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化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继孔,陆复初著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36707037
  • 页数:927 页
图书介绍:

引言 1

总论 1

一、论云南文化 1

第一编 云南文化的形成 3

第一章 华夏文化四大体系汇集云南 3

二、再论云南文化 4

一、殷商文化渊远流长 4

三、试论云南“明清实学” 6

二、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特色 11

三、楚文化时空观念的扩大 19

四、蜀文化——三大文化体系融汇的交点 28

第二章 滇王开疆——华夏文化在滇融汇的黄金时代 35

一、三个庄王、三个庄? 35

二、吴起自魏人楚与?襄自魏人蜀是云南文化发展的前奏 36

三、?祖王双柏、庄?王靡漠为云南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46

四、汉武帝封?襄之后裔尝羌为滇王具有战略眼光和现实意义 50

五、宗族大姓入滇与云南经学的发达 59

第三章 ?氏治滇——云南文化主体结构的形式 73

一、?、蒙、段文化一体 73

二、?氏家学——《左氏春秋》、《吴子兵法》及其在治滇中的应用 75

三、蒙氏世代相传以春秋大义为教 97

四、段氏在结合儒释的形式下,保存左氏春秋精髓,建立开明的政治体制和开放的经济格局 110

五、元代云南文化的兴旺与都市经济的发达 125

六、大理总管的艰难处境与段功的悲剧结局 142

第二编 云南明清实学的发展历程 157

第四章 明初关于宽严的大辩论,发展到政治上的大反覆,波及云南 157

一、朱元璋借红巾军起义取得政权 157

二、王?主行宽政,被派到滇说梁王而死 160

三、开国功勋刘基以“霜雪之后必有阳春”的言论遭猜忌,终罹暗害 162

四、朱元璋与太子朱标政见的分歧 166

五、空印大狱兴起,郑士利上书说明实情惨遭杀害 168

六、叶伯巨论述明初政治弊端遭惨死 169

七、“快口御史”韩宜可几起几落谪戍云南 171

八、胡惟庸叛国案发后,皇帝独揽大权体制更为确立 173

第五章 明军进入云南,全国统一 176

一、傅友德、蓝玉、沭英进入云南 176

二、朱元璋对云南的军事管制与对少数民族的排斥政策 178

三、汉族移民来滇不下三、四百万 180

五、傅友德再入云南平叛,续派军民人滇 181

四、朱元璋颁发《大诰》,处理盗窃官粮案,死者几万人 181

六、胡惟庸案扩大化共死三万余人 182

七、蓝玉的诛死,牵连一公、十三侯、共死二万余人 183

八、傅友德、冯胜亦诛死 183

九、明在云南的文臣武将对段氏兴亡经验教训的吸取 184

十、沐氏十二世镇滇及其对段氏兴亡经验教训的吸取 186

十一、建文新政赢得人心的归附,政权被篡夺后赢得人民的怀念 194

十二、朱棣武装篡夺权力 196

十三、众多民间传说及历史遗迹确证建文帝出走到了云南 200

十四、大航海家郑和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出使亚非,为祖国赢得荣誉 203

第六章 明中叶忠奸之争波浪迭兴,在斗争实践中总结实学思想 208

一、英宗时,王振柄国,派王骥等三征麓川 208

二、中原多故之际,沐?从容坐镇,云南相对稳定 211

三、刘球抗争被害,英宗为瓦刺所俘后,王?率群臣打死刽子手马顺,以平民愤 212

四、一代哲人兰茂 215

五、王恕巡抚云南 220

六、三朝元老、出将入相的杨一清 222

七、杨一清以毕生经历对实学的总结 228

八、杨慎的实学思想及其对云南文化的贡献 233

九、杨慎与李元阳及其他诸友学派上的差异 258

第七章 抗拒权势、为民作主的一代正人 264

一、孙继鲁不阿附上峰遇害 264

二、严清以纾民力、抗强宗罢官 267

第八章 一代平民学派的兴起 270

一、时代的脉搏 270

二、徐樾为民请命,死于元江 272

三、罗汝芳在滇向民间传授实学 273

四、李材在滇力倡实学,保卫边疆,大破缅寇,反被戍死 278

五、李贽在滇支持佃农抵制权贵的剥削压迫 280

六、泰州学派在云南的传人——刘文澄、傅宗龙、陶? 289

第九章 滇人王元翰力争政治改革 291

一、东林党的形成 291

二、市民反矿税斗争如火如茶 293

三、云南省会市民火焚太监杨荣 295

四、楚宗、妖书、京察、纷争迭起 296

五、王元翰直陈国事,遭陷出朝 298

第十章 云南一代市民阶层代表人物的出现及其与农民军联合作战的新格局 303

一、社会经济的变迁 303

