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国际关系史 第1册 从十六世纪末至1917年》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纳罗奇尼茨基,古贝尔,斯拉德科夫斯基等
  • 出 版 社: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1976
  • ISBN:11017·372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一章 十六——十八世纪的西方列强和东亚各国(作者A.Л.纳罗奇尼茨基) 2

1.从十六世纪到满洲人侵占北京(1644年) 2

欧洲人向东亚渗透的殖民性质 2

远东各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情况的某些特点 4

从十六世纪到满洲人侵占北京(1644年)这一时期的西欧各国和中国 7

传教士在北京朝廷任职明朝统治时期中国的衰落 9

明朝的覆灭满洲人侵占北京(1644年) 10

西欧商人和传教士在日本 11

十七世纪的俄国和对西伯利亚的开发同蒙古诸汗国的关系雅库特地区和布里亚特地区归入俄国版图 16

1649—1652年间阿穆尔地区并入俄国版图 21

清军在阿穆尔地区对俄国部队的最初几次进攻 23

2.满洲征服中国的反动性质在台湾的欧洲殖民者和郑成功公国 26

满洲征服期间(1644—1683年)中国国势的相对削弱 26

荷兰人侵占台湾(1624—1662年) 27

郑成功荷兰人被赶出台湾(1662年) 30

郑成功和他的儿子在台湾执政台湾转归清帝国统治(1683年) 31

3.十七——十八世纪清帝国的征服政策 32

清帝国的大国主义与侵略倾向 32

清政府准备侵占阿穆尔地区 35

费·阿·柯罗文使团到达乌金斯克后贝加尔面临蒙古诸汗进攻的威胁 38

厄鲁特准噶尔国及噶尔丹的政策(1671—1696年)土谢图汗侵犯色楞格斯克 39

1689年8月7日尼布楚条约俄国割让阿穆尔地区 41

噶尔丹的覆灭清朝对外蒙统治的建立(1690—1691年) 44

十八世纪上半叶俄国与准噶尔的关系 45

清军消灭准噶尔厄鲁特国及其居民(1755—1756年) 46

4.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的饿中关系 49

从尼布楚条约到恰克图条约(1727年) 49

十八世纪后半叶俄中关系的恶化 54

十九世纪初叶的俄中关系戈罗夫金使团 57

5.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西方列强的殖民渗透和中国的闭关自守 59

西欧商人和传教士在中国和中国1757年的闭关自守 59

1757年至十九世纪初欧洲商人在广州的殖民贸易 62

对外国人的司法权问题反对传教士和基督教的新措施 66

马戛尔尼和阿美士德使团欧洲战争和广州的形势 67

6.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初饿国在太平洋北部俄国打开对日贸易的尝试 70

俄国在堪察加、阿拉斯加和千岛群岛 70

开辟俄日贸易的最初尝试 73

1799—1825年间的俄美公司 76

清代中国的封建落后状态和1839—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82

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政策和东亚各国 82

第二章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时期的远东国际关系(十九世纪三十——六十年代)(作者A.Л.纳罗奇尼茨基) 82

南京条约(1842年) 86

美中条约(1844年) 87

法中条约(1844年) 89

英国走私贸易的发展 90

列强对太平天国起义的态度 91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1856—1858年) 94

法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作用 96

英法军队的联合武装行动 98

天津谈判的准备 99

1858年天津条约 101

法国入侵越南的失败 103

1858—1860年英法同中国的战争 104

1860年同英法签订的不平等的北京条约 107

资本主义列强对太平天国起义的反革命武装干涉 108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后果 111

外国殖民者对中国提出的新要求 115

中国反传教士运动和资本主义列强 117

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美国在东亚的扩张 118

所谓美中1868年蒲安臣条约 120

鸦片战争前夕和鸦片战争时期的俄国和清代中国 121

瑷珲条约(1858年5月) 129

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使团出使中国 132

俄中天津条约(1858年6月) 135

伊格纳切夫伯爵的使团 136

俄中北京条约 140

俄国移民开发阿穆尔地区 143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其他进步作家论饿国远东政策 144

俄中陆路贸易 147

与中国划定南乌苏里地区边界(1861年)塔城议定书(1864年) 149

外国资本侵入日本 152

海军中将普提雅廷使团去日本俄日下田条约(1855年) 153

对布策的训令 154

五十至六十年代美国在太平洋的对俄政策 155

沙皇政府向美利坚合众国出卖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161

西华德方案 164

1866—1871年法美对朝鲜扩张政策的破产 167

三十至六十年代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远东政策带来的主要后果 169

第三章 资本主义国家在远东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斗争尖锐化(1871—1898年)(作者A.Л.纳罗奇尼茨基) 171

