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1
总论 1
第一章 按摩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2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2
(二)十二经脉 4
(三)奇经八脉 5
第二节 脏腑经络按摩防治疾病的理论根据 8
(一)腹部和经络的关系 9
(二)腹部和脏腑的关系 11
(三)腹部在人体的重要性 12
第二章 按摩手法概述 15
第一节 常用手法 15
(一)按点法 15
(一)疏头皮 16
(二)压法 16
(三)推法 18
(四)拨法 20
(五)捻转法 22
(六)搓法 23
(七)掐法 24
(八)分法 25
(九)揉法 26
(十)摇转法 28
第二节 脏腑经络按摩基本功的锻炼方法 30
(一)手腕练习 30
(二)手指练习 31
(三)脚的蹂、滚、搓动作的练习 32
第三节 按摩手法的补泄 34
(一)轻重补泄法 35
(二)左右旋转补泄法 35
(三)迎随补泄法 36
(四)平补平泄法(调法) 37
第三章 常用俞穴 38
第一节 俞穴概论 38
(一)腹部常用经穴 39
第二节 常用经穴 39
(二)胸部常用经穴 45
(三)腰背部常用经穴 47
(四)腿脚部常用经穴 54
(五)手壁部常用经穴 61
(六)头颈部常用经穴 65
第三节 经外奇穴 69
第四章 按摩操作步骤和方法 71
第一节 腹部和腰背部按摩操作步骤和方法 72
(一)腹部按摩法 72
(二)腰背部按摩法 76
第二节 胸腹部和腰背部推按操作步骤和方法 78
(一)胸腹部推按法 78
(二)腰背部推按法 82
第五章 脏腑经络按摩诊断概要 86
第一节 四诊概要 86
(一)望诊 86
(二)闻诊 91
(三)问诊 92
(四)切诊 92
第二节 腹部诊断 97
(一)腹部诊断的价值 97
(二)腹诊的目的 97
(三)腹诊的方法 97
(四)腹诊的临床意义 98
第三节 经络诊断 100
(一)十二经脉病候 101
(三)诊募查俞诊病法 103
(二)奇经八脉病候 103
第六章 局部按摩手法 106
第一节 头颈部按摩法 106
(二)揉颧部 107
(三)运鼻部 107
(四)运耳部 108
(五)指压颈部 109
(六)指压咽喉部 109
(七)点翳风 110
第二节 胸部按摩法 111
(一)搓肋间 111
(二)揉腋窝 111
第三节 腰、臀部按摩法 112
(一)搓腰 112
(二)抓臀部 113
第四节 四肢部按摩法 113
(一)揉肩 113
(二)掐手部 114
(三)运膝、顺腘窝 115
(四)搓脚 116
第七章 舒筋活络法 118
第一节 经筋学说概述 118
第二节 舒筋活络法的临床作用 126
第三节 治疗部位和方法 127
(一)背部 127
(三)下肢 130
第八章 疏皮疗法 135
第一节 皮部学说概述 135
第二节 疏皮疗法的临床作用 137
(二)上肢 138
第三节 疏皮疗法的几种常用手法 140
(一)疏皮疗法常用的几种力 140
(二)疏皮疗法常用的几种手法 140
(一)适应症 143
(二)禁忌症 143
第一节 适应症和禁忌症 143
第九章 按摩疗法注意事项和常用润滑剂 143
第二节 按摩医师注意事项 144
第三节 患者注意事项 144
第四节 按摩常用的润滑剂 145
(一)夏天常用的润滑剂 145
(二)冬天常用的润滑剂 145
(三)四季通用的润滑剂 146
第一节 感冒 147
第一章 内科常见病 147
治疗各论 147
下篇 147
第二节 低热 149
第三节 高血压病 152
第四节 冠心病 157
第五节 糖尿病 160
第六节 慢性肾炎 163
第七节 慢性肾盂肾炎 166
第八节 慢性支气管炎 169
第九节 支气管哮喘 172
第十节 慢性肝炎 175
第十一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 178
第十二节 胃粘膜脱垂症 180
第十三节 胃、十二指肠溃疡 182
第十四节 便秘 185
第二章 外科常见病 188
第一节 肩关节周围炎 188
第二节 坐骨神经痛 190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93
第四节 急性腰肌扭伤 196
第五节 落枕 198
第三节 神经科常见病 201
第一节 神经衰弱 201
第二节 癔症 205
第三节 更年期综合症 208
第四章 妇、儿科常见病 212
第一节 小儿消化不良 212
第二节 遗尿 215
第三节 脱肛 217
第四节 慢性盆腔炎 218
第五节 乳腺囊性增生病 221
第六节 闭经 223
附篇 226
强身防病自我按摩疗法 226
(一)按摩腹部 226
(二)按摩眼部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