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绪论 1
一、信息的转化过程 3
二、信息的类型 5
七、幅度分割 34 7
三、信息的结构 9
四、去除信息的多余度 12
第一章 信息的测量 14
§1-1 信息的结构度量 15
一、几何度量 16
二、组合度量 17
三、累加度量(哈特莱度量) 19
四、信息量结构估计的举例 23
§1-2 信息的统计度量 29
一、概率与信息 29
二、熵的概念 34
三、集群熵 35
四、联合熵 39
五、信息量和多余度 44
六、信息量统计估计的举例 46
七、测量和检验的质量估计 53
§1-3 信息的语义度量 57
一、信息的内容充实性 58
二、信息的合理性 59
三、动态熵 61
四、信息的本质性 63
§1-4 信息功能的其它度量,熵、噪声和数据库 64
第二章 信息的量化 68
§2-1 基本概念与定义 68
§2-2 离散化方法的分类 71
一、取样的规律性 72
二、精度估计的准则 73
三、基础函数 77
四、逼近原理 78
§2-3 均匀离散化 79
一、根据卡切尔尼科夫定理选择取样频率 80
二、最大偏差准则选择取样频率 84
三、均方误差准则选择离散化间隔 91
§2-4 自适应离散化 93
一、零阶逼近代数多项式 94
二、一阶逼近代数多项式 95
三、标准逼近函数的自适应离散化 98
§2-5 幅度量化 99
第三章 信息的编码 104
§3-1 一般概念和定义与编码目的 104
§3-2 编码是一个用数字形式表示信息的过程 107
一、变换器的种类 112
§3-3 用数字表征信息的技术设备 112
二、直读型模拟—数码变换器 113
三、串行计数模拟—数码变换器 120
四、逐次反馈型模拟—数码变换器 127
§3-4 有效性编码 130
§3-5 有效性编码与译码的技术设备 140
§3-6 抗干扰编码 143
§3-7 字组码 145
一、多余度运用的一般原则 145
二、码的纠错能力与码距的关系 148
三、校正字组码的几何解释 151
四、校正码的质量指标 152
五、线性码 155
六、线性码的数学导论 155
七、线性码是线性向量空间的子空间 160
§3-8 二元群码的构成 162
一、多余码元个数的确定 162
二、伴随式表的编排 165
三、检验方程的确定 168
四、群码的大数译码 170
五、线性码的矩阵表示法 172
§3-9 群码的编码和译码的技术设备 181
§3-10 二元循环码的构成 186
一、一般概念和定义 186
二、循环码的数学导论 188
三、对生成多项式的要求 190
§3-11 根据给定码的容量和校正能力来选择生成多项式 192
一、发现单个错误 192
二、纠正单个错误或发现二重错误 193
三、对三个错误的发现 197
四、发现并纠正任意重的独立错误 197
五、对突发错误的发现和纠正 198
六、循环码的形成方法 199
七、循环码的矩阵表示 201
一、线性开关线路 203
§3-12 二元循环码的编码和译码技术设备 203
二、编码设备 206
三、译码设备 209
四、循环码的大数译码 218
§3-13 迭代码 222
一、古典迭代码 222
二、专用二维码 225
三、磁带记录信息的迭代码 225
四、按行与对角线进行偶性校验的码 228
§3-14 递归码的概念 232
第四章 信息载体的调制 242
§4-1 载体和信号的种类 242
§4-2 调制与编码 246
§4-4 描述信号的时域形状和频域形状 248
§4-3 确知信号和随机信号 248
§4-5 直流载体信号的频谱 252
一、无扰动载体 252
二、直接调制 254
§4-6 谐波载体信号的频谱 254
一、无扰动载体 254
二、调幅 254
三、调频与调相 256
一、单个脉冲的频谱 263
§4-7 脉冲载体的信号频谱 263
二、脉冲载体的频谱 267
三、脉冲调制信号的频谱 271
§4-8 随机信号的频谱 273
§4-9 已调信号的抗干扰性 276
一、寄生调制 276
二、抗干扰性 278
一、分类 283
§5-1 识别的基本形式与方法 283
第五章 信息的识别 283
二、识别程序的操作线路 284
一、信源的信息景象 285
§5-2 信息的初始识别和测量 285
二、初始识别 287
三、测量 290
§5-3 分析 294
一、相关器 295
二、随机过程的频谱分析 300
三、数字频谱分析 307
§5-4 发现与识别 316
一、识别的质量特性 318
二、发现的统计准则 319
三、识别的统计准则 326
第六章 信息的传输 329
6-1 传输信道的类型 330
一、机械信道 330
二、声信道 332
三、光信道 334
四、电信道 337
五、无线电信道 340
§6-2 信道的分割 342
一、空间分割 343
三、频率分割 344
二、差接分割 344
四、时间分割 345
五、相位分割 345
六、编码分割 346
八、波形分割 348
九、相关分割 348
十、组合分割 353
§6-3 信息沿信道的传输 354
一、信道的信息模型 356
二、离散无干扰信道 358
三、离散有干扰信道 368
四、连续有干扰信道 375
五、信号与信道间的特性匹配 391
§6-4 提高传输和接收的抗干扰性 396
一、频域滤波 399
二、积累方法 400
三、相关滤波法(时域滤波法) 402
四、匹配滤波法 405
五、卡切尔尼科夫接收的潜在抗干扰性 406
§7-1 基本概念 410
第七章 信息的处理 410
§7-2 信息处理的算法和程序及其描述语言 413
§7-3 信息处理的技术设备 433
§7-4 信息处理系统的构成 437
第八章 信息的显示 462
§8-1 向操作员进行信息显示的问题 462
§8-2 在识别、存贮和处理信息中操作员的主要特点 465
一、操作员识别信息的主要特点 465
二、操作员的信道容量和记忆力 471
三、用解析法说明操作员处理信息的能力 474
一、信息简单显示的基本形式 476
§8-3 信息显示元件 476
二、发出信号与显示信息的元件 477
三、记录元件 497
§8-4 现行的信息显示设备 499
§8-5 信息显示的基本原则 508
§8-6 在操作板与信息显示器上,对信息进行复合显示的方法 510
一、积分控制与监督级 511
二、形象控制与监督级 517
三、标记控制与监督级 521
四、细目控制与监督级 522
附录 524
参考文献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