二、金公趾积极投身农民起义及其贡献 305

三、唐泰(担当和尚)的历史误会 309

四、大顺军余部联明抗清受到重大挫折 312

五、大西军余部进入云南造成“滇南乐土”新局面 316

六、大顺军余部第二次反攻再遭失败 319

七、孙可望要求永历小朝廷封为秦王和大顺大西两余部的失和 321

八、永历小朝廷为佞幸、宦官所操纵及其在清军压力下的逃亡 322

九、孙可望受佞幸、宦官愚弄谋禅代永历帝 324

十、李定国出师广西、湖南连获大捷 325

十一、孙可望密谋杀害李定国使联明抗清事业受挫 326

十二、永历召李定国人卫 327

十三、李定国人粤,约郑成功会师海上 328

十四、李定国拥永历回军云南,改云南府为滇都 329

十五、李定国保卫滇都之战失败,清军进入昆明 331

十六、李定国在魔盘山决战失利 332

十七、郑成功、张煌言进攻南京失利 333

十八、郑成功入台湾 335

十九、缅甸以永历及其眷属拘送吴三桂,吴三桂绞死永历帝于昆明 336

二十、郑成功卒于台湾 336

二十二、与农民起义军合作的雷跃龙 337

二十一、李定国卒于勐腊 337

二十三、?东十三家军的壮烈牺牲、联明抗清运动宣告结束 338

第十一章 三藩之乱中,陈圆圆与吴三桂的决裂 341

一、吴三桂对云南的严重榨压 341

二、云南人民对吴三桂割据势力的反抗 342

三、康熙下令削藩与三藩之乱 343

四、吴三桂的进退失据 344

五、陈圆圆拒作正妃投池而死 345

六、战局由相持转入清军的胜利 348

七、吴三桂称帝衡阳、仓卒病死 349

八、清军云集昆郊,围困吴世? 351

九、赵良栋率部突人昆明 352

十、清军人滇后废除庄田豁免屯粮 353

十一、李天枢起义与文字狱的兴起 354

第十二章 清初云南的兴革 356

一、蔡毓荣的《筹滇十疏》及安定秩序,扶持工商的重要决策 356

二、鄂尔泰以武力镇压手段全面推行改土归流 362

三、缅甸、安南两役的战果 370

一、李因培父女,父以诗亡,女以诗兴,培育了散文诗《再生缘》的问世 374

第十三章 云南人才辈出,实学昌盛 374

二、孙髯早期启蒙思想及其布衣的一生 382

三、“古今完人”钱沣战斗的一生与民主理想 385

四、尹壮图对封建专制体制从谏诤到抗议 403

第十四章 林则徐在云南及各族人民起义的爆发 411

一、青年林则徐 411

二、鸦片战争前夕的云南 412

三、鸦片战争后的云南 416

四、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 420

五、地方官绅对少数民族的大屠杀 422

六、清政府对起义军的残酷镇压及其后果 430

七、在残酷压迫下,各族人民继续不断起义 433

八、戴绢孙及其诗歌的进步性 434

第十五章 明清云南诗坛综述 439

一、四季如春的映象 439

二、民族特色的描绘 442

三、现实主义的风格 445

四、诗人崇高思想境界的凝聚 447

一、云南边疆将士和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开端 453

第十六章 云南各族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453

第三编 云南文化的第一次飞跃——从自强到变法而走向民主革命 453

二、中法战争后加速了云南半殖民地化,激起人民的反抗 458

第十七章 洋务运动在云南 465

一、办洋务的热潮 465

二、云南机器局的创办 465

三、云南电报局的设立 469

四、官僚军阀垄断下的工矿业和商业 469

五、民间的马帮运输 470

六、民族资本家王兴斋、王筱斋 471

一、英、法对云南的领土要求 474

第十八章 甲午战争后的瓜分危机与维新变法运动 474

二、滇人踊跃参加公车上书 476

三、维新变法在云南 477

第十九章 维新失败后,中越、中缅划界中的丧权辱国及云南人民对买国贼兴禄的抗争 479

一、关于中越划界 479

二、关于中缅划界 481

三、兴禄的卖国求荣 483

四、陈荣昌劾兴禄 485

第十二章 云南人民反对法领事私运军火的斗争 487

一、地方官吏对人民反帝斗争的敌视 487

二、法领事在昆明的横行 488

三、法领事私运军火到昆明,民情激愤 489

四、昆明群众火焚密储军火的教堂 490

五、李经羲出动军队镇压逮捕群众 491

六、丁振铎赔偿侵略者损失 492

七、陈荣昌支持群众的斗争,要求官府不要兴大狱 492

第二十一章 八国联军入侵后,云南改良主义运动获得进展 493

一、自辟商埠、洋杂货充斥市场 493

二、开设高等学堂,方言、东文、法政、工矿、农业、商业等一批专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中等学堂发展迅速 496

