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简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茂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2105·28
  • 页数:526 页
图书介绍:

序 张树德 1

序 马泽民 1

前言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转向唯物主义的开始 3

第二节 批判改造黑格尔哲学,逐步发现并阐明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4

第三节 批判改造费尔巴哈哲学,全面制定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3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4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风暴和革命时期的发展 55

第一节 唯物史观在1848年革命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56

第二节 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的发展 68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运用和阐述 78

第四节 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哲学总结 87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巴黎公社革命以后的全面发展 94

第一节 在批判机会主义的斗争中,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的国家和革命学说 95

第二节 在同杜林的论战中,连贯地叙述了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105

第三节 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阐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117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29

第一节 揭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31

第二节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史 140

第三节 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补充 150

第五章 十九世纪后半期到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的传播 161

第一节 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独立探讨 162

第二节 考茨基、梅林、拉法格、拉布里奥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169

第三节 普列汉诺夫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 182

第四节 第二国际初期反对哲学修正主义的斗争 192

第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03

第一节 在同民粹派和“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斗争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205

第二节 在同经济派的斗争中对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原理的具体论证 214

第三节 在同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发展 220

第七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准备时期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228

第一节 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全面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学说 239

第二节 阐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的同一 253

第三节 科学考察帝国主义的特殊规律和国家与革命问题,发展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263

第八章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 274

第一节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275

第二节 在苏维埃政权条件下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283

第三节 贯彻战斗唯物主义路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道路 294

第九章 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 303

第一节 对列宁主义及其哲学思想的捍卫和发展 304

第二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新概括 315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特殊性的揭示 32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五四时期的传播和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 33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33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反马克思主义的唯心史观的三次大论战 345

第三节 青年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 353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传播和发展(上)——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 367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开始形成 36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深入传播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哲学思考 383

第三节 充满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军事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396

第四节 中国革命经验的最高哲学概括——《实践论》《矛盾论》 404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运用和发展(下)——毛泽东哲学思想进一步发展和全面展开 415

第一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 415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在《论持久战》等著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424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在延安整风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434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446

第五节 历史唯物主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等著作中的运用和发展 456

第十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不断发展 466

第一节 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重大发展 467

第二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曲折发展 482

第三节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的重大挫折 507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