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
序 4
引育 4
第一章 思想教育的心理动因 4
第一节 社会动因 4
一、《古兰经》与《梨俱吠陀》 4
二、孔子的追求 7
三、东西方思想教育比较 11
四、六十年回顾 18
第二节 自我动因 27
一、渴求与欲望 27
二、历史范畴与个人标准 29
三、调控与参照 31
第二章 思想教育的心理本质 35
第一节 思想教育的心理过程 35
一、心理现象的捕捉 35
二、个体心理活动的多重依据 38
第二节 思想教育与心理发展 41
一、霍尔与华生之争 42
二、条件与主导作用 44
三、特殊结构与内在逻辑 46
第三章 思想教育的心理依据 48
第一节 神秘的母题——情感 48
一、灵气的抒发 49
二、在体验中转化 50
三、在流动中升华 53
第二节 不朽的渴望——需要 57
一、需要的功能特征 57
二、唤起对未来的追求 59
三、主导与满足的结合 61
第三节 永恒的本源——个性 63
一、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63
二、人心的可知、可塑 66
第四章 思想教育的心理方式 69
第一节 思想的心理分析 69
一、个案分析法 69
二、横断分析法 70
三、纵剖分析法 71
一、健康心理的形成与聚发 74
第二节 创造良好的心境 74
二、改善环境与调节心境 77
第三节 实施意识激发 78
一、动机激发 78
二、“异曲同工”的多种激发手段 80
三、激发的期望与强化 82
第五章 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84
第一节 思想教育过程中的交往心理 84
一、桥梁与渠道 85
二、从直接接触到“容器人” 86
三、沟通与相互了解 89
第二节 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导向 97
一、思想教育的多重性 98
二、导向的前提与方法 100
第三节 思想教育中的心理障碍 103
一、变态与扭曲 103
二、逆反的心理结构因素 104
三、自治与他治 105
第六章 思想教育者的心理品质 110
第一节 社会要求的化身 110
一、复杂的角色 111
二、特殊的活动 114
三、引人入胜的探求 117
第二节 良好的认识品质 119
一、鹰的眼睛 120
二、20分钟和1/10秒 123
三、不用讲稿的报告 126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 130
五、窥探未来世界 133
六、在现实的土壤中锻炼提高 136
一、最美的花朵 140
第三节 优秀的情感、意志品质 140
三、成功的柱石 148
二、驾驭与应变 149
四、在希望和追求中行进 152
第四节 完善的个性心理品质 154
一、开启心扉的“法宝” 154
二、稳定的动力特征 157
三、复杂的个性表现 160
四、在修养和实践中形成 165
后记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