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首家民办科技机构与华夏所&纪世瀛 1
服务部的酝酿与成立 3
初期的工作和运行机制 5
服务部遭受挫折 7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上书中央 8
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与支持 11
创办华夏所 12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诞生 17
我和京海&王洪德 19
我和“知青社” 20
提交“五走”报告 23
第一桶金 25
初创成绩 27
北京市委对京海公司的调查 29
中科院改革的试验田科海&陈庆振 35
科海成立的背景与使命 36
科海的管理体制及分配机制 38
开发与服务结合 开拓技术推广新路 44
早期资金运作的尝试 47
创业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49
大风起 创四通&印甫盛 56
联想初创时期的回忆&柳传志 63
长长的引桥 63
计算所给的家底 65
第一批队伍 67
万事开头难 69
第一桶金 71
找到了方向 73
较早的股份制企业信通&金燕静 78
中科院微机协作组是信通公司的摇篮 78
信通公司的管理体制 80
早期经营与第一桶金 82
对股份制的探索 84
改革开放使人“点铁成金”&王殿儒 89
首次点铁成金是小小的手表壳 90
从中科院辞职的扪心自问 92
拒绝日本人有损尊严的交易 95
奔走在故乡的小路上 96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钛金的恩人 97
梦想实现 99
海淀区第四次党代会&胡桂枝 103
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时的区内外形势 105
集中民智提出“两区一基地”发展目标 108
第四次党代会是海淀区发展的里程碑 113
中科院科技产业在中关村的建立&钟琪 117
中科院科技产业先锋“科技开发部” 119
中科院首家科技公司科海的创办 122
月下两追周明陶 希望公司诞生 124
《汇报提纲》确定大办科技产业 126
朱镕基与科技促进基金会 128
“一院两制”的提出与旧观念的阻碍 129
海淀区为科技企业发展创造区域环境&邵干坤 135
影响改革的几种思想 137
电子一条街的主力军 138
营造“小环境” 143
请进来 走出去 151
举办新技术展览和科技灯会宣传电子一条街 154
对中关村四公司的调查&孟志元 159
调查的起因 161
四家公司当时的情况 162
调查组对反映问题的核查情况 164
调查组发现的问题 166
实事求是的调查结论 168
科技部关心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张景安 171
支持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173
设立《中关村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 174
组织中关村民办科技企业专题调研 176
白皮书宣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78
帮助中关村企业走出国门 179
保护科技人员创业 181
支持创办《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183
支持设立“科技实业家创业奖” 185
宋健“借东风”推动民营科技创业新高潮 188
中关村是火炬计划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190
新华社报道对成立试验区的推动&夏俊生 195
领导临时派我写一篇中关村的成就报道 197
民办科技企业的活力使我产生了写作冲动 199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202
调查报告被中央领导批示并组织调查 215
中关村科技园的决策过程&于维栋 219
新华社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批示 222
调查组的组成和调查报告的设计 224
中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过程 228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策 237
向北京市传达中央决定 240
《试验区条例》的诞生及管理体制的设计&张福森 243
《试验区条例》的起草过程 245
《试验区条例》背后的故事 249
试验区管理机构的设置 255
试验区办公室人员在北京公开招聘 259
创新是试验区的灵魂&胡昭广 265
走进试验区迎接新挑战 267
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271
吸收先进管理思想 创新管理制度 275
生存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创新 280
四通公司不但要办 而且要办得更好 289
对四通公司的清查&郭力 291
市委清查四通公司的指导思想 292
进驻四通公司深入开展工作 293
坚持实事求是按党的政策办事 296
精心起草清查报告 301
四通公司要办得更好 303
在四通公司建立党委 305
四通公司的新生&段永基 309
北京市委的决策使四通吃了定心丸 309
四项措施让四通渡过难关 311
“二次创业”硕果累累 316
“科技之光奖”对试验区企业的影响&邹祖烨 321
“科技之光奖”的缘起 323
召开动员大会造势 326
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328
国家科委转发大会的主题报告 330
中关村信通公司走私案&李获生 335
信通公司走私案是怎么回事 337
信通公司走私案可能成为一场劫难 338
海淀区委如何处理信通公司走私案 340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创建&王思红 345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启动 347
六图二书规划和公司化运作 349
首创北京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 353
一流的工程建设与招商 356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