十)痔疮 266
(十一)湿疹 267
(十二)荨麻疹 268
六、急腹症 269
(一)急性阑尾炎 269
(二)急性肠梗阻 270
(三)胆道蛔虫病 271
(四)怠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272
(五)怠性胰腺炎 273
七、肿瘤 274
(一)肺癌 274
(二)食管癌 274
(三)胃癌 275
(四)原发性肝癌 276
(五)子宫颈癌 277
第四部分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278
第五部分 中药 285
一、解表药 285
(一)辛温解表药 285
(二)辛冻解表药 288
二、清热药 291
(一)清热泻火药 291
(二)清热燥湿药 294
(三)清热凉血药 295
(四)清热解毒药 297
(五)清虚热药 303
三、泻下药 305
(一)攻下药 305
(二)润下药 306
(三)峻下逐水药 306
四、祛风湿药 307
五、芳香化湿药 311
六、利水渗湿药 313
七、温里药 318
八、理气药 321
九、消食药 326
十、驱虫药 327
十一、止血药 330
十二、活血祛瘀药 334
(二)引经药 336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341
(一)温化寒痰药 341
(二)清化热痰药 343
(三)止咳平喘药 346
十四、安神药 348
十五、平肝熄风药 350
十六、开窍药 355
(一)补气药 356
十七、补虚药 356
(二)补阳药 359
(三)补血药 363
(四)补阴药 365
十八、收涩药 368
十九、涌吐药 373
二十、外用药及其它 375
二十一、附录 382
(一)药性赋 382
(三)治病主药诀 386
(四)十八反歌 387
(五)十九畏歌 387
(六)六陈歌 388
(七)妊娠服药禁歌 388
第六部分 危急病症的处理 389
一、呼吸衰竭 389
二、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力衰竭) 392
三、心脏骤停 394
四、休克 400
五、急性肾功能衰竭 406
六、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410
七、肝性脑病 412
八、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414
九、甲状腺危象 416
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417
十一、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420
十二、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421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423
十四、水、电解质与酸咸平衡 426
十五、输液反应 437
十六、输血反应 438
附录一 方剂歌诀索引 444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