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噪声公害概论 1
第一章 声学基础知识 1
1.1 噪声 4
1.2 声源 5
1.3 声传播 5
1.4 声压与大气压 6
1.5 瞬时声压 8
1.6 媒质体积弹性模量 9
1.7 波动方程 10
1.8 声速 12
1.9 声压与质点速度 14
1.10 声强 15
1.11 频率、相位、波长 17
1.12 驻波 19
1.14 日本噪声法令和标准 21
1.13 声音的三要素 21
第二章 声级 24
2.1 声压级 24
2.2 声压级的合成与分解 25
2.3 本底噪声中被测声源的确定 27
2.4 声功率级 29
2.5 声音随距离的衰减 29
第三章 噪声评价 32
3.1 噪声评价意义 32
3.2 响度级 32
3.3 噪声级 34
3.4 噪声响度 39
3.5 语言干扰级 41
3.6 噪声评价标准—NC数 42
3.7 噪声评价数等级—N数 43
3.8 感觉噪声级 46
3.9 计算例 48
4.1 机械噪声源 49
第四章 机械噪声 49
4.2 燃烧噪声 50
4.3 内燃机排气声 52
4.4 机械噪声 57
4.5 齿轮噪声 58
4.6 轴承噪声 61
4.7 流体噪声 62
4.8 气流装置噪声 64
4.9 通(鼓)风机噪声 68
4.10 水力机械噪声 73
4.11 电磁噪声 74
4.12 机械振动与噪声的一般关系 76
5.1 重视声源控制措施 79
5.2 固体声的声源控制措施 79
第五章 机械声源控制措施 79
5.3 齿轮声源控制措施 81
5.4 轴承声源控制措施 83
5.5 气动设备声源控制措施 83
5.6 压缩机、鼓风机等管系声源控制措施 84
5.7 湍振声源防止措施 87
5.8 旋转失速声源防止措施 87
5.9 在气蚀状态下的声源防止措施 88
5.10 声源控制措施汇总 89
第六章 机械防振 91
6.1 振动与噪声 91
6.2 防振基础理论 93
6.3 减振 95
6.4 防振措施原理 97
6.5 防振措施的各主要因素 99
6.6 固有振动频率实例 100
6.7 非联合支承 102
6.8 倾斜支承 104
6.9 动力吸振 106
6.10 减振橡胶 107
6.11 空气弹簧 113
6.12 计算例 113
第七章 消声设计 116
7.1 消声设计程序 116
7.2 消声方法及应用 117
7.3 允许噪声级 117
7.4 需要消声频率特性推算 118
7.5 计算例 123
第八章 声线路 130
8.1 声学基本参数 130
8.2 声线路计算Ⅰ——集中常数线路 133
8.3 声线路计算Ⅱ——分布常数线路 143
8.4 辐射阻抗 149
8.5 计算例 152
第九章 消声器的原理和计算 157
9.1 管道辐射噪声 157
9.2 消声器原理 159
9.3 消声器种类 160
9.4 抗性消声器一般计算式 161
9.5 单级膨胀消声器 165
9.6 多级膨胀消声器 189
9.7 插入损失(IL)与透过损失(TL) 193
9.8 共振消声器 196
9.9 其他抗性消声器 203
9.10 吸声消声器(阻性消声器) 205
9.11 气流、温度的影响 209
9.12 除考虑消声效果外,消声器应考虑的问题 210
9.13 计算例 211
第十章 消声器的基本实验资料 225
10.1 积累基础实验资料 225
10.2 空腔形状影响 226
10.3 空腔内部分隔的影响 229
10.4 空腔多级连接时的影响 231
10.5 空腔内吸声材料的影响 233
10.6 尾管长度的影响 235
10.7 尾管直径的影响 239
10.8 尾管数目的影响 239
10.9 无尾管排气孔直径和数目的影响 240
10.10 鱼尾管(鱼尾式) 241
10.11 消声器实例 242
第十一章 隔声措施 244
11.1 隔声 244
11.2 单层墙隔声 245
11.3 吻合效应 247
11.4 多层墙隔声 247
11.5 缝隙漏声 248
11.7 屏障和挡板效果 249
11.6 室内用隔声墙隔开时的效果 249
11.8 隔声设计注意事项 251
11.9 计算例 255
第十二章 室内吸声措施 258
12.1 室内声压级 258
12.2 混响时间 260
12.3 房间吸声降噪 261
12.4 吸声结构 263
12.5 计算例 265
附录 噪声测定(日本工业标准) 271
[1] JISZ 8731-1966 噪声级测定方法 271
[2] JISC 1502-1970 指示声级计 275
[3] JISC 1503-1969 简易声级计 283
[4] 特定工厂噪声限制标准 286
[5] 噪声环境标准 288
参考文献 289