三、派学生赴京升学、赴日本、越南留学及派员赴日考察 499

四、编练新军及设立云南讲武堂 500

五、改订刑律 502

六、创办现代工业 502

七、中国最早的水利发电站——石龙坝水电站的创立 505

八、云南产业工人的出现 507

九、白话报的创办及其主编赵式铭 509

第二十二章 云南各界人士争夺路矿权的斗争 513

一、美国迫害华工激起的爱国运动 513

二、法国操纵云南经济命脉,云南益趋贫困 514

三、云南各界人士力拒英国修筑滇缅铁路 518

四、云南各族人民反对法国修筑滇越铁路的斗争 520

五、云南各界人士反对英法妄图霸占七府矿权的斗争 522

第四篇 云南文化的第二次飞跃 527

第二十三章 革命志士杨振鸿为民主革命献身 527

一、周云祥为首的矿工起义 527

二、云南留日先进学生参加同盟会与改良派决裂 528

三、《云南杂志》和《滇话报》的创办 529

四、革命志士杨振鸿等回滇从事革命活动 532

五、杨振鸿率先打响永昌之役,为重九起义开辟道路 540

一、英占片马,激起云南各族人民的强烈愤慨 546

第二十四章 重九起义推翻封建王朝对云南的统治 546

二、武昌起义后,陆军讲武堂成为云南革命秘密据点 548

三、讲武堂师生纷纷打入新军 549

四、蔡锷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550

五、黄毓英冒死说蔡锷,促使他从立宪转向革命 551

六、三十七标率先行动 552

七、蔡锷率部起义 554

八、云南军都督府成立 555

九、军都督府人事变更,李根源排出都督府 556

十、立宪派和旧宦绅袍芴登场及张文光起义遭瓦解 557

十一、蔡锷以北伐为名图谋吞并川黔 559

十二、唐继尧入黔支持立宪派镇压革命力量 560

第二十五章 护国运动,窃国大盗袁世凯的垮台与护国前后蔡锷、唐继尧的政治态度 562

一、辛亥革命成为半截子革命 562

二、蔡锷与梁启超内外呼应反对革命派 564

三、蔡锷在二次革命中拥袁反孙竟遭钦禁 566

四、唐继尧残酷杀害革命党人 567

五、袁世凯妄图称帝与革命派的内部分裂 569

六、梁启超转变拥袁立场,蔡锷在黄兴安排下逃离北京 572

七、革命力量齐集昆明共谋反袁 573

八、宣布独立,通电全国 577

九、护国军出师顺利,北洋军分崩离析 579

第二十六章 护法运动中唐继尧对孙中山的背叛与抗拒 581

一、第一次护法运动 581

二、唐继尧以北伐为名组织靖国军,妄图吞并川黔 583

三、滇、黔、桂相勾结,迫使军政府改组 584

四、“五四”运动爆发,南北和谈破裂 585

五、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下开始第二次护法运动 585

六、人川滇军兵败成都,酝酿倒唐 588

七、顾品珍回师,唐继尧出走 591

八、顾品珍接任靖国军云南总司令,整顿军民政务 593

九、亲唐势力纷纷逃出云南 595

十、唐继尧到粤,孙中山鼓励他率军北伐 596

十一、唐继尧佯称北伐,密谋返滇 597

十二、唐继尧军猛扑昆明,顾品珍为匪阻击阵亡 604

十三、唐继尧回滇与陈炯明的叛变,二次护法宣告失败 606

第二十七章 朱德早年的民主革命实践及其与叶剑英在滇留下的诗文 608

第二十八章 从“五四”到“三 ·一八”,云南群众运动的活跃及唐继尧对革命革命根据地进攻 621

一、“五四”运动中,云南人民的觉醒 621

二、云南最早的社会主义研究团体——“大同社”与“革新社” 627

三、唐继尧再次出师川黔,旋踵失败 631

四、唐继尧乘孙中山北上、逝世之机向两广革命根据地进犯 633

五、“三一八惨案”中,云南学生范士荣、姚宗贤英勇牺牲 638

第二十九章 中共云南领导机关的成立与唐继尧在“二·六”政变中的倒台 641

一、中共云南领导人王德三对云南形势的分析与国民革命的号召 641

二、《铁花》展开倒唐的宣传活动 642

五、唐继尧在侮辱妇女的丑闻声中死去 645

三、云南人民反唐请愿大示威 646

四、中共云南特支的成立,促成四镇守使倒唐的成功 649

一、在中共云南特支领导下,昆明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蓬勃发展 656

第三十章“四·一二”政变后,龙云投蒋反共,以血腥屠刀建立龙家地方军阀政权 656

二、龙云在军阀混战中上台 659

三、革命统一战线组织的建立及其对反动组织圆通派的斗争 660

四、蒋介石派李宗黄到滇活动,枪杀学生梁元斌,被革命群众驱逐离滇 662

五、龙云经三年战争肃清张、胡势力 666

六、“七·一一火药爆炸案”及革命党人领导的赈灾活动 667

七、革命进入紧急关头和革命斗争的继续 669

八、龙云实行“清共”,赵琴仙、陈祖武被杀害 675

九、中共省临委主要负责人赵祚传在大姚遭杀害 679

