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1985· 2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个理论问题 2
对当前日本问题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8
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理论 12
在北京市青年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1
经济技术协作与调整产业结构 24
所有制改革的几个问题 30
·1986· 40
在经济形势和对策座谈会上的发言 40
在全国生态农业科研协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51
从发展横向经济联合谈到价格体制改革 53
论横向经济联合(节选) 57
在辽宁省经济咨询研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63
在沙市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论证会上的讲话 77
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摘要) 96
给皖北联合市场理论研讨会的信 100
论卫生事业的双重性 103
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 106
中日长期稳定的经济合作与经济结构调整 122
“六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特征与变动趋势 129
当前中国经济动向 150
在走向2000年的亚太经济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152
长江水系航运第二次考察的几个认识问题 156
关于开发汉江和湘江航运若干问题的报告 162
关于长江水系航运第二次考察的几点意见 175
新技术革命与经济研究工作 181
要研究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194
改革愈深入,咨询愈重要 197
为接受西班牙电视台采访而作(提纲) 200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 205
市场概论 214
·1987· 218
建设和改革的反思 218
加强咨询研究课题的交流和协作 226
《开发长江画卷》序言 232
编写经济白皮书问题(讲话提纲) 235
关于瑞典、挪威经济考察报告 241
在全国政策咨询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266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280
逻辑的必然结论 282
要把十三大的理论贡献变成亿万群众的实践 284
当前的消费亟须引导和调节(答记者问) 286
论消费 290
计划与市场(发言提纲) 298
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几点想法 303
中日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性 305
中日经济合作问题 308
·1988· 312
科学的共鸣 312
对《企业法》的总体估计 316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模式(摘要) 319
完善市场机制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基础 323
不要把股份制与合作制混同 325
企业兼并 327
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几个问题 334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345
对若干深化改革思路的简要评介(提纲) 350
用新智慧迎接太平洋合作的新时代 354
中日关系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360
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地位和战略选择 362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动向(提纲) 364
关于期货市场的几点看法 372
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和资金问题 374
·1989· 378
深化改革要配套进行 378
当前急须解决信用膨胀问题 381
遏制通货膨胀 383
改革十年与产业结构 387
关键是要统一认识 399
中国沿海发展战略问题 402
在国家统计局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413
我国经济学四十年发展之感想 421
日本旅游经济体制考察报告 424
发展旅游经济的战略思考 435
要重视大型企业发展问题 446
治理是深化改革的前提 449
促进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成长 454
企业兼并理论讨论述评 455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89—1990》前言 462
·1990· 462
1989年的中国市场和物价 468
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些看法 476
中国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前进 481
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494
旅游经济漫谈(摘要) 505
在考察皖南黄山旅游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515
山西旅游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520
旅游业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 524
计划与市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 531
9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545
发展中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573
第八个五年计划的片断思考 580
当前经济形势和“八五”计划 589
中国的经济状况及北方国家的合作问题 605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与中日经济合作 614
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623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 626
改革11年的成就、问题与展望绪论 648
美国加拿大经济考察报告 663
·1991· 680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0—1991》前言 680
在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684
在广东省阳江市经济发展战略论证会上的讲话 686
中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特点 696
提高市场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700
消费政策问题 706
努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713
国有大中型企业关系到社会主义形象 715
在搞活辽宁大中型企业研讨会上的讲话 717
在跨国经营中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723
与《旅游时报》记者一席谈 725
《生产性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序 729
在海南遥感综合调查应用项目专家研讨会上的讲话 732
《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序 738
充分认识流通的重要作用 741
·1992· 744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1—1992》前言 744
在1992年全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751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 760
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我国经济的手段 776
形势与展望 780
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796
在长江航运研究编辑出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806
在《消费经济》座谈会上的发言 818
在中日经济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摘要) 822
经验与方向——与《法制日报》记者谈《条例》 824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 826
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832
就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亚太经济合作答记者问 834
解放思想,拓宽财路 837
《跨出国门的中国乡镇企业》序 840
改革如何深化 844
·1993· 846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2—1993》前言 846
在《中国经济年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850
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提纲) 858
在全国产业政策座谈会上的讲话 861
在全国产业政策座谈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867
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宏观调控问题 877
扩大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接轨 879
长期建设资金的筹集及产业结构的优化(提纲) 884
缩小南北差距,带动内地赶上 888
加强调控,深化改革,遏制通胀 889
改革开放与生产力研究 893
大型国有企业资产存量股份化的思索 895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抓基础软件开发 898
第三产业市场化的几个问题 901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维持多久(提纲) 914
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信托业发展 916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与改善投资环境 920
建立职业化企业家队伍 924
新时期产业政策问题 926
与《农村青年》记者谈市场与农村经济 931
中国改革开放与中日经济关系 936
积极引导开发区健康发展 941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亚太经济 947
《关于中国地区发展战略的研究》序 954
在长江开发开放研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56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问题 971
建设长江经济带的基本构思 976
·1994· 980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3—1994》前言 980
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咨询研究工作 984
完善决策咨询服务的有益探索 995
反通胀应是199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996
中国1994年通胀率不易控制在10%以内 998
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 1000
中国经济已起飞,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005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要注意防止滞胀 1007
关于建设深圳“中华商贸城市场”的几点意见 1014
市场经济与发展生产力 1016
中国市场经济与经营大师研讨会暨’93经营大师颁奖大会开幕词 1027
中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战略 1030
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 1032
国际化趋势中的中日经济合作 1040
在中国四川经济发展与国际合作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1048
对《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的几点看法 1054
就当前经济热点接受记者采访 1056
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经济平衡点 1058
《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纵横谈》序 1065
能源、环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 1068
中国市场体系的发展 1073
今后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1077
中国改革需要积极推进 1081
进一步改革开放,促进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 1084
在“中国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国际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1089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93
中国金融改革现状、前景和问题(提纲) 1100
建立新的经营机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 1102
《中国市场发展报告》序言 1107
以“两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 1111
在长江开发开放研讨会上的总结讲话 1116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1123
中国企业改革的新举措 112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133
·1995· 1142
《中国经济形势与展望1994—1995》前言 1142
中日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前景 1147
关于企业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 1152
从实际出发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1160
把京九线建成最长的经济增长带 1163
当前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 1166
从全局看中国经济问题 1176
《2000年的中国经济》序言 1179
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行业管理体制 1181
当前经济增长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118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前景 1192
在辽宁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 1198
在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研讨会上的讲话 1201
中国市场经济与经营大师研讨会暨’94经营大师颁奖大会开幕词 1211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作用 1214
后记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