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始社会到西汉末年(公元一世纪初期以前) 1
第一节 我国数学的起源 1
原始社会的变化 1
数的概念的起源 3
几何的起源 11
第二节 早期数学知识的积累 19
数概念的发展与扩充 19
工程的测绘与几何问题 25
组合数学和运筹思想的萌芽 31
理论研究的尝试与对数学起源问题的认识 35
第三节 秦、西汉时期的数学与筹算 38
汉简中的数学知识 39
工艺和度量衡中所用到的几何知识 43
天文历法中的数学知识 49
早期的算具--算筹 58
第四节 《九章算术》--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 61
《九章算术》的编纂 61
《九章算术》中的算术内容 64
《九章算术》中的代数内容 69
《九章算术》中的几何内容 76
第一节 赵君卿、刘徽等人的数学成就 82
第二章 东汉初期到元代中期(公元一世纪初到十四世纪初) 82
对《九章算术》的检验与赵君卿的《周髀算经》注 83
数学家刘徽的思想 89
刘徽在算术方面的贡献 93
刘徽在代数方面的贡献 97
刘徽在几何方面的贡献 100
刘徽的重差术 107
第二节 数学理论研究的继续发展 110
《元嘉历》中的数学 110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贡献 113
现传《孙子算经》等数学著作 120
第三节 南北朝末期到北宋初期的数学 126
土木工程中的数学 126
天文历法中的内插法 132
运筹应用事例 136
唐宋时期数学教育与中外交流 140
第四节 传统数学发展的高峰 147
两宋时期数学发展的概况 147
数字方程解法的成就 152
沈括的数学研究 159
秦九韶和他的《数书九章》 164
数学教育家杨辉 177
第五节 传统数学的继续发展 186
半符号式代数--“天元术” 187
中外数学交流 194
天文历法和水利工程中的数学 198
朱世杰的总结性成就 207
第三章 元代后期到清代中期(公元十四世纪初期到十九世纪中期) 216
第一节 商业数学的发展与西方初等数学的传入 216
商业数学的发展 216
西方数学的传入 222
梅文鼎与杨作枚 235
康熙时代其他几位数学家 245
第二节 清康熙皇帝主持下的数学研究 253
康熙皇帝重视科学 253
手摇计算机的制造 259
初等数学全书--《数理精蕴》 265
第三节 年希尧与少数民族的数学成就 277
年希尧和他的《视学》 277
“杜氏三术”与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 285
少数民族的历算学 295
第四节 复古思潮下的数学研究 299
对传统数学的整理与研究 300
焦循、汪莱、李锐等人的工作 306
第四章 清代后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公元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 319
第一节 近现代数学前史 319
董祐诚、项名达、戴煦等人的幂级数研究 320
李善兰的“尖锥术” 329
李善兰的《垛积比类》 338
第二节 十九世纪中后期到本世纪初期西方古典高等数学的传入 350
传入的背景与李善兰的翻译工作 350
华蘅芳的数学翻译工作 358
其他人的翻译和中日数学交流 365
第三节 清末时期的数学教育与研究 371
数学教育与斗争 371
夏鸾翔的数学研究 378
李善兰等人的数学研究 382
第四节 现代数学与数学史 388
现代数学界 389
学术团体与国际交流 400
数学史研究 407
结束语 414
人名索引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