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会心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祝小宁等编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1400934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引论 1

一、青年心理的社会本质属性 4

二、青年社会心理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3

三、青年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15

四、青年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9

第二章 青年的社会化和角色 22

第一节 促使青年完善的社会化 22

一、在社会化中逐渐成长的青年 23

二、预期社会化与发展着的青年心理 28

第二节 社会化活动中的角色扮演 34

一、社会颁发的活动证书 35

二、青年人角色扮演中的偏差 38

三、多重角色结构的冲突 40

一、并非完全被动的行为主体 43

第三节 社会化中的自我选择 43

二、做一个积极的社会化参与者 47

第三章 青年的人格和自我 51

第一节 有所发展又发展不足的人格 51

一、遗传和环境对人格的不同影响 52

二、在社会化中逐渐完善的青年人格 55

三、人格重建的青年期 59

四、社会生活要求健全的人格 62

第二节 逐渐成熟和完善的自我 65

一、在角色活动中确立的自我 65

二、奇妙结合的自我统一体 68

三、变中趋隐的自我同一 70

第三节 不甘寂寞的自我 74

一、日益发展的自主性 75

二、无时不在的自我表现 76

三、不容伤害的自尊心 78

四、贵在自知和自我评价 81

五、小心翼翼的自我防御 83

第四章 青年的社会动机 88

第一节 推动青年社会行为的内在驱力 88

一、青年心理动力中的驱力与拉力 88

二、青年社会动机体系 96

第二节 社交动机的不同表现方式 101

一、亲合动机 101

二、社会赞许动机 104

三、攻击和援助动机 106

第三节 青年动机的激励和引导 109

一、满足需要和需要导向 109

二、确立目标与激发期望 112

三、战胜挫折与有效转移 117

一、青年习惯化了的心理倾向 120

第五章 青年的社会态度 120

第一节 作为心理准备的态度 120

二、青年知、情、意的有机统一 124

三、态度对青年社会行为的影响 128

第二节 急待成熟的青年态度 131

一、极端性、不稳定性和一致性 131

二、不易转移的社会定势 136

第三节 青年态度的改变 139

一、劝导者的魅力 141

二、合理带来的效应 143

三、不可忽视的抵抗力 148

第六章 青年的社会交往 151

第一节 日益重要的社会交往 151

一、不断扩大的社会交往 151

二、丰富多样的社会交换 155

三、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交往 156

第二节 社会生活中的青年交往 158

一、传递、干扰和接纳 158

二、喜欢那些喜爱自己的人 164

三、言情晓理的语言和微妙传神的非语言 165

第三节 青年交往中的人际影响 170

一、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 170

二、有意无意地模仿和暗示 174

三、不由自主的从众和服从 178

第七章 青年的人际关系 184

第一节 日趋复杂的青年人际关系 185

一、心理的接近和疏远 185

二、众多的青年人际关系 187

一、对人与人际关系的认知 191

第二节 相知渐深的青年人际知觉 191

二、逐渐深化的对人认识 193

三、干扰人际认知的影响力 198

第三节 丰富多彩的青年人际吸引 200

一、如何增进人际吸引的魅力 200

二、克服降低人际吸引力的因素 205

第四节 变化莫测的青年人际行为 208

一、奇妙的对应性 208

二、攻击与援助 209

三、竞争与合作 212

第八章 青年的小群体行为 214

第一节 过从甚密的青年小群体 215

一、形形色色的青年小群体 215

二、内聚力和一致性 219

三、在沟通、交流、互助中发展 223

一、价值观、标准化和群体规范的形成 225

第二节 青年小群体的规范和决策 225

二、各有千秋的领袖行为 230

三、有利有弊的群体决策 232

第九章 青年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行为 236

第一节 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社会心理定势 236

一、民族文化与青年的国民性 237

二、国民性在青年社会活动中的作用 240

三、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际差异 243

第二节 社会心理感染中的青年人 246

一、社会感染对青年情绪和行为的导向 246

二、涉及日常生活的生活方式感染 250

三、沟通千家万户的信息感染 253

第三节 宏观环境中的青年偶集群行为 258

一、青年偶集群中的非常规行为 258

二、淹没在青年偶集群中的个性 262

三、似是而非的群体暗示 264

第十章 青年的异常行为与矫正 267

第一节 心理发展受阻的异常心理行为 267

一、难以适应社会的人格异常 268

二、人格异常的社会、心理原因 271

第二节 背离社会规范的不良行为 274

一、滋扰社会的越轨行为 274

二、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原因 276

第三节 从善如登的行为矫正 281

一、必不可少的心理卫生 281

二、促进适应的心理疗法 284

三、基于理解的互动疗法 288

附录 291

后记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