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部分 从辛亥革命到阎锡山败走大连以前(1912—1931) 1
山西省银行的前身——官钱局 8
山西晋泰官钱局 8
大汉银行 12
山西官钱局 13
山西省银行的成立 16
成立的背景 16
成立的主要经过 20
公私股本来源及第一次清退商股 29
初期的机构设置及用人制度 31
山西省银行垄断货币发行 34
民初山西货币紊乱情形及阎锡山借划一币制垄断发行的各种禁令 34
为适应加入军阀混战的需要,纸币发行不断增加 41
阎锡山为实现统治全中国的政治野心成立 46
中华国家银行 46
南京政府命令全国商民拒收晋钞 50
金融措施的失败 50
一九三○至一九三二年初的金融货币危机及商震 50
金融货币危机的演变及商震金融措施的失败 51
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68
第二部分 阎锡山第二次上台以后(1932—1937) 73
山西省银行的改组 73
阎二次上台后立即着手整顿和改组省银行 73
改组后的组织机构和用人制度 79
“十年建设计划案”与扩大官僚资本的野心 85
阎锡山银行资本的膨胀 85
铁路、垦业、盐业三银号的成立 87
以省银行为首的四银行号垄断全省金融 89
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结合 96
阎锡山的官僚资本与公营事业董事会 96
四银行号收归公营事业董事会 99
公营事业董事会下属企业及资本积累 102
阎锡山的反动货币理论与纸币发行 104
阎锡山的反动货币理论——“物产证券说” 104
“物产证券”的初期试验——土贷券及四银行号实物十足准备库 107
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后阎锡山的金融措施和发行晋钞的各种花样 114
山西省银行积极为阎锡山垄断全省工商业服务 128
积极支持官僚资本工商业垄断全省经济,吞并民族工商业 128
经营金银外汇为阎锡山的买办活动效劳 136
山西省银行控制农村金融市场,充当农村高利贷 140
资本的总后台通过“借发”、“代发”晋钞,控制县银号及主要县市的钱庄 140
组织信用合作社,发行“信用合作券” 143
资助当铺,控制当铺 150
农村高利贷的猖獗 152
直接经营“地庄” 158
第三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60
山西省银行撤离太原的前前后后撤往运城 160
用白银黄金向中央银行兑换法币 163
组成省铁两行号随营办事处 166
山西省银行在晋西地区继续滥发晋钞,操纵金融 169
躲进深山沟,发行“花脸票” 169
所谓“整理晋钞”之内幕 174
滥发“合作券” 187
晋钞成灾,怨声载道 193
山西省银行利用军政经费搞投机倒把,大发国难财 197
省铁两行号总管理处迁往成都 197
“华利号”及其投机活动 198
省铁两行号合并重组省行,作投降日寇的准备 205
第四部分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209
山西省银行与阎锡山官僚资本企业的关系 209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官僚资本的状况 209
省银行伙同其他官僚资本企业大搞投机倒把 214
阎锡山的“平民经济”和通货膨胀 218
山西省银行的最后一次改组改组前的基本情况 225
改组前后关于驻省外办事处及公股董监事问题山西省政府与南京的往来电 232
一九四八年正式改组 237
山西省银行为阎锡山负隅顽抗筹措经费分担军事工程费 246
为阎锡山祝寿献工 249
为阎锡山管理“特费” 252
阎锡山覆灭前夕山西省银行积极为其转移财产 253
太原解放后,军管会金融接管组接管的山西省银行的情况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