十、秦美、马登云、甘汝松等八人遭杀害 680

十一、滇越铁路工人罢工,李鑫遭杀害,巴金著文悼念李鑫 683

十二、小东山暴动,杜涛、佴三遭杀害 685

十三、王德三、张经辰、李国柱、吴澄四烈士在昆明遭杀害 686

十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者施晃 693

十五、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理论家张伯简 695

第五篇 云南文化的第三次飞跃 701

第三十一章 红军长征途中发表“八一”宣言,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701

第三十二章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聂耳 703

一、学生时代 703

二、当兵和人剧校 704

三、在上海明星歌舞剧社 706

四、到北平考艺专落选 707

五、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 709

六、出国赴日及其溺死 711

七、对聂耳的评价 713

第三十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理论家艾思奇 717

一、中学时期的作品 717

二、在香港读书 719

三、在李国柱影响下接受马列主义 720

四、思想的重大转变与《大众哲学》的问世 724

五、毛主席对《哲学与生活》的评价 726

六、艾思奇之死及其评价 730

第三十四章 龙云投蒋反共后对滇系军阀政权的经营 732

一、红军长征过云南时的龙云 732

二、西安事变中的龙云 733

三、曾泽生、潘朔端等被排斥与卢汉、张冲等四师长的倒龙 734

四、为龙云敛财的陆、缪两大财团 737

第三十五章 抗日战争中的滇军将士 745

一、台儿庄战役中的张冲 745

二、中条山坚守三年,唐淮源、寸性奇壮烈殉国 748

三、保卫滇缅公路战斗中戴安澜英勇牺牲 753

四、美志愿空军飞虎队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 755

五、史迪威坚持开辟中印公路,对日寇进行反攻 759

六、两路夹攻,收复滇西 761

第三十六章 党的统战工作在云南的展开及民主运动的出色成就 764

一、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成立和云南救亡运动的开展 764

二、中央陆续派人到滇开展统战工作 765

三、华岗到滇开展统战工作,云南形成“民主堡垒” 767

四、云南民主运动的高潮 773

五、“一二·一惨案”,举国哀悼 775

六、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反动派杀害 779

七、龙云弃暗投明 786

第三十七章 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为培养人才作出贡献 790

一、为祖国、为世界培养人才 790

二、熊庆来在自然科学及其培养人才方面的卓越贡献 793

三、西南联大在社会科学上的重大贡献 800

四、闻一多与吴晗的进步历程 807

五、费孝通深入农村进行调查获得成果 812

六、为云南天文气象事业进行开拓的陈一得 816

七、纳训与《天方夜谭》 818

第六编 云南文化事业成就综述 827

第三十八章 云南现代教育、文化、卫生 827

一、教育家秦光玉、苏鸿纲及大、中、小学情况 827

二、云南史志的编纂和地方文献的搜集编著 840

三、医药事业概况 875

第三十九章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 885

一、元谋人经历了史前各文明阶段 885

二、原始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 892

第四十章 华、夷文化的最初融合 903

第四十一章 土著文化从战国开始融合于华夏文化之中 907

第四十二章 佛教文化的影响 909

一、掩盖历史真象的《白古通记》、《白国因由》 909

二、鸡足山成为东南亚佛教胜地 911

三、反映云南文化与佛教文化结合的张胜温画卷 912

四、民族舞蹈在唐代已驰名中原 915

五、云南文化重新向中原文化靠拢 916

六、解放前后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和整理 918

后记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