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沿革 1
第一节 君子的起源 1
第二节 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源远 8
一、先秦时期的儒家君子人格思想 8
二、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历史演变 15
第二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理论基石 22
第一节 天人合德的道德观 22
一、天人合一 23
二、天为德本 32
第二节 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性观 38
一、人性善恶之争 39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 47
第三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内质 54
第一节 求道尚德,仁为己任 54
第二节 仁者爱人,孝悌为本 60
第三节 恭敬谦让,忠诚守信 66
第四节 和而不同,通权达变 71
第五节 慎言敏行,闻过知改 79
第六节 义以为尚,兼善天下 85
第四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外观 91
第一节 君子的仪容 91
第二节 君子的言语 96
第五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精神 103
第一节 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方法 103
第二节 明辨义利的价值模式 110
第三节 尊德重行的实践理性 122
第四节 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 135
第五节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148
第六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塑造方法 161
第一节 笃志尚功 162
第二节 重学慎思 167
第三节 克己自省 175
第四节 慎独自律 181
第五节 知行合一 186
第六节 积善成德 192
第七章 儒家君子人格的历史影响 197
第一节 君子修身之道 197
第二节 君子持家之道 207
第三节 君子交友之道 216
第四节 君子用人之道 224
第五节 君子处世之道 231
第六节 君子理财之道 238
第七节 君子为政之道 247
第八章 儒家君子人格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260
第一节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面临的道德现状 261
第二节 君子人格理念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原则的启示 271
一、应以教育为本 271
二、应以人格塑造为先 277
第三节 君子人格理念对和谐社会道德建设内容的渗透 287
一、君子人格与家庭美德 287
二、君子人格与职业道德 299
三、君子人格与社会公德 305
主要参考文献 311
后记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