由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而使瓜分世界的斗争尖锐化 171

英国在中国的扩张与清朝的外交 172

烟台条约(1876年) 175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美国对中国的扩张 177

美国鼓励日本侵略中朝两国的原因 180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侵略行径和美国对日本侵略者的鼓励 181

日本在1876年强加给朝鲜的不平等条约 186

七十年代美国在太平洋岛屿的扩张政策 188

1879—1881年俄中在中亚的冲突及英国的态度 191

彼得堡条约(1881年) 194

1882—1884年美英强加给朝鲜的不平等条约 195

1884—1885年的中法战争安南和缅甸的被奴役 199

英国侵占上缅甸(1865—1886年) 203

日中关系尖锐化 204

天津专约(1885年) 205

八十年代中叶英俄关系尖锐化和远东形势 206

1882—1894年的美国、朝鲜和中国 209

八十至九十年代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扩张 210

美国和加拿大的走私贩和毛皮商在俄国太平洋沿岸的活动 211

1871—1893年德国在远东的政策 213

1894—1895年日中战争前夜俄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活动 216

日本在朝鲜的扩张和1894—1895年战争前夜的中国 219

美英两国在挑起1894—1895年的日中战争中的作用 222

1894年夏日中在朝鲜的冲突和关于列强干涉的谈判 224

日中战争中国战败 229

1895年4月17日的马关条约和三国干涉 232

俄日在朝鲜的矛盾 236

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的贷款和承租权 238

1897—1898年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夺取海军基地 243

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殖民扩张(1898—1899年) 250

对资本主义列强殖民扩张和清政府反动政策的反抗在中国日益增长 252

美国也开始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253

第四章 帝国主义和远东国际关系新阶段的开始(1898—1905年)(作者A.A.古贝尔) 255

美国对西班牙的战争——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战争 256

美西战争时期列强的态度 258

美国吞并菲律宾夏威夷群岛的归并 261

美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64

中国人民的起义与列强的武装干涉 266

俄国军队占领满洲及各国的态度沙俄的要求 274

最后议定书(1901年9月7日) 277

日俄两国在满洲矛盾的尖锐化 279

满洲问题谈判及英日反俄联盟 284

俄中关于从满洲撤出俄国军队的协定(1902年4月8日) 290

“别佐勃拉佐夫集团”及其冒险主义方针 292

美英两国在日本进攻俄国的准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96

饿日战争(1904—1905年) 301

塔夫脱—桂太郎协定(1905年)英日条约的新约本(1905年) 306

朴茨茅斯和约(1905年9月5日) 307

第五章 1905—1914年的远东国际关系(作者И.Я.布尔林加斯) 310

列强对“亚洲的觉醒”所采取的政策 310

帝国主义在欧洲斗争的尖锐化是远东局势发生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311

俄日关系的改善协约国的形成 313

德国的远东政策 317

日美矛盾的尖锐化 318

日本加强在朝鲜的统治 321

日本巩固在南满的权益 322

美国的反日行动美日海军军备的增长 323

唐绍仪的使命 325

罗得—高平协定(1908年11月30日) 327

日本加紧在中国的扩张 329

吞并朝鲜 330

美国财政实力的增长及其对华方针 333

诺克斯备忘录 337

国际银行团列强间的矛盾 340

俄日协定(1910年7月4日)俄日条约(1912年7月) 341

第三次英日同盟条约(1911年7月13日) 344

外蒙的自治 346

帝国主义列强对1911—1913年中国革命的态度 348

六国银行团美国退出银行团 354

第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远东(1914—1918年)(作者М.И.斯拉德科夫斯基) 356

远东力量对比的变化 356

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 362

日本经济潜力的增长中国的反日情绪 366

美国资本在中国的积极活动 368

中国国内政治局势的尖锐化 369

俄日同盟条约 372

中国参加世界大战 375

美日关于中国的协定(1917年11月2日) 378

战争结束时中国的形势 380

附录饿文人名译名对照表 383

西文人名译名对照表 392

俄文地名译名对照表 394

西文地名译名对照表 402

俄文民族译名对照表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